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探讨

陈艳 王凯 刘保国

身份证号 : 13098119821015****

身份证号:37142419900304****

身份证号:37242519740720****

摘要: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各城市之间高楼耸立,层出不穷,致使建筑行业一度吃香,成为了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由于建筑项目不断增加,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谋取更高的利益,往往会选择忽视施工质量,例如原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质量检测把控不严等已经在建筑施工中形成了一种通病,要想提高建筑施工质量,解决质量通病,就要提前做好预防管理工作,加强质量检测的管控。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1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只是单纯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忽视了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这样不仅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还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造成延误,浪费施工单位的时间和成本,降低工程的总体利润。

1.2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其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多,为此很多建筑企业无法对其形成正确的认知。为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者必须增加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度,在具体工作中没有将质量管理融入到工程质量管理中。同时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较差,无法在工程建设中有效贯彻和落实质量管理措施。很多建筑企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项目工作开展中,没有及时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这不能为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为此,建筑企业要及时、全面的考察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促使建筑企业自上而下形成一种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文化。

1.3材料质量出现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若是材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则施工人员采用再好的技术、方法和措施,也难使工程质量达标。现阶段,建筑工程中的绝大部分材料一般都是业主指定,材料进场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质检验收,确认合格后入库存放。材料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下:采购人员未能把好质量关,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材料进场前的质检工作形式化严重,部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并被用于施工当中,使建筑的整体质量下降;材料未按规定领用,造成浪费。

1.4现场质量监管不到位

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现场质量监管时,不能按照有关规范来严格进行。很多施工人员的工作存在质量隐患,且这些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施工实际情况无法满足施工质量需求。很多现场的质量监督管理者并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只是在应付工作,这样就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

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创建一个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完善的建筑体系可以很好地推进工程的进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可以使管理制度深入到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保证每一项施工活动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确保施工质量。其次要明确施工管理的流程,确保施工活动按照既定有效的程序进行,这样可以保证施工单位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加强掌控力度,避免出现安全及质量隐患,提高施工活动的控制效果。最后要制定有效的事故预防机制,对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预防,并对存在的干扰因素加强掌控,及时处理隐患,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2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最重要一点是正确认识质量管理,只有从根本上提升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一方面,要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工程建设中有效应用质量管理措施。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保证可以在工程建设中全面贯彻和落实质量管理措施。另一方面,提升施工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为整个工程安全和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2.3做好质量过程监管

建筑施工中,可以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动态控制方法,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对质量进行动态管控,以此来提升施工质量。可对质量总目标进行分解,据此制订出合理可行的计划值,并在对施工中实际值进行收集,通过二者的比较,找出偏差原因,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确保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2.3.1事前管控

可将事前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施工准备工作上,编制施工专项方案,将工序质量责任到人,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2.3.2事中管控

事中应当对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从而确保质量与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相符。现场监理工程师则应当肩负起质量检查的责任,为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2.3.3事后管控

事后的质量管控重点是不合格工序,应当开展专业鉴定,在此基础上,看质量缺陷是否影响结构安全性和外观质量,若是不影响,则可先不处理,直接进行下道工序,并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修补,消除缺陷。若是对结构安全及外观产生影响,则必须及时处理。需要注意的是,隐蔽工程无论影响与否,都必须在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和下道工序施工。

2.4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应该严格按照规章流程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这样才能为工程的整体质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施工材料的选购和使用,不仅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满足标准,还要加强其库存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后要选择可靠的供货商,一来把握材料的质量问题,二来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在采购过程中,采购部门负责人也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要求,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管控,从正规材料生产厂商处采购原材料,并在采购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筛查,剔除质量不达标的残次品。

2.5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养

建筑施工终究离不开人力操作,即便在现代社会机械化和自动化逐渐普及的背景下,部分施工依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建筑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首要前提就是确保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要深化科学安全施工意识,为保障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管理能够顺利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理层、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必须增强施工安全意识,要在施工中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建筑施工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理念教育。管理人员做好安全监督管控,施工人员应加强自身安全学习。其次,应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设计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案的一致性,避免施工中多次更改、返工。最后,管理人员也应制定对应的施工管理方案,随着建筑施工类型增多,施工管理方案也需不断优化和完善,针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摆放,施工人员的技术、意识管控都应设计管理方案。

结束语:在建筑施工中不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质量通病,要想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建筑项目使用性能长久,安全性得以保障,就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消除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做好每个环节的衔接,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孔德良.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材,2020(12):124-126.

[2]周锐.浅议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和管理办法[J].城市建筑,2019,16(36):178-179+182.

[3]梁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1):200-201.

[4]彭朝发,牛琪英.建筑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与预防处理措施探析[J].山西建筑,2019,45(06):211-212.

[5]蒋铭凯,张振飞,王继红,冯勇.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河南建材,2016(0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