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建设与生态保护评价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绿色矿山建设与生态保护评价探析

蔡奥博

中建材矿业吉林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绿色矿山建设是以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目标,将开采方式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生产工艺环保化,全面将绿色矿业理念贯彻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积极变更原有开发耗损资源、牺牲生态环境的模式,积极探索资源开发、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模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绿色矿山建设模式过程中,仍存在部分瓶颈难以突破,需积极分析现下绿色矿山建设中存在不足,深究其成因,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全面推进绿色矿山有序建设。

关键词:绿色矿山;生态保护;评价解析

引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色矿业发展,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生态保护要求,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实施;鼓励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建设“人-企业-环境”自然和谐,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矿区,处理好资源开发—循环转化—环保绿色的关系,有效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矿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绿色矿山建设支持政策落实难度大

原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联合制定的(国土资规[2017]4号)提出相关矿产资源政策支持、绿色矿业用地保障等政策支持。现阶段,部分区域内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未综合考量自身实际状况,缺少与实际内容和配套措施,影响支持政策顺利落地。部分矿山企业仍存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政策理解不深等问题,片面认为绿色矿山建设周期长、投入大,未全面将国家相关政策方针落实,促进绿色矿山建设。

1.2绿色矿山建设新技术应用力度不足

技术创新是国家对绿色矿山建设前提要求,在多个文件中强调智能现代、科技创新以及数字化。具体实践中部分矿山企业,未全面选用新技术促进绿色矿山建设。一方面,部分矿山企业历史负担重,以及经济效益较低,发展前景堪忧,优化调整整体结构驱动力不足;另一方面,部分矿山企业创新力度不足、投入不够、人才短缺,成为影响企业应用绿色矿山建设新技术的核心点。

1.3资金投入不足,人才保障力度不足

一方面,生态文明矿山的建设,需充足资金的支撑。绿色矿山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多个生产环节,所以需要建立及完善与之吻合的财政体制和财政工作措施。还要应用经济手段促使各单位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依照相关规程实施规划中的建设任务目标。现阶段,部分矿山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致使生态文明建设中资金不足,使用缺乏规范性,无法为绿色矿山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部分矿山企业实际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度不足,矿山开发过程中人员队伍专业性不足,未加强新理念、新技术培训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影响该项工作的有效性,造成绿色矿山建设难以实施。

2绿色矿山建设与生态保护评价策略

2.1依法办矿

绿色矿产全面建设推进过程中,应全方位贯彻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政策方针,应将其全面贯穿于绿色矿山建设中,并以其为中心展开相关工作。原来主要是强调依法办矿要求,将精力放置于相关证照是否齐全、合法经营,未来需将工作重点放置于是否全面贯彻党及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特别是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等落实层面。对矿山开发设计、建设保护、土地复垦、生态建设等方案,从制定、评审至实施全过程,均需严格依照相关要求落实监督检查,保证各环节工作落实,且质量达标。

自2020年起,新建矿山要求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生产(技改扩能)矿山以及到期延续矿山要严格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加快升级改造,2020年度已经完成预期800个名录指标,新建、拟建、在建、生产矿山限2025年底绿色矿山达标率100%。

2.2土地复垦、环境保护

为进一步促进绿色矿产发展,需对矿产开发全生命周期环境做好保护及治理,注重生态恢复,促进绿色发展。应创新原有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理念及措施,需落实环境保护有关政策方针。生产构成中,应加强源头、过程治理,以全过程清洁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低碳化。应重视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恢复,从矿山设计、建设等直至最终闭坑,均需做好宏观建设规划,实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蓝图,为子孙后代留有青山绿水。此外,应加快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污染治理机制等。

2.3遥感技术在绿色矿山建设与评估中的应用

(1)矿容矿貌。矿容矿貌解译内容包括:矿区是否按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功能区分区;各功能区是否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工业场地布局是否合理;废弃物堆放管理是否符合规定;废弃物堆放是否符合绿色矿山要求;主干道路面是否硬化并及时养护;生产区、管理区、厂区是否清洁卫生;矿区是否有私搭乱建情况;开采、运输过程中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和撒落物,保持矿区环境卫生整洁。

(2)矿区绿化。矿区绿化方面遥感解译内容包括: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失控比、拦渣率、林草覆盖率等各项工作及指标是否符合当地水利部门要求;土地复垦与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否达标,即复垦后的地形与周边环境和小区域地表水系保持协调,地面坡度及水土保持和岩体稳定是否达到要求;绿化植物长势是否良好;露天开采矿山的排土场、废石场是否按方案实施绿化、美化或复垦;各功能分区及区间是否进行必要的绿化、美化;矿区专用道路两侧是否设置隔离绿化带等。

另外,可以基于绿色矿山的多时相动态监测,建立绿色矿山地质环境常态化动态监测体系。以GIS为软件平台,利用航空影像、卫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矿山环境专题数据和其他基础地理数据,集成倾斜摄影构建的三维动态可视化交互式应用软件系统。建立绿色矿山大数据管理平台,监测全区绿色矿山的地质环境状况,形成遥感成果的集中管理和集成应用,将现有业务中的采矿权数据,解译数据与矿区挂接,统一调用、统筹应用,掌握绿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通过互联网+遥感模式,实时发布绿色矿山监测成果,及时为绿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4矿产规范管理

矿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严禁以传统开发利用模式为主,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在绿色矿山的建设中,需树立新时期开发利用的理念,均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放置于首位,应做好各方面安全保障措施。应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矿山智能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为满足生态文明理念实际需求,矿山企业需加强制度建设,采取先进的理念及手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如生态保护中应实施责任至人制度,明确个人自身职责及任务目标。其二,加快矿山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同时,应完善环境风险控制系统,即对矿产开采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预警,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远程监控,尤其是污染源在线实时监控,掌握相关矿产资源开采实际状况。其三,加强制度执行及管理。建立生态文明要求目标、绩效考核制度,以此为基础强化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制定力度和规范管理。

结束语

绿色矿山的建设和生态环境恢复需要建立长期保持机制,积极促进矿山行业和自身企业的共同发展,把矿业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区规划、设计、开采、修复全过程,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三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维中.浅谈绿色矿山建设[J].煤炭工程,2006(4):3132.

[2]吕新前,杨卫东,程青.建设绿色矿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J].西部探矿工程,2009(11):56-57.

[3]黄敬军,伊嘉曾,宋云飞,王玉军,朱谷.绿色矿山建设考评指标体系的探讨[J].金属矿山,2009(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