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王玉瑢 曾艳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妇产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行传统护理管理,对照组行柔性管理,比较两组病房管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考核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具有显著的妇产科护理管理效果,能够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SDS评分、SAS评分,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效果


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各种妇产科护理问题及难题,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及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足以见得柔性管理模式对于妇产科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对此,本文以13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妇产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者有产妇33例,产科疾病患者32例;年龄为18-45岁,平均年龄为(35.24±10.12)岁;体重为48-78kg,平均体重为(56.23±18.52)kg。对照组患者有产妇34例,产科疾病患者31例;年龄为2048岁,平均年龄为(33.11±10.89)岁;体重为50-80kg,平均体重为(57.08±17.76)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均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资料完整、无其他严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患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包括常规的健康宣教、身体机能检查、常规药物护理及饮食护理等。

观察组:柔性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3.1柔性化督导管理

①组建监督管理小组,实现对护理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及管理;②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服务意识、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并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及管理制度,以提高护理管理专业化水平;③将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柔性管理模式,不断学习各种柔性管理[1]

1.3.2柔性化质量标准、优化护理环境

①制定护理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妇产科护理工作;②重视协调及沟通,在护理过程中要积极与患者及产妇进行沟通及交流,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及产妇心理方面的问题,减少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骂你度;③完善柔性化质量检查机制、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及护理工作激励机制等,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护理服务质量;④优化护理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并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自我养护意识及护理配合度[1-2]

1.3.3产妇产程及新生儿柔性化护理

(1)产程护理:①产前:给产妇安排独立病房,并对产妇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进行检查,然后宣教手术安全知识、分娩注意事项等;②产后: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消毒及隔离工作,以降低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同时还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缓解产妇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发生[2]。(2)新生儿护理:①娩出时要立即清理附着血液,并观察新生儿呼吸状况,保证其呼吸畅通;②通过人工喂养方式对新生儿补给营养,不能马上进行母乳喂养。

1.4观察指标

①病房管理效果: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考核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

②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③心理状态:抑郁及焦虑,抑郁使用SDS量表进行评价,焦虑使用SAS量表进行评价。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示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示为“615fb1168b502_html_fde4adb1f4bd92ab.gif ”,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病房管理效果对比(见表1)

表1两组病房管理效果对比(615fb1168b502_html_fde4adb1f4bd92ab.gif/%

组别(n)

护理质量(分)

护理人员考核评分(分)

护理差错发生率(%)

观察组(n=65)

对照组(n=65)

X2/t

P

97.33±3.21

84.36±4.96

17.698

0.000

98.04±4.56

86.12±5.11

17.987

0.000

2(3.08)

10(15.38)

6.639

0.009


2.2两组心理状况对比(见表2)

表2两组心理状况对比(615fb1168b502_html_c257b52adffa29fe.gif ,分)

组别(n)

SDS评分

SAS评分

观察组(n=65)

对照组(n=65)

t

P

34.86±2.18

48.02±3.22

27.285

0.000

36.06±2.89

50.64±6.13

17.344

0.000


2.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46%(64/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5%(56/65),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33,P=0.008<0.05)。


3 讨论

柔性管理模式下,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道德素养及沟通能力,这些素养及能力的提升都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所以很多医院都积极将柔性管理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以此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3]

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柔性管理模式的观察组,其护理质量评分为(97.33±3.21)分、护理人员考核评分为(98.04±4.56)分、护理满意度为98.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的(84.36±4.96)分、(86.12±5.11)分和86.15%(P<0.05);相应的护理差错发生率、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柔性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病房管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黎方萍. 柔性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 我和宝贝,2021,11(5):90-91,96.

[2] 尹忠敏,李佩丰.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2021(26):159.

[3] 赵亮. 探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方法和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4):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