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耕文化经典,领略诵读魅力——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的价值及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细耕 文化经典 ,领略诵读魅力——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的价值及实现

刘莉

合肥市锦绣小学


摘要:小学课程改革在学校与教师的不断探索下,逐渐深入,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需求。下面通过对文化经典在语文诵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的分析,总结了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方式,希望能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经典;小学语文;诵读教学


初等教育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教师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语文是重要的工具学科,同时也是我国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师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深入开展教学活动,弘扬文化经典,让学生在课文诵读中学会更多的知识和道理,让学生能够健康发展。

  1. 文化经典在小学语文诵读教学中的作用

  1. 什么是文化经典

经典文化是被历史传颂下来的,能够代表所在时期中社会主要理念与思想,以及根据这些内容为基础延伸出的作品。文字经典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1]

  1. 文化经典在小学语文诵读教学中的价值

文化经典的内容都是积极的、纯粹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得到不同的感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小学生处于思想观念建立的重要阶段,文化经典教学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正向的思想观念。小学教材是针对小学阶段学习,专门为小学生设计的书籍,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化经典内容,相对来说都很浅显,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小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也能增加小学生的知识积累。诵读能使小学生认识到文化经典的精髓,改变其对传统文化的观感,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更加喜爱学习语文[2]。此外,文化经典的学习还能冲淡社会中不良风气和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让学生对基本的是非曲直有一定的认知,防止学生思想被不良文化扭曲。

  1. 现小学语文文化经典诵读策略

  1. 通过课外延伸代入情景

教师不能只教授课内语文知识,要根据课程内容向课外适当地延伸,培养学生兴趣,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后,会更加热爱课内朗读。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课文相关的背景故事,类似的故事,让学生深度沉浸在课堂学习中,从而增加学生朗读热情。

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学习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些赤壁之战的背景,或者简要地给学生讲述另一个诸葛亮的智谋故事,告诉学生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让学生对诸葛亮产生兴趣。在有效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要把学生注意力带回课堂,从而开展诵读活动。

又如: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的学习中,教师在学习前可以给学生讲述另一则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故事,并简单给学生讲述寓言的意义,让学生能对寓言故事感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课内课文诵读。这样做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沉浸在教师讲述的故事中,再自然而然过渡到课内学习中,提高教学效果。

  1. 通过分角色诵读,提升学生专注力

分角色诵读,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诵读,将学生带入到文字情境中,学生能够在脑海里想出描绘场景,沉浸式的学习课文。分角色诵读文化经典能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诵读活动中观察老师与同学的诵读方法,观察别人诵读中的优点与不足,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诵读水平。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也可以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将自己带入场景中,体会文本中每一个人物行为的意义,增强学生情境复原能力[3]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的学习中,对于小学生而言,鲁迅的文章十分深刻,直接开展课文学习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可以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根据不同场景开展分角色诵读。通过诵读,将学生带入鲁迅这一角色,让学生能够理解各个场景中鲁迅的想法、心情,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要表达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认识鲁迅和他的文学,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更多的鲁迅文学。

  1. 通过多诵读古诗,提升学生品格

学习古诗对学生的许多能力提升都有帮助,学生需要认识到这种文体的重要性。古诗是一种凝练汉语精髓的文体,通过寥寥几十字的排列,表达作者的心情、寄托和意向等多种心情。藉由诵读古诗,小读者能够满足对古代生活的好奇心,增加知识累积,了解古人写诗时的想法,了解诗词是抒发己志的高雅文体,想象古人生活能促进学生认同和向往传统文化[4]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一课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诗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巧妙地将自然景观和自然规律融合在一起,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让学生了解到古诗的精妙。老师讲解后再带领学生朗读,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强化学生记忆。

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经典诵读教学能够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对学生身心成长作出深远的正向影响。阅读教学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有自信,学习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诵读进行客观地评价和适当的鼓励,让学生热爱诵读,热爱语文学习。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化经典,通过文本延伸,激发学生诵读兴趣,通过角色划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不同的诵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语文教学理论,教师还可以通过诵读教学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红.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学周刊,2021(26):69-70.

[2]付娟.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诵读的探讨[J].新课程,2021(32):67.

[3]马红芳.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新课程,2021(32):68.

[4]黄婕.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