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外排生物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5

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外排生物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贾宝贵 1 刘泽巨 2 李龙伍 2 王洪奎 2 刘长福 3 傅子成 3

1.2青海西矿同鑫化工有限公司; 3.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 PVC&钾碱厂

摘 要 针对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中TOC、COD、石油类等污染物超标严重的情况,在对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进行水质分析及COD解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混凝沉淀+生化”室内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混凝沉淀+生化”对于处理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混凝沉淀”对于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TOC、COD、石油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5.45%、31.88%、55.33%,“生化”工艺对于“混凝沉淀”出水TOC、COD、石油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87%、82.54%、97.46%。处理后水质稳定,且达到《国家污水处理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关键词 稠油热采污水 混凝沉淀 生化处理 污水处理

引 言

油田目前主要采用蒸汽驱油技术,在开采稠油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稠油热采污水的出现,这些稠油热采污水具有高矿化度、高COD、高TOC、高石油类等特点这些稠油热采污水无法回用到锅炉及回注地层,必须进行处理,处理合格达到外排水排放标准,且这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可生化性较差等特点,开展了“混凝沉淀+生化”室内实验,对参数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本项目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

1.1水质分析[1]

某稠油热采污水处理站,稠油热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采污水,每天产生约3000m3/d室内实验期间,对于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连续取样3d,水质分析结果见表1.

表1高矿化度稠油污水水质全分析结果

检测项目

2015年6月10日

2015年7月10日

2015年8月10日

pH值

7.46

7.12

7.05

CO32-(mg/L)

0

0

0

HCO3-(mg/L)

104.71

93.09

157.23

Cl-(mg/L)

6452.47

7123.86

7629

Ca2+(mg/L)

1383.72

1814.09

1958.8

Mg2+(mg/L)

906.67

604.35

33.07

K++Na+(mg/L)

1013.17

1492.07

2970

SO42-(mg/L)

197.37

142.11

131.7

CODcr(mg/L)

829.31

794.1

850.2

矿化度(mg/L)

10061.11

13624.76

11210.9

石油类(mg/L)

5.25

9.12

8

挥发酚(mg/L)

0.17

0.42

0.0976

全盐量(mg/L)

16510

15031.7

14083

水型

氯化钙

氯化钙

氯化钙

温度℃

90

85

90


项目名称

TOC

CODcr

NH4-N

TKN

TP

石油类

含油量

稠油

热采污水

232.9

798.1

0.59

5.71

0.26

15.03

22.46

挥发酚

悬浮物

TA

S2-

Cl-

SO42-

Na+

0.82

20

248.3

1.38

9154.8

144.8

4450

K+

Ca2+

Mg2+

总铁

氰化物

总盐

pH

29.73

1984

70.14

1.03

0

18020

6.5~7.0

表2高矿化度稠油污水其他指标分析

水样现场温度范围在85℃~90℃, pH值现场用精密pH试纸测定在7.0~7.5之间。

通过对污水室内水质全分析可以得出,该污水矿化度较高,矿化度均值为11632.26mg/L,全盐量均值为15198.23mg/L,钙离子含量均值为1718.87mg/L,但碳酸氢根离子含量较低,这种水对pH值的变化敏感,易产生结垢。CODcr在659.1mg/L~920.2mg/L之间波动,每次取样过程中污水含有机物的不同引起CODcr波动。三次取样TOC、石油类的含量均在《国家污水处理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以上,不满足国家污水处理综合排放标准。

1.2CODcr构成解析[2]

据水质全分析数据可知,该稠油热采污水处理站,其CODcr范围在659.1mg/L~920.2mg/L之间,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二类排放标准的要求,因此,我们于2015年9月1日至2015年9月15日继续对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进行CODcr构成解析,并对稠油污水构成CODcr的各种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详细分析油溶性物质如石油烃(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沥青质等)、可溶性CODcr(稠油开采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形成了稠油污水CODcr构成表,为菌种筛选提供依据。

为保证预处理工段水处理药剂筛选的及生化处理效果的高效,针对该稠油污水,采用气质联用(GC/MS)、液质联用(HPLC/MS)的分析方法,对其CODcr构成组分进行分析,具体见表3、表4所示

表3稠油污水CODcr构成解析表(GC/MS)

序号

保留时间

名称

CAS

分子量

分子式

1

5.462

环戊酮 2.61%

120-92-3

84

C5H8O

2

8.914

3-甲基-2-环戊烯-1-酮3.04%

2758-18-1

96

C6H8O

3

11.195

1,2,4-三硫杂戊环9.86%

289-16-7

124

C2H4S3

4

13.298

苯并噻唑13.6%

95-16-9

135

C7H5NS

5

17.046

2,4-二叔丁基苯酚 5.3%

96-76-4

206

C14H22O

6

17.317

1,2,4,6-四硫杂环庚烷e 7.89%

292-45-5

170

C3H6S4

7

21.077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0.21%

84-69-5

278

C16H22O4

8

21.071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4.25%

84-69-5

278

C16H22O4

9

21.938

十六烷酸 8.74%

57-10-3

256

C16H32O2

10

23.099

十八碳醇 4.09%

112-92-5

271

C18H38O

11

27.072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2.22%

117-81-7

391

C24H38O4

12

28.805

芥酸酰胺0.38%

112-84-5

338

C22H43NO

13

31.854

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烷醇酯17.82%

2082-79-3

531

C35H62O3

表4稠油污水CODcr构成解析表(HPLC/MS)

序号

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CAS

百分比

1

对乙氧基-N-乙酰苯胺

C12H15NO3

221

122-82-7

10.38%

2

曲美他嗪

C14H22N2O3

266

5011-34-7

89.62%

稠油污水的污染物是以挥发性有机物为主,通过GC/MS便可进行检测,通过HPLC/MS检测的不可挥发性有机物在此仅作为参考,相对含量较低,对CODcr无明显贡献。由表3可知,该稠油污水中的有机物以环烃(脂环烃、芳香烃)类衍生物为主,总含量为86.79%,包括:酮类、酚类、酯类、噻唑类、含硫化合物,其余链烃类衍生物总含量为13.21%,包括:酸类、醇类和酰胺类;有机物的碳原子分布主要以C14~C18、C22~C35为主,分布范围较宽,碳数变化也较复杂,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00~280及330~540两处,与其碳原子数的分布特点相对应,占其总有机组成的63.01%;此外,从表中有机物的结构式可以发现,苯系物较多,总含量占63.4%。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该稠油污水的难降解有机物多,可生化性差,同时盐含量高,氯离子浓度大,会抑制微生物活性的发挥。因此,有必要通过相应的预处理手段,高效脱除部分难降解因子并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进而构建高效微生物菌群,实现高含盐采油废水低成本、高效率的稳定达标处理。

针对稠油污水可生化性差的情况,室内考察了“混凝沉淀+生化”工艺作为预处理手段的可行性,脱除部分难降解污染因子,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以利于好氧生化段处理效能的充分发挥,表5列出了废水在混凝段的可生化系数(BOD5/CODcr)变化值。

表5稠油污水在各处理工段可生化系数的变化情况

项目

CODcr(mg/L)

BOD5(mg/L)

BOD5/CODcr

进水

768.9

116.3

0.151

混凝出水

473.2

115.2

0.177

水解酸化

450.8

143.8

0.246

由表5可知:经“混凝絮凝沉淀”,高矿化度稠油污水B/C由0.151提高至0.177;混凝对高矿化度稠油污水可生化性的提高作用不大,主要作用在于去除高矿化度稠油污水中的石油类和悬浮物。由于试验废水含油量不高,因此混凝沉淀工段的作用并不明显。考虑到实际高矿化度稠油污水进水油含量变化较大,混凝工艺段仍然非常有必要作为生化前的预处理工艺。

1.3 工艺流程[3]

针对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可生化性的特点,本项目采用简洁,高效的方式来处理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室内确定采用“混凝沉淀+生化”工艺进行处理,室内实验由“混凝沉淀”和“生化”两个模块组成,其中“混凝沉淀”模块, 混凝反应的pH控制在5.5~6.5水处理药剂投加量100~300 mg/L,非离子型PAM投加量10mg/L,搅拌时间2~5min,沉淀时间30min,出水统一收集。“生化”模块水处理量为0.75~1.0L/h,并且投加SEM菌剂。室内实验流程见图1

6160ea1c7cac2_html_abce7204eb7a8d1.png
1 工艺流程图

由图1 的流程图可见,如进行室内实验装置的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的石油类含量较高,先加入水处理药剂PAC及PAM,进行混凝沉淀,使得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的石油类满足生化进水的要求,当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的CODcr、石油类等含量均不高的情况下,仅通过混凝沉淀,就能使出水水质合格;当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通过混凝沉淀,不能使出水合格,则混凝沉淀后的出水进生化系统进行处理,根据本次室内实验进水情况,这种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通过混凝沉淀+生化的方式,可以使出水达到《国家污水处理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4 工艺技术简介

1.4.1 混凝沉淀技术

混凝絮凝,高矿化度稠油污水进入混凝沉淀工艺,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在机械搅拌的作用下,加入净水药剂,待反应完全,混凝絮凝絮体沉到底部,高矿化度稠油污水中的悬浮物(可沉降固体颗粒),石油类、部分CODcr,在重力的作用下,随着絮体沉入底部,废水实现固、液分离,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并且可以提高后续污水的生化性,为污水的后续生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1.4.2 生化处理技术

本室内实验针对稠油污水具体水质特征,并结合具体处理工艺(水解酸化+接触氧化),选择两种型号的SEM复合嗜盐微生物菌剂进行接种,一种为厌氧水解型,一种为好氧脱碳型,耐盐能力在1%~5%,通过限制性培养技术,能够在10d左右完成对特定功能菌群的定向筛选,随后通过实际稠油污水的逐步驯化,进水负荷根据出水水质情况、水解酸化段污泥性状以及接触氧化段的挂膜效果进行梯度提升,能够在30d内完成稠油污水特定功能菌群的扩培与系统处理效果的逐步提升。

水解酸化段:随着实验周期的延长,水解酸化出水逐渐变清,污泥浓度(MLSS)从最初的1500mg/L定向扩培至5200mg/L,MLVSS为4426mg/L,生物活性成分占85.11%且代谢能力强,污泥的沉降性佳,泥水分离界面清晰,SV30为23%,SVI为44,水解酸化段:停留时间6h~8h,溶解氧DO 0.5mg/L以下.此外,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较大提升,B/C从0.177提升至0.246,出水属可生化,为后续的接触氧化段提供了较好的进水品质。

接触氧化段:该工段的关键在于填料的快速挂膜,通过投加好氧脱碳型SEM菌剂缩短挂膜周期,可在3d内完成初步挂膜,此时可观察到填料表面有一层粘膜,微生物开始附着生长,填料颜色为浅黄色,随着进水负荷的提升,生物膜逐步成型、稳定并增厚,处理效果逐步提高,出水变清,此时填料为深褐色,膜厚达0.25mm,生物膜量高达8600mg/L(折算成污泥浓度),生物膜结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接触氧化段:停留时间12h~14h,溶解氧DO 2 mg/L~4mg/L此外,通过生物相镜检可知:填料上的生物膜除生长有菌胶团外,还生长有大量的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如轮虫、钟虫、瓶累枝虫等,形成了稳定的生物链,对于稠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起到重要作用。

2.实验效果分析与讨论

室内实验期间 ,完成了SEM复合嗜盐微生物菌剂的培养驯化 ,以及混凝工艺和生化工艺运行参数的调整优化 ,最终实现该稠油热采污水稳定处理达标。 以下主要从TOC 、CODcr 、石油类三类主要污染控制指标评价此次室内实验结果 ,并对混凝工艺和生化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2.1 TOC去除效果评价

室内实验期间,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TOC去除效果及去除率见图2

6160ea1c7cac2_html_4a3d9139a84349ab.png6160ea1c7cac2_html_aa206fe44d85ee52.png

图2 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TOC去除效果及去除率

结合图2,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进水的TOC在190.2mg/L-257.3mg/L,混凝沉淀阶段,混凝出水的TOC在154.6mg/L-203.4mg/L,混凝阶段TOC去除率在12.51%-20.95%;生化出水TOC在19.4mg/L-36.8mg/L,去除率在79.36%-87.17%。总TOC平均去除率为88.24%。上述结果表明,在混凝阶段,TOC的去除效果不佳,生化工艺对TOC的去除效果较好。单纯的混凝工艺不能使出水的TOC达标,需要结合生化工艺,才能使出水TOC达标。因此,室内实验确定的“混凝+生化”对于去除TOC发挥很好的效果。

2.2 CODcr去除效果评价

室内实验期间,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CODcr 去除效果及去除率见图3

6160ea1c7cac2_html_c725f95398135d2c.png6160ea1c7cac2_html_dd3afc83d7d8dbd.png

图3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CODcr去除效果及去除率

由图3可看出,整个室内实验期间,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 CODcr变化范围在659.16mg/L~920.2mg/L,通过絮凝的CODcr去除率在20.62%~60.86%;通过生化处理,可以降到65.86mg/L~127.9mg/L,生化段去除率在78.79%~86.08%。整体工艺CODcr去除率在86.1%~90.11%。“混凝+生化”总CODcr平均去除率在88.13%。

2.3石油类去除效果评价

室内实验期间,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石油类去除效果及去除率见图4。

6160ea1c7cac2_html_ce61b3a274d1e026.png6160ea1c7cac2_html_94506720f8eaa487.png

图4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石油类去除效果及去除率

由图4可知,整个室内实验期间,进水石油类在12.4mg/L-20.61mg/L,通过混凝石油类去除率在51.53%-62.32%;经过生化后,可以降到1.38mg/L。生化段去除率在67.11%-100%。“混凝+生化”总石油类去除率在94.95%。

3 结论

  1. 混凝沉淀+生化”对于处理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混凝沉淀”对于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TOC、COD、石油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5.45%、31.88%、55.33%,“生化”工艺对于“混凝沉淀”出水TOC、COD、石油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87%、82.54%、97.46%。处理后水质稳定,且达到《国家污水处理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2. 本实验的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总盐度在1.8%左右,传统生化处理系统菌群的培养,常采用“盐度梯度驯化”的方式进行,这就导致培养周期相对较长,且筛选出的耐盐微生物代谢能力不足且稳定性较差;此外,传统生化系统菌种的来源大多取自其他污水处理厂,所取污泥的特性与实际废水水质不符,所需驯化周期较长,而且驯化的结果差异较大,同样的处理工艺与设备,有的处理效果达标,而有的确不能达标。

  3. 传统生化工艺由于抗盐度冲击能力差 ,因此处理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出水水质不稳定 ,限制了其在高矿化度稠油热采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本中试项目接种的复合耐盐 微生物菌种 具有丰富的适盐微生物多样性 ,同时结合接触氧化 ,使其保持了较强的抗盐度冲击能力[4]

参考文献

[1]含聚采油废水脱盐技术的试验研究;徐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2]采油污水COD的构成及处理工艺的研究黄军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1

[3] 采油污水COD化学组成剖析及归趋模型;陆金仁,《中国海洋大学》2003

[4] 李源,雷中方,来松清.油田采出水的高温水解一好氧处理工艺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3,23(7):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