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值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大龄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Q值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大龄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

姜迪

湖北省武汉市空降兵部队医院 眼科;湖北武汉 42000

摘要:目的 研究Q值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大龄近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02月-2021年02月收治的大龄近视患者50例100眼,随机分为参照组(25例50眼)和试验组(25例50眼)。试验组依据

Monovision法则,主视眼采取全矫,非主视眼采取欠矫-0.75D~-1.00D,非主视眼采取Q值优化的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简称SBK),参照组进行常规激光角膜磨镶术。手术后对比两组患者双眼的远视力、近视力与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试验组双眼近视力,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大龄近视患者实施Q值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大龄近视患者近距离工作的舒适度,改善视疲劳症状,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关键词:Q值优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临床效果;大龄近视患者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首次实施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而随着手术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换代,现已因其可靠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预测性广泛使用于近视患者的矫治手术当中[1]。由于生活质量与职业心理等影响,部分大龄近视患者具有强烈的摘镜愿望,但是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老视问题有所担忧。本实验主要研究Monovision SBK矫正大龄近视患者,来兼顾视近、视远的不同需求,使他们获取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登记的(50例100眼)大龄近视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试验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14例,患者年龄40~50 岁,平均年龄 44.63±4.58 岁,球镜(-4.72±1.35)DS,柱镜(-1.45±0.63)DC。参照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15 例,患者年龄40~50 岁,平均年龄 45.15±4.67 岁球镜(-5.13±1.82),柱镜(-1.25±1.01)。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性别等构成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双眼实施常规SBK手术。使用药物包括: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眼、氟米龙滴眼液滴眼、左氧氟沙星滴眼液、3%玻璃酸钠滴眼液

试验组在参照组的药物基础上采用Monovision SBK行双眼手术,足量矫正主视眼,形成正视眼用以视远,非主视眼拟测得的实验性近附加度数作为预矫度数,非主导眼设定术后预计Q值-0.5~-0.6[3]

1.3观察指标

随访12个月,观察与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十二个月的双眼远视力及近视力、统计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十二个月的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评分等。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本实验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运用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使用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 n( % )代替,与之实现 x2 校验。P<0.05时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双眼远视力及近视力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近视力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细见表1。

1 两组患者双眼远视力及近视力比较[ x±s]

组别

例数

术后12个月

近视力

术后12个月

远视力

试验组

参照组

t

p

25

25

0.80±0.22

0.50±0.46

3.285

0.002

1.00±0.14

0.98±0.17

0.454

0.651


2.1两组患者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比较

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2两组患者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比较[ x±s]

组别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12个月

试验组

参照组

t

p

7.32±2.12

7.42±2.30

0.159

0.874

6.04±2.32

6.36±2.27

0.493

0.624

3.20±2.00

5.38±2.82

3.152

0.003


3讨论

形成老视的机制暂不明确,当下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1)晶状体本身因素:伴随年龄的增长,由于晶状体本身的生化成分的改变,从而导致晶状体本身的调节能力减弱;(2)晶状体外因素:因睫状体及晶状体等组织改变而造成调节力的改变。一般来说,我们主要采用配戴单、双焦点或多焦点框架眼镜来矫正老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龄近视患者的摘镜需求也愈发强烈。表现为以改善视觉质量为目的,有着明确的近距离阅读或工作的要求。

针对大龄近视患者常规的SBK方法难以兼顾远、中、近视力,远距离完全矫正后,患者会出产生视近不适的症状。本文采取Monovision SBK矫正大龄近视患者,理论依据为主导眼完全矫正以视远,使非主导眼适当欠矫以视近,且利用视觉中枢的眼内模糊抑制机制使患者在 Monovision SBK术后,视远或者视近时看到仅是其中一眼的一个清楚的成像,从而达到裸眼视力兼顾视远视近的要求[4]。而且还增加非主导眼的Q值优化调整,主要为了在术后保持一个角膜前表面非球面的状态,加大眼视觉成像的景深,从而获得近距离阅读舒适感。

综上所述,使用Q值优化调整的Monovision近视矫正手术治疗大龄近视患者,不仅可以得到理想的远视力,也可以满足近距离阅读与工作的需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永烨. Q值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大龄近视患者的疗效观察[J]. 科学咨询,2021(1):56-57.

  2. 苏焕钧,林颖,张霞,等. 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合并老视的应用[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0,22(4):268-273.

  3. 李慧,王青,马玉娜,等. Q值优化Micro-Monovision矫正近视合并老视的短期临床效果[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9,21(9):661-667.

[4]李江峰,侯辰亭,李金键,等. 高度近视眼3种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神经修复情况及角膜光密度的对比研究[J].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268-276.

作者简介:姜迪(1986.12——),女,湖北武汉人,汉,就职于湖北省武汉市空降兵部队医院 眼科,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眼前段 近视屈光手术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