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绿色建筑电气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商业综合体绿色建筑电气设计研究

王琳琳 黄跃娟

哈尔滨华德学院 150025

摘要:针对有多样化业态、复杂结构、大体量特征的商业综合体,如何实现其能耗降低,是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商业综合体中,电气系统是能耗较高的部分。鉴于此,商业综合体电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节能设计要求,通过提高电气系统节能性来实现商业综合体整体能耗的降低。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绿色建筑;电气设计

引言

自2016年开始,城市级商业综合体建设逐渐达到饱和状态,开发商慢慢地将投资视角转向社区级商业综合体。社区商业综合体以满足日常生活服务和消费为主,给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集约化个性。社区商业综合体将散布无序的居住区配套加以整合,其便捷、准确的商品定位,丰富的配备业态和高质量的生活配套服务等核心特点备受青睐,进而逐步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的主流发展趋势。

1建筑电气节能概述

在保证使用电气设备和系统正常的基础上,建筑电气节能考虑能源消耗和整体的经济效益,通过科学合理措施,有效减少电能损耗,对现存能源危机进行缓解。在建筑中,电气系统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其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在人们生活中,电气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在实际展开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过程中,要对电气节能展开高度重视,分别从照明和电气两大方面为出发点,科学合理的规划节能设计内容,提高自然能源利用率,例如地能热、太阳能等,从而实现节能任务。与此同时,还要运用电气节能展开进一步的规划,针对现存能源危机进行有效缓解,从而更好的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2商业综合体电气设计的具体要求

2.1满足商业综合体的使用功能

商业综合体是为商业活动提供服务的功能型建筑,对电气系统要求较高。商业综合体电气设计中应注重电气系统合理设计,包括照明系统、供配电系统、弱电系统等,确保商业综合体应有的使用功能,满足舒适度要求、安全用电要求等。

2.2保障商业综合体的安全使用

优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要坚持安全性理念和原则,设计人员在展开工作期间,首先要将安全作为所有工作的首要考虑。在保障安全运行建筑电气系统的基础上,再开展节能改善和优化处理工作,尽可能防止出现节能过度引发安全问题的情况。为此,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工作应当首先确定任务,严格对建筑电气系统中的特殊部分展开节能控制,例如,消防配电系统等,从而保障运行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在建筑电气系统中引入运用各个节能技术和设施期间,要对其应用效果的安全性进行细致评估,及时消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2.3保障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

商业综合体是一个建筑项目,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商业综合体电气设计中应制定相应的效益目标,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不可一味追求节能效果而不计成本,应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提升商业综合体电气系统的节能效果。

3商业综合体绿色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3.1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对于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中的配电房、开闭所等,一般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物的用电指标对整个建筑物进行负荷用电量的估算。在设计阶段需要重点明确项目建设中有没有用电量较大的设备,如消防水泵、厨房设备、舞台的声、光、电设备等。如果有的话就需要对其用电量进行单独核算,避免电力的过度浪费,也需要保证各种用电设备的合理配置,避免存在漏项问题,确保估算用电量接近实际用电负荷。如果出现建筑物与配电房之间供电距离较远的情况,需要合理控制电压损失,其控制方式有增大导线截面积等。但是,一般情况下,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应该控制在250m以内。尤其是开闭所和配电房位置的设置要严格遵守相关工程技术规范。

3.2动力设备

在动力设备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电路。以动力水泵风机空调机组为例,采取的方案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因此可采取假设方式,对线路灵敏度进行判断,从而选出最优配置。例如,某建筑工程设计中,针对动力水泵风机空调机组,提出了两种设计方案,一是“4+1”电缆与“3P”断路器,二是“3+2”电缆和“3P+N”开关。经过假设实验发现“,3+2”电缆和“3P+N”开关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发生故障时,设备的整体动作灵敏度均符合国家规定,因此将该方案当作最终方案。

3.3建立智能系统

商业综合体供配电设计中应准确评估用电负荷量,根据用电负荷量计算结果合理选择供电变压器的型号、种类。在商业综合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用电设备,且质量参差不齐。鉴于此,供配电设计中应构建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以实现对不同类型用电设备的全面、实时、有效管理与控制。针对重要设备,为保障其用电安全性,应构建电能智能监测改善系统,实时在线分析、监测、改善大容量非线性负载回路等的电能质量。应建立空调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对空调系统中的用能设备,包括冷热水泵、冷热水机组、风机、冷却塔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动态化监测、智能化管控,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

3.4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

本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仅有地下两层承载约25万m2的建筑功能,地下空间占地面积大,势必对消防救援工作带来难度,因此有必要引入智慧消防物联网技术,通过通讯传输设备,对现有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给水集控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电源监控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正压送风及余压监控系统、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火灾提前预警,火灾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快速有效处理抢救。利用信息系统智慧化处理火灾信息,帮助消防人员更加清晰了解火灾情况,利用大数据全面覆盖消防感知面,提供决策救援的有效信息,利用信息共享转化,第一时间接入城市智慧消防系统,当地公安局、医院、消防局都会接到火灾预警,及时联动,减少因为时间拖延造成更多的人员财产伤亡。

3.5照明设计

消防应急照明在超高层项目中为一级负荷或特别重要负荷,由市政双重电源供电,在每个防火分区的强电竖井内设置自动切换设备,由于超高层建筑面积大,应急照明末端点位多,采用灯具自带蓄电池,当蓄电池衰减需要更换时,工程量非常大,因此建议采用集中电源(EPS)作为应急电源。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的规定,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疏散照明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5h。因此,集中电源蓄电池组的备用时间为90min。平时照明与一般民用建筑设置原则基本一致:公共区域采用LED灯具,办公室、会议室等采用T5、T8节能荧光灯或LED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电气节能设计和照明节能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长期效益。而建筑物的规划与建设需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目标。对此,设计人员就要在相关行业标准规范的指引下,充分结合建筑工程的总体情况,对建筑电气系统和照明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将节能环保因素纳入其中,优化和改善节能设计的应用,提升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特性,推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钮鑫,叶必朝.智能建筑电气管理方法研究[J].电子世界,2019(24):54+57.

[2]李风升.建筑工程电气消防设计分析[J].居舍,2019(36):103.

[3]陈安乐.新时期建筑电气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点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36.

[4]胡伟奇.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68.

[5]廖荣孚.论建筑电气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J].低碳世界,2019,9(12):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