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水文应急测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中小河流水文应急测验分析

吴威峰

松阳县水文管理中心 浙江 松阳 323400

摘要:文章简述了中小河流水文应急测验的展开背景,并对相应水文应急测验工作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大洪水应急测验、溃坝与溃口应急测验、堰塞湖与泥石流应急测验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小河流水文应急测验的方案设计要点。

关键词:中小河流;水文数据;应急测验


引言:受到当前突发性水灾频发的影响,针对中小河流实施高质量且及时性强的水文应急测验是必然选择,以此为水灾应急处理、区域安全的维护提供更有力支持。

一、中小河流水文应急测验的展开背景分析

中小河流水文应急测验的展开普遍起始于区域普降大到暴雨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区域境内的中小河流各水文站水位普遍上涨。此时,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区域内有关于强降雨防御工作方面的要求,必须要第一时间对中小河流各水文站启动应急测验工作。

二、中小河流水文应急测验的基本要求分析

第一,始终坚持“平站结合,有备无患”原则[1]。出于对维护应急测验实效性的考量,必须要积极构建起对应工作的长效机制,结合人力、物资等多方面资源的充足性配置,搭配水文巡测的常态化实施,以此达到强化应急测验工作能力的目标。第二,切实推行“机动+应急”的应急测验模式。配置越野性能更为理想的应急指挥车以及高性能设备,一旦发生突发性水文灾害,这样的配置可以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入现场。第三,强调对应急测验时效性的保持。在区域内发生水文灾害(包括水污染、洪涝灾害等)之后,出于对控制、降低综合损失的考量,必须要及时制定出覆盖范围广、针对性强且可操作性高的应急响应方案。此时,需要大量实时性水文数据的支持,因此必须着重落实对对应急测验时效性的维护。

三、中小河流水文应急测验的方案设计要点分析

(一)大洪水应急测验方案

在展开大洪水应急测验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任务的实现,具体有:

第一,水文要素测验。在应急测验实践中引入雨量自动监测设备、流量测验系统、雷达水位计、激光粒度分析仪、现场测沙仪等等,以此实现对测验现场的单位、雨量(水位)自动化采集等工作,同时测量河道断面。依托这样的方式,可以迅速、精准的获取大洪水时期的多类型水文要素数据,包括泥沙、流量、洪水水位等等。第二,区域地形的测量。在应急测验实践中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成像系统,在该系统的支持下测量滩地地形或是人员无法直接到达的区域地形,以此完成对断面情况、地形数据的获取,并在此基础上安排流量测验,采集相关数据。第三,河道的测量。在应急测验实践中引入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系统,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使用橡皮艇深入河道,落实对河道地形、河道冲淤变化数据的精准测量。

(二)溃坝与溃口应急测验方案

在展开溃坝与溃口应急测验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任务的实现,具体有:

第一,溃坝的测验。在应急测验实践中落实对便携式水情应用自动监测站的投放,以此达到监测溃坝区域水位数据(雨量数据)的效果;在实践中落实对电波流速仪的投放与应用,以此达到监测溃坝区域流速数据的效果;在实践中落实对ADCP测流系统的投放与应用,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使用橡皮艇深入河道内部,以此达到监测下游河道流量数据的效果;在实践中落实对全站仪、测距望远镜等工具设备的投放与应用,以此达到监测溃口区域宽度数据的效果。第二,溃口的测验。在应急测验实践中落实对便携式水情应用自动监测站的投放,以此达到监测溃坝区域水位数据(雨量数据)的效果;在实践中落实对电波流速仪的投放与应用,以此达到监测溃坝区域流速数据的效果;在实践中落实对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的投放与应用,以此达到测量淹没区域地形信息数据的效果;在实践中落实对ADCP测流系统的投放与应用,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使用橡皮艇进入溃口,以此达到测量上下游河道流量数据的效果;在实践中落实对现场测沙仪的投放与应用,以此达到测量溃口区域泥沙及对应数据的效果;在实践中落实对全站仪、测距望远镜等工具设备的投放与应用,以此达到监测溃口区域宽度数据的效果。

(三)堰塞湖与泥石流应急测验方案

在展开堰塞湖与泥石流应急测验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任务的实现,具体有:

第一,堰塞湖的测验。在观察到存在堰塞湖灾害隐患风险或是发生堰塞湖灾害的条件下,需要投放多种监测设备,展开对堰塞湖出入口位置的多参数监测,包括水下地形、泥沙、流量、水位等等。具体而言,在实践中落实对水位自动测报系统的投放与应用,以此达到测量堰塞湖区域水位数据的效果;在实践中落实对ADV声学多普勒流速仪的投放与应用,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使用橡皮艇进入堰塞湖区域,以此达到测量堰塞湖区域流量数据的效果;在实践中落实对现场测沙仪的投放与应用,以此达到测量堰塞湖出入口区域泥沙及对应数据的效果;在实践中落实对便携式测深仪、三维激光扫描仪、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的投放与应用,以此达到测量堰塞湖区域地形信息数据的效果

[2]。第二,泥石流的测验。当出现泥石流灾害后,河道会直接被大量泥沙石块阻碍,由此产生顺向的堰塞体。基于这样的情况,极容易在堰塞体上游区域形成堰塞湖灾害。基于这样的情况,在落实对中小河道的水文应急测验实践中,需要重点落实泥石流体积等参数的测量,并以此为参考展开对堰塞体实际过水能力的计算。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当在实际的应急测验中投放并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成像系统以及便携式测深仪等软硬件设备,以此达到测量堰塞体及其下游区域地形信息数据的效果。

总结:综合所述,在区域普降大到暴雨时期且境内的中小河流各水文站水位普遍上涨的背景下,必须要第一时间对中小河流各水文站启动应急测验工作。在把握应急测验基本要求的条件下,通过大洪水应急测验、溃坝与溃口应急测验、堰塞湖与泥石流应急测验的方案制定与实施,提升了应急测验质量,为水文事件处理提供了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熊莹,周波,邓山.堰塞湖水文应急监测方案研究与实践——以金沙江白格堰塞湖为例[J].人民长江,2021,52(S1):73-76+84.

[2]丰亚丽.电波流速仪在辽宁地区中小河流测站高洪应急监测的比测分析研究[J].陕西水利,2021(03):28-30+35.

[3]崔力超,李云武,张宏亮.特殊情况下水文监测应急对策探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21,57(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