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3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探析

向安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 545616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之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之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掌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是掌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础。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人民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全面概括和高度提炼。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奋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之魂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首先在于它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即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又分为社会化和大生产两个方面。社会化即分工协作,大生产即机器大工业,分工协作与机器大工业相结合,必然导致生产力的提高,随着科技进步,那么生产就具有无限扩大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之所以能变成必然性,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资本主义私人生产内部是有序的,但是私人资本为了无止境追求剩余价值,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无序状态。谁能首先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赚取高额利润。因此,为了竞争市场份额,资本家一方面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创造绝对剩余价值,一方面改进生产提高效率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另外,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在分配制度上表现为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获得劳动力的价值。工人生产的价值必然超过自身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也就是工人被分配到的劳动力的价值小于劳动创造的价值,从而导致工人支付能力有限。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与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一结合,可能性就变成了现实性,从而导致生产超过需求,表现为生产过剩,即相对过剩。资本家放任生产过剩的原因是古典经济学鼓吹生产的资本有限,从而生产扩大的能力有限,而人的欲望无限,意味着需求无限,那么在有限的扩大生产和无限的需求之间就不存在矛盾,意味着可以无限扩大生产,无限追求剩余价值,否定生产过剩,从而助推了经济危机。后来,凯恩斯改革了古典经济学,他提出有效需求决定生产,政府要干预和管理经济。这种方式相对于古典经济学有进步的一面,但是只有体制改革,而不是经济制度革命,因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为了打破这种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的局面,只有用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社会调节生产和分配,从而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使社会生活有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说的那样:“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2]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武装,这个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中国共产党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找到了救亡图存的钥匙,也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那就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党的一大明确“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又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在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压迫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切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批判其他所谓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3]一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党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南。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本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不代表特殊阶层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二大决议案对全体党员提出要求,“个个党员不应只是在言论上表示是共产主义者,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是共产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赣南苏区老百姓杨荣显,为了保护红色政权,也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先后送八个儿子上战场,无一生还。杨荣显老人一家革命,满门先烈的事迹被人称为革命战争年代的“新杨家将”。“八子参军”是当年苏区革命中的一个典型。“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这样的感人场面在瑞金的乡村都能见到。解放战争期间,淮海战役被誉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就在于人民相信“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首先表现在带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其次表现在带领中国人民富了起来。从新中国成立时的“烂摊子”,“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基础;从“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党带领人民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还表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以雄辩的事实兑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庄严承诺。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之基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始终保持斗争精神,敢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古人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个人怕不怕死,在于如何取舍信仰和生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并把这些看作比生命还要宝贵。“砍头不要紧,只有主义真”就是这种价值观的生动诠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就是对这种价值选择的崇高评价。毛泽东同志说:“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一百年前,13名代表冒着生命危险召开了中共一大,可以说“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我们党自诞生之日就具备的精神品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有2100多万革命者捐躯,全国有名可查的和其家属受到优抚待遇的烈士有370多万人。另据七大时的估计,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在战场上牺牲的革命者有76余万,其中有共产党员32万;1927年至1932年,仅在刑场上牺牲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至少在100万以上;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7 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脱贫攻坚中,黄文秀等1800 多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可见,共产党员的牺牲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根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思想忠于党、信仰忠于党、组织忠于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大纲领明确规定党员的条件是:“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只有认可党的纲领,无条件接受党的领导,才能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在广西东兰,韦拔群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后,建立右江苏区,任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第3纵队司令员,可以说这时手里“有人有枪”,闹革命更加有了底气。经中央指示,红7军主力离开右江苏区后,韦拔群带领百余人留在右江地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斗争。他一家十几人惨遭敌人杀害,都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他坚定地说:“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

党的二大决议案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既然要组成一个做革命运动的并且一个大的群众党”,“就不能忘了两个重大的律:(一)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二)党的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与训练。”在当代,“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主要表现为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这也是我们党战胜一起困难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5.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



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社科界智库重点课题(一般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名称:高校以“微故事+”形式推进“四史”教育与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Zkzdkt06


作者简介:

向安(1986-),陕西旬阳人,男,法学硕士,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