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心衰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心衰的临床效果

分析

常亮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56

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左卡尼汀进行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方法:以我院的68例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中最早入院时间为2018年10月,最晚为2019年10月,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前后进行划分,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治疗组患者使用左卡尼汀进行透析,而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经过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看来,经过治疗后的患者心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治疗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从不良反应发生了看来,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保障治疗安全,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左卡尼汀;慢性肾衰竭透析;心衰;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的68例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中最早入院时间为2018年10月,最晚为2019年10月,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前后进行划分,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治疗组患者使用左卡尼汀进行透析,而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6,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2~63岁之间;治疗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9:15,年龄范围在33~64之间。此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1]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都进行血液透析,每次透析时间长达4~6h,每周进行3次。在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透析前、透析过程以及透析后的监护工作,特别是在透析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安抚患者的情绪。常规治疗主要用到的是抗凝、降压以及强心等治疗措施,坚持治疗 3 个月。研究组患者使用注射左卡尼汀的治疗方法,选取1 g左卡尼汀注射液稀释至2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使用的是静脉注射的方法,在透析结束后的5min左右用药,坚持治疗3个月。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同时,应该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比如,对病情严重者需要指导其进行绝对卧床休息,反之,在活动过程中应该由家属或者护理人员陪伴,告知其预防感染的一系列措施。此外,对于出现口腔溃疡以及出血的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出血部位护理和口腔护理[2]。从饮食方面而言,告知患者应该饮用一些优质蛋白质以及低磷、低脂食物,并且要严格控制患者对钾和钠的摄入。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观察,主要围绕心功能指标和治疗效果进行。而对患者疗效的评价,以体征改善、临床各项症状良好,而且心功能分级降低超过两级为显效;以患者起征有所改善、临床症状良好,心功能分级降低一级为有效;以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以及体征没有改善为无效。患者心功能指标主要是以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的。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

如表1所示,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心功能对比(。±s)

组别

例数

CO(L/min)

CI[L/(min.m2)]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4

2.58±0.50

5.32±0.45

3.52±0.45

4.13±0.55

对照组

34

2.63±0.60

4.34±0.57

3.62±0.51

3.65±0.48

t

-

0.37

7.86

0.85

3.83

p

-

0.71

0.00

0.39

0.00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如表2所示,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肝功能异常

胃肠道反应

心肌缺血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

34

0

1

0

1(3.12%)

对照组

34

2

4

1

7(20.58%)

X2

-

-

-

-

5.10

p

-

-

-

-

0.02

3.讨论

慢性肾衰竭也就是尿毒症,该病症的临床表现特征为全身各系统受累,引发这种病症的因素比较多,常见的有糖尿病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等等。除此之外,也与患者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和长期接触重金属息息相关。对这种病症的治疗常见的方法是血液透析,这种治疗方式作为一种血液净化技术,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透析器中,并且借助和集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实现物质交换,以此来达到清除患者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的作用,使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处于平衡状态,在结束净化之后,需要重新向患者体内输送血液[3]。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而言,血液透析具有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患者病痛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项抢救肾衰竭的有效措施。慢性肾衰竭患者经常会伴有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病症,其中,心血管系统病症是导致肾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常见的血管系统病症主要有性功能衰竭以及高血压,然而,血液透析方法的使用无法阻止患者心衰症状,同时还具有增加心衰的风险。

相关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患者中,大约有67%的患者通过血液透析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肥厚症状,进而改变了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导致患者的性功能下降。而左卡尼汀作为人体代谢能量的必需物质,主要具有促进脂类代谢的作用。人体自身也会合成一定的左卡尼汀,并且主要分布在骨骼肌以及心肌等部位,如果人体自身的左卡尼汀缺乏,就会阻碍骨骼肌、心肌以及脂肪代谢功能,降低心功能,引发心衰或者增加心衰症状。左卡尼汀注射液主要是从食物中提取而来的,以外源补充的方式起到缓解和改善由于人体缺少左卡尼汀而引发的心衰症状,从左卡尼汀中产生的卡尼汀能促进堆积脂酰-Co A 进入线粒体,从而将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的正常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氧化磷酸顺利进行,对受损的心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从此次研究结果看来,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前,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差异明显,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心关门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研究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左卡尼汀进行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主要是因为左卡尼汀具有抑制脂肪酸无氧代谢产物聚集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对左室肥厚症状进行有效逆转,从而达到增强患者心功能的作用。但是,在具体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经过血液透析的患者体内自身大约60%左右的左卡尼汀会消失,而且左卡尼汀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在外源补充过程中需要避免过早注射。

总之,在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左卡尼汀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所以,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东. 慢性肾衰竭合并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左卡尼汀的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2020,26(08):37-39.

[2]李洪.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心衰的临床价值体会[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11):58.

[3]郭银.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心衰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