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分析

蒋忠孝

朔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西省 036000

摘要:目前,我国传统建筑行业在现代化技术及新兴建设技术的支持下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改革与发展,逐渐步入了新的时期。在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建筑行业应不断优化自身的施工质量,在应用装配式建筑时要注重其生产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通过科学的改进措施提升建筑的实用性与安全性,从而进一步地带领建筑行业实现稳定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质量控制

1装配式建筑简述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建设之前,生产施工配件,进行施工场地的组装,成为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在人力和物力方面不需要太多,需要在施工模板的生成过程当中控制,对现场的施工步骤实现良好的管理。在装配式建筑当中,在大量配件模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组装,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不同风格的模板建造和构建,从而设计构建出建筑的别样性,实现建筑类型的多样化。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在流水线当中进行材料配件的大批量生产,在起重机的作用下组装成为新的建筑结构。装配式建筑生产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在其施工质量的能力方面还需要提升。

2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1安装尺寸偏差问题

构件制作的合格率及适配性是直接决定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在具体施工中,往往就是因为构件安装尺寸的偏差导致施工无法顺利推进。而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受几方面影响:

(1)人员因素,因为缺乏对构件安装的了解,导致安装人员无法准确地进行构件安装;

(2)机械因素,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时会应用到大量的施工机械,当机械发生问题或使用的机械不合理时就会导致尺寸发生偏差;

(3)物料因素。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若不能对施工需求进行科学的测量与判断,就会导致生产的构件在尺寸、平整度及预埋件位置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生产的装配式构件无法良好地应用于具体施工中,即使勉强使用也会对建筑工程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2构件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人生产经验不足、技术水平较差或者由于生产过程中技术交底不深入导致生产操作流程不规范、预制构件的保护层厚度、表面平整度等质量指标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此外,生产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不按规程生产也会造成生产的构件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比如构件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充分,养护温度、湿度以及养护方式等达不到要求等均会导致构件的强度、外观质量等出现问题,最终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总体质量。

2.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缺陷

预制件的安装直接决定着整个装配式建筑质量,而安装尺寸的精确度则涉及到每个装配环节,也是经常出现问题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墙板拼接处理等过程中,拼接缝的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原因是装配式建筑的墙板构件之间上下不通顺、宽窄也不均匀,甚至由于预制构件生产中的问题也会存在错台问题。如果现场安装过程中出现标高误差,则会影响整个建筑安装的精确度,最终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3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

3.1强调预制及测量的精确度

(1)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构件的预制及生产。构件的制作应该具体考虑施工现场的吊装作业能力及城市的限高政策,而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结合施工场所所在城市的限高制度进行施工图纸的项目深化,从而提高图纸的实用性,保障制作的构件在满足当地城市运输的限高、限宽及限重要求的同时,能够到达最大的生产单元,最大程度保障构件的质量与实用性。

(2)为了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质量,应由厂家自行检查确定施工现场吊点设置与钢筋绑扎情况,并且精准检测构件外观质量、外形尺寸及孔洞预埋位置,从而有效地提升配备合格率。

(3)为了最大程度保护构件的使用性,不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遭受额外的损坏,需要在确定了构件薄厚、规格状态等参数后,为其制作适配的保护工具,保护工具材料多采用塑料或橡胶。

(4)因为在叠合板跨度方案中容易因调装而发生裂缝问题,所以应降低其应用概率,同时为了防止预埋件脱落,应通过加固及吊装等方式提升其稳定性。

(5)为了保证测量准确,应该在设置测量点之前尽可能对每层墙和柱的预留钢板遮挡点进行躲避。

(6)为了使固定引测放线工作顺利完成,获得准确的数据,工作者需在建设顶板混凝土倒柱时对测点相交位置进行设定,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放行处理。举例说明,完成预制板构件验收后,施工者需统一在板下集板上弹出水平控制线,而后在轴向控制网上一次对阳台板和楼板的控制线加以调整。因控制线有纵向和横向两种,所以在调控过程中,施工者必须按照相应的调控标准进行调控,同时按照统一标准对水平控制线进行检测,借此确保安装控制线和楼面的安装吻合。

3.2强化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实践中,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是最关键的一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工作,才能让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提高:一是在采购环节,负责采购的人员一定要先接受系统专业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可以强化他们的工作责任感。整个采购工程,都要组好监管工作,让所采购的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施工要求,在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再追求性价比。二是在运输施工材料时,也要做好严格管控工作,运输环节也是很重要的,必须选用熟悉材料且专业水平高的人员进行运输,同时,派专人负责直接对接施工材料供应商,严格调查材料质量并货比三家,采购的材料必须要接受随机采样检测,检测合格才能进场使用,一定要把好现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关。

3.3管理协调控制

首先,施工单位要合理利用经济、技术或组织等力量,有效加强管理工作,保证工程各项工作条理清晰,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显著提高提供保障。其次,施工单位要明确管理协调因素重要性,科学、合理分析宏观调控,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实现管理协调控制目标。最后,施工单位要对外签署合同,保证自身合法权益。对内要增强沟通与协调,与各方人员做好沟通工作,合理进行人员配置工作,充分发挥人员自身作用,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3.4积极推广绿色装配施工建材

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直在我国社会的各行各业推广落实,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同样也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划入到了自身的施工内容中。当前的装配式施工不仅要确保施工步骤的稳定,同时还要将绿色化落实到实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绿色建筑项目在整体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比例,摒弃使用污染性强的建筑材料。举例说明,现如今我国市场上依旧有一些容易给环境造成污染的建筑材料,而装配式建筑施工者需要做到的是排除有害材料,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加以使用,以此体现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绿色化;

(2)努力提升施工者的专业素养,从思想和观念上对他们的环保意识进行提升,以此确保装配式施工建筑可以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实处。为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关工程企业可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装意识,同时加强对各部门成员的沟通引导,让每个员工都富有极强的责任感。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领域对于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进行了满足,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传统的建筑方式已经逐渐被装配式施工取代,其施工效率快且多样化能耗低的特点,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处理,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展开,最终提升建筑质量,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胜.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对策[J].建筑·建材·装饰,2021(1):143~144.

[2]王建民,郭安扩,何克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写真地理,2020(13):125.

[3]杨光亮,杨守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1470~1471.

[4]宗维.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J].缔客世界,2020(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