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口腔活动的护理干预在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基于口腔活动的护理干预在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中的应用

吉娟萍

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口腔活动的护理干预在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保证每组各有42例患儿,予以各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口腔活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从开展经口喂养至全部经口喂养之间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喂养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全部经口喂养时,研究组早产儿喂养失调型态分数和障碍型态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口腔活动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的护理过程中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口腔活动能力,进而减少喂养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口腔活动;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应用效果


所谓经口喂养困难,具体是指经口喂养过程中,因早产儿口腔活动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吮吸、呼吸、吞咽等功能不平衡所致的喂养障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国内围生期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增高,在这种形势下,大量早产儿与正常婴儿并无明显差异,即便是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4周以下的早产儿也能够通过鼻饲为身体提供营养,但是长时间的鼻饲可能会增加院内感染风险,甚至会因此增加吮吸无力、吞咽不协调时间,进而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而喂养困难还会导致患儿出现认知发育障碍、行为障碍、进食紊乱等一系列问题[1]。因此有研究提出,在早产儿经口喂养阶段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的吞咽和吮吸能力,本文为此提出了基于口腔活动的护理干预方案,现进行如下报道。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我院2020年1月至同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84例进行分组研究,其中42例纳入研究组,42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患儿胎龄均在30--37周以内,存在喂养困难表现,无其他异常现象。研究组中包括25例男性患儿和17例女性患儿,对照组中包括24例男性患儿和18例女性患儿。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施经口喂养后,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方法为鸟巢式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儿口腔活动护理干预,干预时长为七天,每天一次,具体护理时间为喂养一小时后,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并放松其头面部肌肉,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屏气和面色变化情况,发现患儿有异常表现应立即中止操作并通知医生开展手术治疗,全套干预共需八个流程,且需要护理人员佩戴无粉无菌手套,在五分钟后内完成操作:第一个流程为脸颊伸展,护理人员应将一根手指放进患儿脸颊内侧,另一根手指放到脸颊外侧,轻柔按压脸颊外部,刺激面部肌肉,划“C”字直至患儿耳垂部位再慢慢返回;第二个流程为滚动嘴唇,一根手指放进口唇内侧,一根手指放在外侧,轻轻揉捏口唇部位,并从一侧缓慢移动到另一侧;第三个流程为伸展或卷曲口唇,对于体重较轻、胎龄较小的患者可实施口唇伸展,即一根手指放在口唇外侧,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促使患儿口唇外侧皮肤得到充分的舒展[2]。或是将一根手指放进口唇内侧,另一根手指放在对应外侧,按照纵向轻柔按压外侧皮肤,刺激周围皮肤;第四个流程为按摩牙龈,即一根手指放置在牙龈外侧,围绕牙龈外侧缓慢按压牙龈周围。上述流程各需在三十秒内完成;第五个流程为伸展舌根部,即一根手指放在舌根一侧,并将舌头轻轻推至中位线,此时手指应移动至脸颊边界部位,需在十五秒内完成;第六个流程为伸展舌中部,即一根手指放在舌苔部位,轻柔按压上颚,然后翻转收治按压舌苔,共需三十秒;第七个流程为诱导吮吸,护理人员应将手指放在患儿口中轻轻抖动,以刺激患儿吮吸反射,时间为十五秒;第八个流程为非营养性吮吸,即利用奶队对患儿展开非营养性吮吸,时间为两分钟。

1.3观察指标

由护理人员记录各组患儿从开展经口喂养至全部经口喂养的时间并进行对比,同时应对比两组患儿的喂养效率。同时采用口腔活动测量表评估患儿失调型态和障碍型态下的评分,得分越低说明患儿吮吸能力越强。

  1. 结果

2.1开展经口喂养至全部经口喂养时间以及喂养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开展经口喂养至全部经口喂养时间少于对照组,喂养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开展经口喂养至全部经口喂养时间以及喂养效率对比(x±s)

组别

例数

开展经口喂养至全部经口喂养时间(d)

喂养效率(ml/min)

研究组


23.32±11.16

8.62±1.25

对照组

42

29.54±11.67

10.49±0.71

t

42

2.496

8.430

p


0.015

0.000

2.2口腔活动功能评分对比

全部经口喂养时,研究组患儿障碍型态和失调型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口腔活动功能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失调型态

障碍型态

研究组

42

1.03±1.58

1.14±0.23

对照组

42

2.31±0.98

1.95±0.34

t


4.462

12.788

p


0.000

0.000


  1. 讨论

新生儿所受的刺激来源于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抚摸、光线等均会引发新生儿的相关反应并形成互动模式,新生儿被外界刺激以后则会自动启动五大子系统,以维持身体平衡。而口腔活动护理能够对早产儿口腔活动发展进行有效干预,简单来说就是刺激患儿口周皮肤、肌肉等组织来增强患儿对肌肉的掌控力,进而增强其对口周压力的反应力[3]。本次研究结果表示,研究组患儿开展经口喂养至全部经口喂养时间少于对照组,喂养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口腔活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足以说明新生儿口腔喂养的核心为口腔活动功能,它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早产儿的口腔活动功能带来影响,而为经口喂养困难的早产儿提供基于口腔活动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这一现状。

综上所述,口腔活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的喂养效率的口腔活动功能,缩短从开始经口喂养至全部经口喂养的时间,值得大力推广。

  1. 参考文献

[1]王慧慧,胡青霞.基于口腔活动的护理干预在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1,19(16):2249-2253.

[2]吕国娟.观察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行口腔运动护理干预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4):91-92.

[3]王雅靖,李现红.早产儿喂养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