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4
/ 2

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吴进云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628003




摘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可见,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是符合课改的基本理念的,也是学生健全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提高小组学习效率。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在当代地理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转变教学模式,让老师用引导的方式精简教学语言,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同时,老师还必须注重小组研究力度。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创新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通过鼓励学生提问,保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探讨,在让学生养成动脑思考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让学习潜能得到有效施展,进而树立良好的地理学习信心。

注重地理知识挖掘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地理图像作为地理教材的重要部分,具体包括:分布图、景观图、统计图和具有思考性、启发性的漫画等,都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应该深入挖掘,从而进一步发挥图像功能;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空间规律,不断进行地理学习。
另外,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添加新的能量。在多媒体融入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课件进行思考与学习,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保障教学效率。

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兴趣,通过培养地理知识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地理知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问,在观察与思考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登上讲台讲解,在增强地理学习趣味性的同时,带动课堂学习气氛,增强学生学习欲望和热情;这种让学生参与地理教学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顺利发挥主体作用,还能加深地理学习印象,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地理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具有很大影响。初中生作为接收新事物迅速、好动活泼的年龄段,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正视学生的特征,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减轻学生课堂压力的同时,让学生始终保持一颗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有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保障课堂教学方法调整力度,进而让学生发挥出更好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⑴歌诀法:如记我国的行政区划和简称,利用歌诀记忆,学生学起来就很容易了。⑵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⑶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充分地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要想让学生成为地理教学过程的主人,发挥其的主体作用。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地理教师,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相信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在高效的地理课堂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在提高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过程中综合素质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