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罗燕

南宁市国土资源出让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22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基础。转型期的土地利用,是指为保障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所发生的变化。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土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资源;管理;关系;探究

1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是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主要是指土地类型构成的变化和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形态。主要目标是通过创新构建健康合理的结构,促进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保量保质双向发展。

土地资源管理是土地管理部门根据我国土地存在的现状和未来土地应用发展的需要,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开展的一系列土地资源管理活动。实施这一管理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整合和优化。具体而言,土地资源管理是通过一系列土地制度创造的环境来实施的。其管理目标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形成在系统的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中,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从而为以学徒资源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土地利用与土地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土地利用转型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化、科学化的实施步骤和方法之一。土地利用转型的成果直接体现在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方式、模式的创新上,而土地资源管理可以通过管理方式、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的创新,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创造良好的管理范围,为土地利用转型提供重要的驱动力。以下具体说明:

2.1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概念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我国国有建设用地空间使用权是指国家所有建设用地权利人对其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国有建设用地空间使用权作为一种权利性质,具有如下显著特征:首先,国家是建立国有建设用地空间使用权的主体;其次,国有建设用地空间使用权是以空间性为典型特征的权利,以纵向、横向、竖向三维坐标明确表达的空间作为权利的对象;再次,国有建设用地空间使用权是在国家享有所有权的建设用地上设立的用益物权,是一种用益物权,以占有为前提,以使用和收益为目的。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代替“国有土地使用权”,表面上看是用词上的变化,背后却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这种使用权在思想认识上的深刻变化,反映了人们的思索逐渐深入,认识不断深化,这一替代现象具有巨大的进步。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这一概念自物权法实施以来得到广泛运用,对促进国土资源特别是产权登记和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局限性在实践中逐渐显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形式也日趋复杂,土地利用的空间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土地利用的“上天入地”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摩天大厦直插云霄,向地上要空间;另一方面是地下综合管线廊道、人防工程、地铁轨道及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地下要空间。这种土地利用更多的是对空间资源的利用,其空间利用十分突出。尽管《物权法》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在地表、地上或地下分别设立”,但从总体上讲,“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个偏重平面意义的概念,强调“地”即“地”的“使用权”,因此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2.2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改造的影响分析

2.2.1土地资源管理政策

从政策执行层面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具体来说,一是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实施对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制约作用不同;例如,现行土地集约利用制度的实施表明,要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必须严格控制土地利用,特别是呈现出促进工业用地向高科技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工业用地集中的趋势。从根本上说,一系列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施最终体现在土地利用方式上,这主要是因为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人类对它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无论是资源管理模式创新、制度建设还是模式变革,最终都将推动土地利用改革、土地利用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利用规模变化和具体发展规划建设模式创新。

2.2.2土地管理的经济手段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运用经济手段是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提高资源管理部门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制定地价和征收地租。而且在具体实施和管理中,要创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类型,达到科学管理土地资源的目的,这也将促进土地利用形式的转变。具体来说,土地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征收耕地占用税保护耕地,增加耕地面积,加强财政支出,对土地进行宏观调控,从而改变现有的土地构成类型,最终体现为土地利用结构的转变。

2.2.3土地资源管理项目

土地资源管理项目是指通过工程管理技术和管理规划方案,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开发和保护的大规模、大规模的土地管理活动。例如,对于荒漠化土地,土地资源管理项目通过实施和建设大规模造林项目来体现,在改变土壤养分组成、提高土地利用率、挖掘土地潜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改变了土地资源的结构类型。这样的管理项目数不胜数,真正能够改变目前土地利用结构失衡的状况,特别是对农村大量闲置、分散的土地进行整理和系统化利用,保证土地结构合理化,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转型。

3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

3.1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改造的经济手段

如前所述,土地资源管理经济手段的内涵是,土地资源管理单位或个人,根据市场经济的形式和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必须调整和引导土地利用的一系列活动,以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各种功能。地租和低价是土地管理部门重要的土地经济管理手段,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土地的杠杆。国家通过租金、低价和不同税率在宏观层面调控土地资源的开发。比如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各种费用和税率来控制和引导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政策,控制信托机构和银行贷款的优惠倾向,国家可以渗透土地使用单位的土地投资方向,实现土地的控制和集约化,实现土地利用的隐性转换。

3.2土地资源工程和土地利用改造

土地资源管理的工程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土地整治技术和土地规划技术,其中土地资源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工程项目,涉及科学、工程、管理、农学等多个领域,是土地管控的重要项目。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结构优化利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弊端。不可能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形成高效、合理、集约的利用模式,我国政府有必要基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实现零散地块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土地的隐性转化。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调整或配置各类土地结构和布局的长期规划,陆大道等人认为,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理念必须体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过程中。渗透土地利用转型理念,规划可以统筹安排各行业、各区域的土地利用,重点控制建设用地和占用耕地规模,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并通过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从而控制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可见,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数量和空间结构等主导形态的变化上。

结语

总之,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土地利用转型中耕地保护政策和土地流转前期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和范围,而土地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政策手段和管理项目的建设,间接或直接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为土地利用结构转型提供了动力。

参考文献

[1]吕立刚,周生路,周兵兵,等.区域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地理科学,2013,33(12):1442-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