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效果 分析

冉光辉 曾学林(通讯作者)

重庆市奉节县中医院 404600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患对于诊治工作的需求以及相应 诊治 干预措施所产生的应用效用,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诊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为 2020 年 1 月,终止时间为 2021 年 2 月,通过区间法完成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患样本共 152 例,根据其所接受的诊治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共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组和呼吸机组,传统组病患在诊治过程中所接受的诊治方案为传统诊治措施,呼吸机组病患则在常规药物干预的基础上接受无创呼吸机诊治,完成两组病患诊治结果以及诊治满意度的收录工作并对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呼吸机组病患的病情诊治效用显著优于传统组病患,同时呼吸机组病患对于诊治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传统组病患。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患接受诊治过程中,在常规诊治的基础上给予其呼无创呼吸机干预措施,疾病诊治效用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该诊治方案还能够提升病患对于诊治工作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诊治汇总对其展开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呼吸机;应用效用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领域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症,患有该病症后,病患会在病情刺激下出现出现咳嗽、气短、喘息等症状[1]。目前临床领域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未制定明确的治愈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诊治方案为药物干预诊治。临床诊治的主要原则为提升其通气质量,减少病情的复发率[2]。但是在实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中,药物诊治所产生的效用并不显著,在接受诊治的过程中,病患还会由于药物的影响出现不良反应。相关研究指出,在慢性阻塞性肺炎病患接受诊治的过程中,给予其无创呼吸机诊治方案,病患的通气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也能能够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3]。本次研究将以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52例病患样本作为研究基础,探究无创呼吸机诊治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患诊治工作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其所产生的干预效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式

1.1病患资料

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通过区间法完成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患样本共152例,根据病患所接受的诊治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共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组和呼吸机组,传统组病患所接受的诊治方案为传统诊治方案,呼吸机组病患则在传统诊治方案的基础上接受无创呼吸机诊治,传统组76例病患样本中,其中性别为男性的病患样本量为42例,性别为女性的病患样本量为34例,病患的年龄区间范围为36-72岁,病患的年龄平均数值为(52.7±9.5)岁,病患的患病时长范围为0.5-4年,病患的患病时间平均数值为(1.7±0.8)年。呼吸机组76例病患样本中,其中性别为男性的病患样本量为41例,性别为女性的病患样本量为35例,病患的年龄区间范围为37-71岁,病患的年龄平均数值为(52.6±9.2)岁,病患的患病时长范围为1-4年,病患的患病时间平均数值为(1.9±0.7)年。纳入标准:病患病情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病患以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医院内部伦理委员会批准此次研究。排除标准:病患自身存在其他器质性重症疾病;病患自身肺部存在间质纤维化表现;病患自身存在神经系统障碍疾病;病患中途退出诊治。

1.2诊治方案

传统组病患在诊治过程中所接受的诊治方案为传统药物干预方案,病患病情确诊后,医务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其病情给予其相应的支持方案等。呼吸机组病患则在传统干预方案的基础上接受无创呼吸机诊治,医护工作人员需要将呼吸机的吸气压调整至8-20mmhg,呼气压调整至4-12mmhg,氧流量调整至4-7l/MIN。在病患接受诊治的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观察其生命体征以及其病情变化,根据其状态调整呼吸机的各项指数,直至病患病情平稳后,停止应用药物。

1.3观察指标

完成两组病患诊治效用以及病患对于诊治满意度的数值收录工作,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接受诊治后,如病患自身生命体征恢复,临床症状消失,则病患的诊治效用为显著,接受诊治后,如病患自身生命体征相对于之前有所改善,自身症状得到缓解,则病患的诊治效用为有效,接受诊治后,如病患的临床症状并未改善甚至出现加重表现,则病患的诊治效用为无效。诊治满意度评价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为自制调查表评价方式,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病患对于诊治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2结果

2.1病患诊治效用分析

呼吸机组病患的诊治效用显著优于传统组病患,具体数据见表一。

表一 诊治效用

分组

样本量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传统组

76

20

40

16

78.94%

呼吸机组

76

38

37

1

98.68%

t

-

11.241

12.425

12.546

11.986

p

-

p<0.05

p<0.05

p<0.05

p<0.05

2.2满意度分析

呼吸机组病患对于诊治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传统组病患,具体数据见表二。

表二 满意度分析

分组

样本量

诊治满意度

传统组

76

76.8±12.7

呼吸机组

76

96.2±2.1

t

-

11.856

p

-

p<0.05

3讨论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病患将会出现明显呼吸障碍表现,随着患病时间的增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会逐渐转变为肺心病等重症。目前在临床诊治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诊治方案为常规药物干预方案,该诊治方案所产生的效用并不乐观,本次研究对无创呼吸机干预方案的应用效用做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证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接受诊治的过程中,对无创呼吸机诊治方案展开进一步应用,疾病诊治效用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玉萍, 汪利华, 黄小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卷13期, 25-27页, 2020.

[2] 杨亚男, 梁宏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2):141,143.

[3] 章蕊.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氧气驱动雾化联合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 v.26(06):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