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园林技术教学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园林技术教学的探索

尉蓝宇

隆化县职教中心 068150

摘要:2016~2019年,工匠精神先后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工匠精神”代表着耐心、专注、坚持、敬业、严禁、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极致等。中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生产一线为宗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以中职毕业生的良好社会声誉促进中职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园林技术专业

引言

近年来,中职学校在专业理论建设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却略显不足。当前形形色色的教师培训仍以专业技能为主,忽略了工匠精神的培养,教师难以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部分中职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手段,与学生互动少,教学灵活度低。即使是专业实操性强的课程,也难以引导学生做出创意性作品,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

1工匠精神的概述

在工匠精神培育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未来工作和发展中,而且当前培养工匠精神,也是社会各界讨论和热议的话题。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为培养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化能力、个性化水平,还需要通过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其更好地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在就业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工艺专长的匠人,这些工匠人才通过对精美作品的执着追求与坚持,让其形成自我的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工匠们雕琢自己的产品、改善自己工艺的过程中,也对自己作品的细节有着更高要求,通过追求完美、极致的方式,将制作出来的物品品质由以往的99%提高到99.99%,通过这种细微的工匠精神和操作方法,也能长久造福于世,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提升更多人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和了解。

2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受教学实训场地以及师资等多因素的影响,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不连贯,实践性教学存在场地和技术的限制,教师缺乏实践性操作的技术和经验。在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设好实训基地后,存在实训基地空置或者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教师对实训仪器操作甚至对实训内容不熟悉。随着技术和时代发展,实训器材如测量仪器等更新换代快,水准仪等已经逐渐退出园林行业,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全站仪,而教材和仪器也需要及时更新才能符合现阶段企业对园林人才的需求。

3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

3.1课堂理论引导

“师有百行,以德为首;育人之道,德之为先”,新形势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提高自身修养,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身正为范、言传身教,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艺术插花》《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植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植物组织培养》《种苗生产》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大量的实践过程,需要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有钻研的精神,教师不仅仅教授专业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更是职业素养耐心、专注、坚持的传承,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一言一行中,感染学生,使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具有匠心与匠魂。

3.2坚定校企合作之路

中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服务于生产建设一线,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必须与工作岗位能力对接,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一致;就必须分析岗位能力、行业企业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建构知识,获得技能,提升能力。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变革加快,对就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载体,社会变革的风向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才能解决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培养出真正服务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正在形成产教协同发展、校企共同育人的职业教育新格局。但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地市中职院校校企合作相对薄弱,作为中职校院必须变革,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校企合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3.3校园文化引导

一是在校园新媒体呈现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新媒体平台呈现出来,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弘扬工匠精神,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调动学生发扬工匠精神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爱鸟周、社区植物挂牌活动、林业知识科普),通过社会实践,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四是组织技能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市、省组织的各项园林类竞赛,使技能训练与工匠精神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吃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职业认可。

3.4更合理利用资源,与企业共建师资队伍

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削弱他们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减少对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的要求,特别是因为新课程改革对许多d提出了新的要求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也是如此,他们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他们的日常教学活动的创新和突破对于任何优秀的教师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今我国高校园林专业教师综合素养还没有达到最佳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教师的一些教学知识太陈旧,无法解决他们今天面临的新问题,教师本身也缺乏科学指导学生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到公司去锻炼,亲自学习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掌握最新的设计思想和企业技术,积累业务关系,以提高专业水平和还应更加重视改善教师在教育和学校两级的职业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使他们能够更新其教育理念,更好地熟悉新的课程。

.5工匠大师进校园

园林专业对实践要求高,施工标准日益规范,施工技术日新月异,教师本身也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实践性教学成为整个教学薄弱环节。以“树木盆景”课程为例,教师没有盆景制作经验,在讲授课程时侧重于理论,对于盆景的具体制作细节难以把握或者无从下手。因此,在制定课程授课计划时,邀请盆景大师每周来指导,教师在旁学习,同时安排学生和教师参观盆景园,现场与大师交流。学校牵头,邀请工匠大师进校园开展讲座,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敬爱、敬畏之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推动学校多种形式开展“明日工匠之星”评选等活动,加强工匠大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建立校企共建工匠工作室,促进工匠精神和专业实训深度融合,让工匠精神渗透校园文化,在职教思政课中落地生根。

结束语

中职园林技术专业要结合本身专业特点与特色,在实践过程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贯穿整个中职教育的始终,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尊崇工匠地位,让工匠精神成为师生的共识,使中职教育工作者成为工匠精神的实践者、传承者和有力推动者

参考文献

[1]王艳,顾振华.“园林实训校园化”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

[2]刘国华,管斌.中职高专《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9,16(22)

[3]谢兰曼,应喆.加强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讨——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11(6).

[4]罗玉萍,刘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基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调研数据的分析[J].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8(2):27-31

[5]高建亮.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5(4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