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飞行员常见病的分析与防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高原飞行员常见病的分析与防治策略研究

任维乐

解放军 69008部队;新疆 五家渠 831300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高原飞行员常见疾病与相应的防治策略。高原地区存在高原特发病,如急性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这些常见疾病严重影响到初到高原人员身体健康。本文就针对高原驻训飞行员比较常见的疾病进行相关分析,予以一些防治策略作为参考。

关键词:高原飞行员;高原常见病;防治策略


医学上,高原是指海拔超过2500米的地区。相比平原地区,高原环境空气干燥,低压低氧气温寒冷,紫外线辐射强,这些都会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其中低压低氧是最为主要因素。新形势下强化官兵综合素质,增强科技练兵含量,部队外出驻训必不可少。笔者近几年多次随部队外出驻训进行卫勤保障,这次近一年在海拔3700米驻训,部分官兵也出现了身体不适,对于驻训飞行员来说,为了保证飞行员的身体健康及战斗力,应做好高原常见病的预防措施。高原病的预防措施有:1、进入高原前,应进行高原环境特点、生活常识及高原病防治知识方面的教育;2、到体系医院进行体检,有器质性疾病、严重神经衰弱或呼吸道感染者不宜进入高原地区;3、进入高原前进行适应性锻炼,进入高原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要急进高海拔地区;4、进入高原后的前一周避免剧烈运动,以休息适应为主,适应后逐渐增加运动量。

  1. 高原飞行员常见病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在高原比较常见,发生原因通常为病毒感染,在寒冷、缺氧、疲劳等诱因下易致病,属于高原常见疾病,有研究表明[1]:对高原兵站驻训人员进行相关调查统计,发现驻守人员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达到80%以上,过往的汽车兵发病率占据20%左右。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于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咳嗽、咽部不适等,有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会与轻微高原反应混杂在一起,导致出现误诊情况,因此必须要仔细鉴别。高原反应通过吸氧和休息之后能有效缓解,可通过这一方式鉴别轻微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症状。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迁延难愈,病程比较长,平均病程在7~10天之间。如久治不愈,可发展成高原肺水肿。

  1. 高原心血管疾病

驻训官兵进入高原地区之后,机体的心血管系统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心血管系统是高原暴露后的首要反应系统之一,高原低压低氧直接影响人体阻力血管张力,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但随着习服而逐渐恢复到平原水平。这种心血管系统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机体快速适应高原低氧环境,但心血管系统反应过度或不良,可能引发高原心血管疾病。

笔者在进驻高原后的前三个月,对65名飞行员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飞行员的血压和心率处于正常范围,与其在平原地区无明显变化,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8%-93%之间,有两名飞行员血压照平原地区高,返回平原后,血压恢复正常。高原驻训三个月后进行体检,80%以上飞行员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达到200克/升,胸部CT检查有3名飞行员,肺动脉主干增粗,可疑肺动脉高压,究其原因与缺氧有关。

对于高原驻训飞行员来说,处于低压低氧等陌生环境,长时间飞行训练且存在焦虑、恐惧、睡眠质量不好,可以导致高原心血管疾病。

(三)消化系统疾病

高原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有应激性溃疡、消化性溃疡、腹胀、消化不良、排气多等,发生这些疾病的原因在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高原环境促使胃排空功能减弱、低氧环境对摄食中枢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飞行员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同时高原低压环境下食物不易煮熟,不利于消化。消化系统长期功能紊乱不能有效纠正,可能会对飞行员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危及飞行员生命安全。缺氧也会引起胃肠黏膜坏死,产生脏器病理性损伤,导致体内氧供重新分配,不能保证次要器官组织细胞正常活动。

(四)脱发

皮肤衰老属于一个正常的生理学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在高原地区容易发生脱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内源性生理衰老,在衰老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是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对于高原飞行员来说,主要因素在于第二种因素,主要影响为缺氧,加上高原气候,会促使皮肤衰老,从而加速头发脱落。

(五)日光性皮炎

因日光照射引起的急性皮肤病或慢性皮肤病都统称为日光性皮炎,从发病机理上来看,日光性皮炎又可以分为光变应性皮炎与光毒性皮炎,其中光毒性皮炎是因光毒性反应导致,这一反应并不涉及变态反应机制,大部分对日光比较敏感的人都可能发生。光变应性皮炎是由光变应性反应导致,多数是由于皮肤接触到光感物质或者通过注射、进食等方式促使光感物质达到皮肤,通常具有一定的潜伏期。高原地区的短波紫外线比较强烈,因此日光性皮炎的发病率比较高。有研究表明[2]:通过对日光性皮炎患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患者均存在日光暴晒史,临床表现主要在于暴露位置存在水肿性红斑、水泡等,且患者伴随着暴晒部位刺痛感与灼烧感。日光性皮炎发生率比较高的时间为夏秋季节,该疾病的特点在于起病急、症状简单、病史清除、容易诊断,但是也要注意要将该疾病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二、高原飞行员常见病的防治策略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高原常见疾病,且该疾病容易引起流行,必须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针对该疾病防治策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高原地区气候瞬息万变,昼夜温差大,要做好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其次是药物方面,在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使用中,板蓝根颗粒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平时容易感冒的同志要注意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发生,在早期出现症状后及时冲服板蓝根颗粒,同时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改善临床症状;最后是群防群治,高原驻训飞行员人员居住相对集中,因此要加强群防群治措施,通过集体口服抗病毒药物及环境消毒方法可起到疾病预防作用[3]

  1. 高原心血管疾病

针对高原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首先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一般来说患者并不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予以患者谷维素等药物口服治疗。如高原心脏病是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原因为缺氧导致心肌缺血、血液粘稠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的心室负荷量,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这一症状。针对高原心脏病可通过吸氧、降低肺动脉高压等治疗措施进行积极治疗,如予以氨茶碱静脉滴注或口服治疗,也可口服硝苯地平等药物;重症患者可应用强心利尿药物治疗,如速效救心丸等[4]

(三)消化系统疾病

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入训前应该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进行适应性训练,提升飞行员对高原环境的耐受能力,尤其是消化系统的适应性;同时可通过卫生宣教工作进行消化道疾病发生与防治教育,指导飞行员一旦存在不良症状应该要及时予以药物干预,避免病情加重。消化系统疾病最突出的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在恶心、呕吐、便秘、食欲不振等,在预防措施上,飞行员进入高原环境后可以通过及时吸氧、胃肠减压等减轻腹胀,促进胃肠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也可通过莫沙比利、马来酸曲美布汀等药物改善疾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也能预防消化道出血症状。如果已经出现胃肠应激综合征,针对腹泻比较频繁患者,可予以苯乙哌啶治疗;针对腹胀、便秘、恶心患者,可予以山楂丸、健胃消食片等助消化药物治疗。对于消化系统病理性防治,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吸氧、心理治疗等达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如尽量保证营养全面、丰富的饮食,满足飞行员日常训练所需;心理治疗也能缓解飞行员不良情绪,改善消化系统症状。

(四)脱发

针对脱发这一疾病,飞行员可通过多梳头,在休息时间对头部进行按摩,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同时要注意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间,缓解精神压力,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另外,脱发与飞行员缺氧有较大关联,为此可以通过吸氧等措施改善脱发症状。

(五)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分为光毒性皮炎与光变应性皮炎,针对光毒性皮炎,对日光比较敏感者可以在日晒之前15min使用防光剂涂抹于暴露部位,也可通过戴草帽与白色手套预防,对于已经发生光毒性皮炎患者,则应该要使用外用消炎、止痛、止痒药物治疗。对于光变应性皮炎患者,可以口服烟酰胺或维生素,减弱光敏作用,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口服强的松。预防该疾病的关键在于经常参与室外活动,增强皮肤对光线的耐受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原常见病的种类如今已经越来越多,对于高原飞行员常见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日光性皮炎以及高原心血管疾病等,应该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药物干预,也可通过药物积极预防,航空军医督促飞行员每天尽量多吸氧气,做好要高原常见病的防治指导工作,保证飞行员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苏加庆,李砚,李长英,等.高原驻训官兵肛周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J].西南军医,2021,23(01):60-62.

[2]薛飞,储雪雁,周清,等.军事飞行人员常见口腔疾病与高原环境应激因素相关性研究[J].人民军医,2020,63(12):1153-1155.

[3]廉国锋,徐森鹏,白维超,等.驻高原官兵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特点及预防[J].人民军医,2019,62(12):1162-1165.

[4]党晨珀,朱钊民,肖辉,等.专业技术部队驻训高原地区不同时期疾病谱特点[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10):938-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