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流程参数设置及故障判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信息化系统流程参数设置及故障判断

王玉梅 1 邱宗毅 1 陈兰 1 陈浩 2 杨兵 3 彭挺 4 冉茂鑫 5

1 蜀南气矿泸州采气作业区 646000 , 2 蜀南气矿新闻中心 646000 ; 3 蜀南气矿长宁页岩气作业区 644504 ; 4 蜀南气矿合江采气作业区 646300 ; 5 蜀南气矿塔里木油气工程分公司 841000

摘要:参数设置是信息化系统设计、研发过程的主要步骤,设置情况影响着系统运行效率、安全性等,故而本文对参数设置的常规步骤进行总结分析。系统投用阶段,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故障问题在所难免,本文总结常用的故障判断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参数设置故障判断;方法总结

引言

对于一个完整的数据传输方法而言,其主要由设置各硬件项的参数,随后将设置值嵌入到控制码,传输到相应的控制器内去执行相关任务。实践中,需要规范设置数个硬件模式的参数,参数设置工作至少包括第一、二硬件模式通用型数据、受限于第一或第二模式内的数据等,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不断完善参数设置方案。

  1. 信息化系统设置参数的步骤

设置生成各硬件项的参数数据,把设置所得的数据嵌进控制码。如果有设置多个参数的需求时,则要设置数个硬件模式相应的参数,具体步骤可作出如下简述[1]

  1. 设置第一或第二硬件模式或两种模式的硬件项通用型参数;只设置第一或第二硬件模式的硬件项规定功能对应的参数数据。

  2. 生成可以用在区别数个硬件模式的鉴别数据,及能够把所述鉴别数据嵌入成所述参数数据对应的标题。

  3. 若采用(2)内陈述的传输方法,还要执行如下步骤:一是生成至少可用于第一与第二模式硬件项的通用参数;二是生成最少能用在第二模式的硬件项规定功能运行阶段所需的参数数据。

  4. 通常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用于参数设置的数据发声器 ,功能主要是生成各硬件项的参数数据;二是传输器,功能主要是将参数设置数据传输至控制码内。采用设备设置参数时,发声器还能生成能鉴别数个硬件模式的数据。

  5. 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设置数据接收设备的参数:首先,要具备完整接收不同硬件模式各硬件项的参数数据传输控制码;其次,精准的分析获得的控制码所属类型;最后,完整的提取一种硬件模式下的部分参数设置数据,结合提获的参数信息,去合理设置单个硬件模式的各个硬件项的参数。

  6. 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数据接收设备由如下几部分构成[2]:一是分离器,主要是分离控制码内的参数并完整的接收主数据,控制码囊括了数个硬件模式下不同硬件项对应的参数设置情况;二是参数设置器,结合各硬件项的参数设置情况,分析已知控制数据及硬件项参数设置的合理性;三是处理器,处理的对象主要是分离器分离出的主数据。

  7. 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系统主要由数据传输、接收设备及处理装置三大部分构成。运行这种系统时,明确数据发声器内要有通用参数设置发声器,其功能主要是生成全部硬件模式硬件项对应的通用型参数,这是控制码囊括通用型参数及差异化硬件模式参数设置数据的基础。可以参照各个硬件项硬件模式的参数设置情况,利用参数设置器去分别设置新、老硬件模式硬件项对应的参数信息。其中,参数设置器可以用于分析通用型参数数据及不同硬件模式下生成的各种参数设置信息,并且能据此去更科学的设置各类型硬件项对应的参数。

  1. 构建数字化平台,提升作业区管理水平

基于分公司开发生产基础工作标准化管理成果,梳理场站、管道的基础工作质量标准和“三册一图”,建立标准体系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有效推动作业区基础工作质量的改善和提升。该数字化管理平台业务架构由作业区机关和一线井站两个业务层次组成,并通过十大基础工作管理流程,实现两个业务层次之间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协同。应用架构从底向上分为三个层次。底层通过业务体系管理和生产体系维护,建立基础工作管理的规范体系;中间层以生产实体和操作类型组合而成的操作单元为核心,实现流程规范、操作要点、安全风险、关联数据、操作表单的规范化管理(见图1)。该系统的功能有:现场操作过程的规范化管理;融合井站日常操作与基础数据采集应用;作业区业务规范化管理;完善任务与业务数据统计功能,方便汇总与分析。

615fb0559a472_html_2e7c962e708c83a5.png

图1 数字化管理平台应用架构

3、系统故障的判断方法

3.1事件树/故障树

这是判断判断故障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之一,应用流程可作出如下阐述:首先,搭建能阐述故障发展过程的事件树,利用故障树建设事件树内各安全流程的模型。其次,基于布尔逻辑函数去阐述各个事件序列,测算出发生率。最后,整体分析相应事件序列的发生率去测算出发生各后果的几率[3]

从本质上分析,这种故障判断、诊断方法是一种以割集为基础的测评方法,有简单直观、便于理解等特点。

3.2专家系统

这种方法应用时强调使用专家经验知识与推理方法的计算机模型系统。在该系统的协助下。智能化诊断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动力支撑,在某些领域中,专家系统求算问题的能力已抵达到了人类专家的水平,其适用范围有故障诊断、报警处理、系统功能复原及检修计划部署等,且已经有很多成功适用的案例[4]。尽管该系统应用时表现出很多优势,但实际上其离人类专家的水平还有一段差距,在处理一些问题上还不及一个初学者,这主要因为获得知识过程存在着“瓶颈”问题,仅能基于单一推理机制去模拟专家思维,系统的自学能力明显不足等。

结束语

随着气矿气田开发规模的扩大, 全面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要使该系统为气田安全、高效开发发挥出更显著的作用,需要及时地对系统进行完善,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气矿气田开发规模的扩大和新理念的注入,在 信息化系统设计研发时,应该结合现实功能需求合理设计各个硬件项的参数数据,并且要着重考虑不同硬件模式、模块之间的信息流动问题,并当系统突发故障问题时,果断的选择正确方法做出准确判断,采用适宜的方法将其解除,确保系统运行阶段将自身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创造出更多的效益,我们要在提高系统功能的同时, 加强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过程管理,使之更好地用于气田的安全、平稳和高效开发。

参考文献:

【1】唐成瑞.X X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D]. 2019.

【2】张映霞. 采油气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实践意义[J]. 中国化工贸易, 2019, 031(036):74.

【3】徐子明, 陈平天.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信息化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