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3

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陈海燕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墙新学校, 广东 汕头 515141


【摘要】微课因其时间短、针对性强、使用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优点,在教学种被广泛的使用。恰当的、适时的、合理的选择微课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能够丰富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达成度。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实践应用


俗话说: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同样,我们改变不了一节课的时间长度,但是,我们可以让一节课的时间里融入更多、更高效的内容。微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的方式。

一、微课让阅读教学根深叶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阅读教学效率如何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放宽思维、放远眼光、大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各种尝试。微课引入阅读教学的有效尝试,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有效的补充和全新探索。

1.针对性微课:强化重难点

阅读教学中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时难以理解,利用微课讲解,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知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微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时间短,教师在设计微课之初就是将知识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每个微课只选取一到两个知识点,集中详细讲解。在这种设计下,每个微课的时间并不会很长,少的两三分钟、三五分钟,但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这样的讲解方式针对性很强。学生哪里不会就能优先听取学习这部分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所讲授的知识点时有所侧重,着重突出要求学生掌握的重难点。

如六上第二单元的语文,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都写到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为了让学生对点面结合这一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及能在习作中尝试运用。可以在正常的单元课堂教学结束后,再加上一段关于点面结合的相关知识讲授的微课,达到强化巩固,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围绕点面结合我制作了三个微课:一、对本单元课文写到的大的场面进行分析,详细解读点面结合的方法,重在对方法的掌握。二、出示相关阅读材料,学生自主分析哪些地方具体、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多次与点面结合的文本进行对话,加深感悟。三、指导写一写校内外的一个活动场面的情景,重在方法的运用。

2.归纳性微课:突出知识点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是有限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插入微课,不仅能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微课提供的画面、文字等,能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形成更直观的、更深入的认识,便于学生将本课所学的碎片化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建构起对文本的整体的认识。

如在《藏戏》一课的教学中,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及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感悟藏族的文化。然后通过播放微课介绍藏戏的面具,让学生图文并茂的了解藏戏中身份不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也是不同的,形象直观的让学生对藏戏中的面具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此外,还可以播放藏戏演出的情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藏戏的演出特点。当然,微课的使用要在合适的时机,且不要太长,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灵活性微课:放大拓展点

小学高年级教材中涉及到的文体比较广泛:记叙文、小说、散文、诗歌、文言文等等。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孩子对随文学习的一些文学常识、文体知识、修辞手法等比较模糊,在进行阅读短文的时候出现类似的题目,学生做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对这部分的内容作必要的介绍。

比如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规定: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但是,仅凭书上的一两篇文章,还不足以让学生对说明的方法有很好的掌握。为了让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的判断,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如在教学中,我将说明文的基本的说明方法的讲解制作成几个微课,第一类微课是对说明方法的介绍;第二类微课是通过具体的事例介绍每种说明方法;第三类微课是实例判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微课进行学习,这样既避免了搞不懂、弄不清的问题,又能更好地对课内教学进行必要的补充,放大了课外拓展点。还比如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和使用,在进行随文学习后,有必要将不同的修辞手法制作成微课,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加深对这类知识的掌握。

二、微课让课外阅读繁花似锦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但是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加强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是必由之路。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更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思想境界,弘扬祖国文化。利用各种形式的微课开展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活动。

1.诱惑性微课:开展好书推荐

部编版教材在全国推广使用以后,阅读越来越显示出在语文学子中的重要性了。要想学好语文,教材上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了,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读好书,读经典的书。那么如何让学生阅读经典的书籍,开展“好书推荐”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好书推荐”除了老师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以外,我们也可以发动家长、学生的力量来开展好书推荐。为了提高诱惑性微课的诱惑性,在制作微课前,老师规定制作好书推荐的微课的几个环节,要求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可以按照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这本书。在学生将自己要推荐的好书制作成简短的、图文并茂的微课,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动手能力,深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的一个很好的阅读能力提升的过程。

比如,要推荐赵丽宏的《童年河》一书,首先可以介绍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其次可以介绍书的思想内容或是影响,还可以介绍书的艺术特色或者是推荐此书的理由,在推荐理由中可以介绍一下书中最吸引自己的片段。对于学生制作的微课,好的方面老师要加以鼓励,不足的方面老师要给予补充,并且鼓励全班同学人人共读被推荐的书,以期能达到预期效果。

2.拓展性微课:抓好阅读链接

“部编版”教材为我们带来了“大语文”教学的时代,部编版教材对学生的阅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知识。但由于教材涵盖的内容受篇幅以及授课时间等的限制。不够更多的在教材、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的传授,部编版教材新设立的“阅读链接”这个环节,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对教材文本进行拓展和延伸。这个环节增设在中年级和高年级的精读、略读课文的后面,其内容主要是围绕单元导读中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来设计的,丰富了文本的内容、拓宽了阅读范围,用好“阅读链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除了教材中出现的“阅读链接”,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也经常会给学生布置拓展性的阅读。但是,这些拓展性的阅读的效果如何呢?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部编版教材在选文时,有很多课后链接的内容,如果仅仅在课内进行教学的话,不能深入的展开进行交流教学,如果把“阅读链接”部分的内容,制作成微课,就避免了这样的麻烦。

如六下的《为人民服务》一课的教学,以“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这一问题引开,引导学生学习“阅读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拓展阅读《虎门销烟》《我的战友邱少云》等,将这些“阅读链接”的内容讲解制作成微课,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内容,加深了理解。但是,微课的录制不能太长,注重一课一得足以。

3.交流性微课:促进个性探讨

小组学习尤其是课堂中学生的小组交流往往被很多老师否定,认为是低效的、形式化的。在越来越强调自主性学习的课堂中,如果学生在能有充分的准备的情况下,再进行的交流,我想效果一定是出乎意料的。比如,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自己做好准备,制作成微课,然后再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分享,我想这样的效果一定会收获颇丰的。

比如在准备开展《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交流之前,我给学生列出了提纲,学生根据老师给的提纲制作微课,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再把微课发在群里供同学们观看,最后,再来针对同学们的意见,大家有的放矢的发白自己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见解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更透彻地说明了问题。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对于高年级孩子来说开展网上的分享活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孩子们在阅读之余,根据自己的阅读发表见解,班级同学可以跟帖探讨,这样不仅能进行个性化的探讨,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对这本书更好的进行精读。

三、微课让习作教学锦上添花

习作微课,是指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将习作教学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层次条理、素材选择、修改润色、佳作欣赏等各个环节中重点、难点与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结合起来制作成微课,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移动教学等等方面。微课以其“短、小、精”,丝丝缕缕渗透到学生习作的方方面面,能为习作教学锦上添花。

1.回放型微课:为需要而呈现

在习作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某个事物或是某个活动场景的观察力,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对所要描写的对象有了深刻的了解和细致的观察后,再进行习作就避免了空洞的大白话、无感而发的情况。“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微课的介入使用,让我们改变了这样的尴尬。如:我们可以将开展的活动录制成微课,在进行习作交流时,当学生的交流出现瓶颈时,老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时的回放,然后老师通过再引导、再交流、再体会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会多次被触动激发出来,避免了说不出、道不明、感不深的情况。微课的介入,对于习作中推动细节的描写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细节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如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环境的描写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引领学生在习作中真实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微课就像一面镜子,可以随时照出相应的细节,这样对于学生习作时对细节的观察有了更形象化、真实化、画面化的呈现,对于习作质量的提高可谓是龙腾一跃。

2.方法型微课:为实践而架构

部编版教材在编写之初,就确定了习作在教材中相对独立的地位,为习作自成体系提供了根本的保障。部编教材特别强化了书面表达,一个学期习作和小练笔加在一起有近二十次左右,如此多的习作练习,在有限的课内时间,完成这么多的任务,对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挑战。如果没有合理的安排,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可能收效甚微。如果将习作的方法指导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课前或是课后观看,不仅使课内方法学习的效率提高,而且更利于教师在课内进行细节的指导。这样的习作课一定是很有收获的。

如三年级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是一次训练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习作。教材只提供了简单的几个问题,更多的实际操作性的方法,还必须老师亲自指导才能达到目标。因为三年级小朋友对于大熊猫的相关知识信息停留在初浅的认识上,因此,习作前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对大熊猫有深入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完成此次习作。关于资料的搜集,上网输入国宝大熊猫关键词后有一千六百四十多万个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取舍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实在是有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资料选择的方法制作成微课,帮助孩子学会从众多的资料中选择需要的合适的资料,对于完成本次习作以及目标的达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比如老师指导孩子们根据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示搜集资料,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取舍。老师告诉学生在资料的取舍方面每个方面内容不要太多,挑自己最喜欢的两三行的内容就可以。然后再把搜集到的资料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还可以再写一些自己看到的、想象到的国宝大熊猫的内容。这样一篇既写出了国宝大熊猫本质特点,又有自己的真实感受,还突破了习作要求的重难点的文章就完成了。有了老师手把手的对介绍一种动物文章的指导,我想在以后遇到类似的习作时,学生一定会知道如何入手。

微课作为教育资源共享的教学方式,因其在教学上针对性强、归纳力强、时间短等众多优点而大放异彩。在教育教学种,微课的应用成为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的一大有利手段,但是作为老师应当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教学上应慎重选择,努力让这一新的教育方式成为教师手中一把教育的利器。


【参考文献】

[1]刘一川,张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2]陈晨.如何利用微课进行拓展学习.https://wenku.baidu.com/view/067679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