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邓义民

仙桃市第四实验小学,湖北省 仙桃市 433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对小学课程教学中的语文学科越来越重视,并基于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学科发展情况,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立足学科特点,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学习能力,发展语文素养的赏识教育进行运用与实施。本文首先对赏识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意义;应用


引言

小学生因年龄、性格、心理等综合因素影响,其自我意识正处于萌芽时期,在该意识发展过程中小学生希望自我行为能够得到教师、家长及同龄人的充分肯定,获得他人的赏识,以增强其自信心。在小学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巧妙采用赏识教育教学方法,关注每位学生的优点并对其积极的学习行为、良好的生活方式进行肯定与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观。


1、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1 赏识教育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赏识教育是指教师以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估,促使教师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行为进行肯定,尽可能规避学生的缺点,挖掘学生的优势,通过鼓励、赞扬、肯定等方式使得学生获得满足感,降低自卑感,构建自信心的教育。该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巧妙应用具有重要影响,能够使得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每次进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例如,当举办校运动会时,肯定少不了班级加油稿的书写,当某位同学因文采出众,因加油稿获得奖励时,这时教师应对该同学进行一定的表扬,可以是口头的鼓励也可以是实物的奖励,只要让该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工作的肯定与关注,可能就更加有利于其自信心的构建,促使学生更加努力以便取得更大的成就。

1.2 、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有利于在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增加师生间的信任感,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丰富的创造能力,帮助其合理发挥创新意识,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创造力是学生知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能够培养学生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培养学生成为综合发展的全能型人才,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

1.3 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作为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主要引导者,要想确保教学期间师生之间拥有良好的关系,教师就应该结合当前实际的教学环境,将学生送至一个有着良好赏识教育环境的课堂中指导学生展开知识的研习。之所以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关键是由于语文教学的开展对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极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强化与学习者之间的融合联系,才可以真正进入学习者的心里,从而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更多的了解。而用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给予适当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从而促使和谐、公平师生关系的建立,如此就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了小学生创新才能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2、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 进行优质赏识环境的构建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拥有一个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使用赏识教育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指导时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促使小学生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就需要进行优质赏识环境的构建即在语文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意见合理地表达出来,并对学生的意见予以肯定,以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师的赏识后有所成长。

例如,《我是一只小虫子》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为了有效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投入其中。由于课文是以小虫子作为第一主角进行眼前世界的观察,因此在游戏期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个人的形式参赛,通过表演小虫子动作、神态等各种形式了解小虫子自身的实际情况,教师从旁引导,并且根据学生的表演给予公正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信,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2 善用赏识眼光看待学生行为

小学生思想天马行空,年龄小,缺少生活阅历,对于陌生新鲜的事物好奇心较重,同时由于感受能力、认识水平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对于很多事物看法单纯、天真,但对于家长、教师以及同伴的认可较为迫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并且能够迅速发现学生的长处。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平时不爱说话,但作文表达能力较强;有一些考试成绩较低的学生,在文字书写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能够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能够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其建立语文学习信心。另外,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中,语文教师还需要仔细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观察中如果发现学生由于成绩下滑而自卑,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指责、批评,更不能进行言语挤兑、讽刺,而应该循循善诱,积极开导学生,帮助这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分析原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缺点,以便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语文成绩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2.3 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能够切实提升赏识教育效果,教师必须注重在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帮助。赏识教育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了,教师就能更加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也更加信赖老师,参与课堂教学的动力更足。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课堂中需要给予后进生同样表现自己的机会,及时赞赏学生的课堂表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

够体会到来自于教师的关心,让学生语文学习更加主动。另外,师生之间需要进行情感交流,只有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才能提升教学针对性。

2.4 引导小学生进行大胆创新

赏识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对人才创新有更高需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好地利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和大胆创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教师必须改变自身教学意识,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能够结合小学生爱好、兴趣等,保证教学计划的针对性。

教师应利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优势进行挖掘,敢于将自身内心想法表达出来。

3、结语

总之,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教师的赏识与鼓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其树立学习信心,促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在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的同

时,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有效性,促进语文学科的良性发展。基于赏识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要予以足够重视,将其进行合理的运用与实施,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陈丰锐.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8)

[2]初中语文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J]. 邱钓谋.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8(06)

[3]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 朱粉珍.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