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腔镜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邓小明 1 张娟娟 1 刘晋黎 1 陈顾委 1 毛杰 2通讯作者

1.酒钢医院 , 甘肃 嘉峪关 735100 2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普外一科 ,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在腹沟股疝修补术中应用腹腔镜进行辅助治疗,总结实际疗效结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总计有144例,均为我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内准备接受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为了直观性体现出腹腔镜辅助应用价值,我们将这些患者各自分为73例Z组与71例X组,Z组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X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比实际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从最终统计结果来看,在手术时长对比中得知Z组与X组患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值大小为(P=0.5242),统计学意义不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而在住院时间、止痛时间对比中发现,X组在各项指标中明显低于Z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为(P=0.0225、P=0.0368),统计学意义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而在手术出血量对比中得知,X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低于Z组,对比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为(P=0.0365),统计学意义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最后在随访期间内的并发症率统计中得知,Z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6.44%(12/73),X组患者并发症率为4.23%(3/71),对比并发症率中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为(P=0.0214),统计学意义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结论:从最终统计结果来看,与以往常用的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相比,应用腹腔镜开展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更为优质的手术治疗价值,在减少并发症率中体现出了重要价值,临床需要加强推广应用。

关键词:疝修补术;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治疗价值分析

引言

现阶段针对腹股沟疝疾病的治疗,多以采取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1]。而医学技术水平在不断进步中,疝修补术的种类、方式也逐渐丰富起来,对于普通患者来讲,腹股沟疝疾病的存在,可谓是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医学的进步也会手术治疗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此之间,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2]。我院为了观察该手术的实际应用方法与治疗应用价值而开展本次医学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研究总计选取了144例患者参与研究,研究时间在2019.08-2021.08,针对这些患者的常规资料进行统计与总结,将患者各自分为73例Z组与71例X组并对比两组患者常规资料,具体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Z组与X组患者常规资料对比状况

常规资料

Z组(n=73)

X组(n=71)

性别

男性

42

42

女性

31

29

年龄

最大年龄

72

70

最小年龄

30

31

中位年龄

51.6±3.2

51.8±3.0

类型

直疝

48

45

斜疝

25

26


从表1对比状况来看,Z组与X组患者在常规资料对比中并无明显差异性,同时满足本次研究的硬性条件,可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

1.2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Z组以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X组则以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后续治疗结果,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2.1无张力疝修补术

先做好预防感染处理,即以抗生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待半个小时后开展手术,嘱咐患者采取仰卧位接受治疗,采用局部麻醉处理。先从患者腹股沟韧带中上方位置切开切口,规范操作中逐渐暴露疝囊、分离疝囊颈作结扎处理。将聚丙烯补片放入患者精索后方位置,对内外缘、腹横筋膜以及腹股沟韧带缝进行缝合处理,最后冲洗、缝合以结束手术治疗。

1.2.2腹腔镜疝修补术

术前30分钟做好对患者的预防感染处理工作,以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处理,患者以平卧位体位接受手术治疗,从脐部上方位置切开切口并建立气腹通道,将套管置入其中。从患者疝环上方位置切开腹膜,并分离疝囊,最后采取规范措施进行机械性固定处理,最后缝合腹膜并排空气体,缝合穿刺孔结束手术

[3]

1.3观察指标

对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止痛时间以及手术输血量进行统计,最后统计随访期间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数量,计算并发症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统计学软件开展统计与分析,根据P值大小判断统计学意义是否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

2.结果

表2:手术指标对比状况(x±s)

指标

Z组(n=73)

X组(n=71)

P值

手术时长

52.75±8.63

51.68±7.85

0.5242

住院时间

9.15±1.25

3.86±1.52

0.0225

止痛时间

3.44±0.68

1.17±0.52

0.0368

手术出血量

36.41±5.66

21.48±4.96

0.0365


从表2对比结果来看,在手术时长对比中得知Z组与X组患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值大小为(P=0.5242),统计学意义不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

在住院时间、止痛时间对比中发现,X组在各项指标中明显低于Z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为(P=0.0225、P=0.0368),统计学意义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而在手术出血量对比中得知,X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低于Z组,对比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为(P=0.0365),统计学意义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

表3:Z组与X组患者在并发症率的对比状况(n、%)

并发症指标

Z组(n=73)

X组(n=71)

P值

皮下血肿

4

1

/

阴囊积液

4

0

/

切口感染

4

2

/

并发症率(%)

16.44

4.23

0.0214


从表3统计结果来看,Z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6.44%(12/73),X组患者并发症率为4.23%(3/71),对比并发症率中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为(P=0.0214),统计学意义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

3.结论与讨论

腹股沟疝的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尽快恢复健康成为了千千万腹股沟疝患者心目中迫切渴求的愿望。就以往的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而言,该手术尽快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对患者的切口创伤比较大的缘故、患者止痛时间过长,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变得比较长。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逐渐得到了快速、成熟地发展,并随着技术优势的不断凸显,具有极高的治疗应用价值。就目前我市其他医院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应用状况来看,由于技术难度过高,对手术医生具有较高的能力要求,导致该手术还未能够得到真正地普及与应用。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来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对比以往的手术治疗中,其治疗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对我市在率先开展该该手术并在经验总结中,进一步提高了我院的微创手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史桂宝, 黄其根, 赵华,等.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J].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3):254-256.

[2] 许波, 卢俊, 郑力.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的分析[J]. 饮食保健, 2020, 007(001):64-65.

[3] 慕永超.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临床分析[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019(00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