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2

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李冬梅

高青县第一中学 山东淄博 256300

摘要: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构建有效的、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全局的学习观念;还有助于教师有效地确定教学目标,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如此,思维导图还具备可操作性较强的优势,非常值得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引言

地理学科是高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当做一种记录思维发展过程的笔记,灵活的将思维导图运用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率,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得到很大地提升。学生可以将思维导图当做一种辅助自主学习的工具,它可以以图画的形式连点成面,形成辐射性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图画列举的方式全面但简单形象的构建出来,形成较为完善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利用图形、制表等表现形式展现学习思维框架的一种较为特殊的逻辑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将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拆分整合,借助图形、表和文字三者结合的形式,直观且形象的将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帮助他们构建其自身的地理知识体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将思维形象化记忆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离散的简单知识点聚集起来,形成整体复杂但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的立体知识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建构出一个初级的知识思维框架,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补充框架,逐渐构建出完善的思维导图。具有逻辑规划性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的效率以及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地理知识。

2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2.1帮助学生绘制系统的地理知识蓝图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课上主要是在照本宣科,难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课上效率低下,给予了学生懈怠懒惰的借口,就算是刻苦努力的学生争分夺秒地背诵记忆,他们掌握的内容也大多都是碎片化的,难以串联成整体,更别提深入了解其中的内在关联,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帮助学生绘制一张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结构蓝图,帮助学生找到不同内容各自的逻辑性和相互的关联性,依靠逻辑思维的助力有规律地去记忆、掌握知识。此外,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是自主记忆的过程,如果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会向教师请教、与同学展开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可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思维导图构建。不同的学生可能创造出不一样的思维导图,体现了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聆听学生不一样的思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体意识,整个地理课堂的氛围是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2.2激发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繁多、结构复杂,综合性较强,学生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传统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有时难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任务略繁重。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教学,将课本烦琐的文字转化为带有色彩和图画的结构图,化繁为简,简化知识结构,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和归纳总结所学的内容,实现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紧密衔接,提升创造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思维导图在预习教学当中的应用

课前的预习环境在教学当中十分重要。在课前学生需要了解需要学习的知识,要预先明确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但是,即使到了高中,还是存在部分学生不会预习的问题。当教师提出预习的要求后,部分学生只是简单的翻书,还有部分学生只是阅读教材,这样的效果并无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没有半点帮助。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则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充分的准备。通过将思维导图与预习进行结合,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式来实现:第一个是建立知识网络,将思维导图绘制出,并在上标志出重点、难点知识;另一个方式就是教师可以先设计一张还为完成的思维导图,从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出发,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充分地融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当中。

3.2运用思维导图突破重难点教学,强化学生记忆效果

高中地理教学具备较强的抽象性,重难点知识具备很强的综合性特点,导致学生在进行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以致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面对以上现象,教师应注重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学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突破地理知识学习的难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过程中,针对重难点知识点的外延知识进行拓展,或者针对与教学重难点知识相关的知识进行关联,这种情况对于学生更深地理解教学重难点知识十分有利。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直接引导学生针对教学重难点知识进行学习,起到简化教学重难点知识的效果,使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学习的难度有效降低,进而加深学生对于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还能促使学生对于教学重难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3.3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环节

在地理学科课程复习的部分,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脉络,抓住复习的重点,稳固基础知识,有效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在复习环节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一节的复习中,学生可以以图块的方式将影响农业的六个主要区位因素列举出来,即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科技、市场。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是自然地理的影响因素,而科技和市场则是人文地理的影响因素。学生可以根据此基础,将具体的影响原因列举在六个主要区位因素知识点之后,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只需要抓住脉络中的关键知识点,即可将农业区位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的知识点全部串联起来,学生在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减轻了记忆的负担,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不需要逐字逐句的死记硬背。

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能够将抽象思维可视化,教学内容简单化,梳理知识结构,降低学习难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想法融入绘图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对学习和实际生活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红.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A].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教育教学与研究论坛论文汇编[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20:3.

[2]李奇鼎.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A2):133-134.

[3]刘涛.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9(27):109.

[4]李怡.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2):139.

[5]汪春丽.探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