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

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白永红 孔丽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753000 摘要: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急创综合外科收治的 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1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理模式,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 的心理状态和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 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 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 状态,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效果明显。 关键词:舒适护理;外科;心理状态;疼痛;应用效果

近些年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在就医过程中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改变护理理念,优化护理 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 [1] 。 外科患者数量较多,疾病类型多样,护理人员工作量 较大,因此在普外科护理中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如 果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摔倒、 坠床、伤口感染、导管堵塞等多种不良事件,一方面 给患者的治疗增加了额外的风险,另一方面容易导 致医护患纠纷,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形象。因此如何在 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值 得每一个普外科护理人员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相 关研究表明舒适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明显的 效果,本文将其应用于外科临床护理中,以我院 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平行对照研究,以期为外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急创综合外科收治的 20 例手术患者为研究 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10 例。对照组男 性 5 例,女性 5 例;年龄 24~71 岁,平均 ( 43.25 ± 5.64 ) 岁。研究组男性 5 例,女性 5 例;年龄 29~72 岁,平均 ( 43.83 ± 5.82 ) 岁。在本次研究开展之前所有患者均知 情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方法 在平行对照研究中分别给予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和舒适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内容主要包括。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患者在入院之后面对新的环境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在这种情 况下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介 绍医院的规章制度,介绍相关的医护人员,帮助患者 尽快熟悉周边环境,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并且 在沟通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后续护理奠定基础 [2] 。 健康教育 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知识知之甚少,并且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特别是疾病的治疗方式以及未来病情的可能发展方向。使患者及其家属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疾病的治疗;此外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在治疗过程中更好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 [3] 。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舒适护理的核心,其 主要内容为引导患者积极乐观的面对治疗,患者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以及考虑到为家人所带来的负 担,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不良心理,针对该问 题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该重视患者的心 理需求,通过日常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 态的变化,掌握患者的思想波动,如果发现不良情绪


-211 -


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导,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发动患者家属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提振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1. 疼痛护理 外科患者通常伴有剧烈的疼痛, 特别是在手术结束后由于手术的创伤会给患者造成强烈的疼痛刺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休息和情绪,不利于早日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情况选择合适的疼痛护理措施,目前疼痛护理主要分为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两种类型,在患者疼痛承受范围之内应该尽量采用非药物镇痛措施。比如通过聊天、听音乐等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或者对局部进行按摩或者热敷等来改善患者的疼痛;在患者疼痛不耐受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镇痛药物进行镇痛,但是在患者服用镇痛药物之后,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4]

      2. 个性化护理 针对各种疾病,护理人员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且可以熟练掌握多种护理措施。但面对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即使同样的疾病类型和同样的治疗方式,由于患者个体的耐受力、抵抗力以及自愈力均有所不同,采取同样的护理措施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护理效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护理方案。


    1. 观察指标 选取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为观察指标。采用心理学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分值范围 0~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开展疼痛评分,分值范围 0~10 分, 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2.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9.0 软件,以 x±s 表示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 果

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分别为(66.23±7.28)分和(7.28±1.45)分,对照组患 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分别为(66.55±7.31) 分和(7.32±1.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分别为(93.69±9.36)分和(2.68±0.74)分,对照组患者的心

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分别为(80.87±8.88) 分和(4.64±1.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疼痛评分比较 (x±s)


组别


例数

心理状态评分(分)

疼痛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10

66.55±7.31

80.87±8.88

7.32±1.58

4.64±1.04

研究组

10

66.23±7.28

93.69±9.36a

7.28±1.45

2.68±0.74a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aP<0.05。



  1. 结 论

舒适护理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对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断优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5]。外科患 者病症复杂,疾病类型多样,病情不稳定,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分析舒适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 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个性化护理等,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分别为

(93.69±9.36)分和(2.68±0.74)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的(80.87±8.88)分和(4.64±1.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覃保华. 论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9):11833-11834.

  2. 朱芳,张康梅.舒适护理对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5):171-172.

  3. 陈红梅. 赵玉香,张晶晶.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8):110-111.

  4. 石凤丽. 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228-229.

  5. 赵玉香,张晶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