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数字化时代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的实践与思考

高丽

中国人民银行白银市中心支行 甘肃 白银  730900

摘要: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作为财政预算执行的重要平台,运行以来提高了财政资金拨付效率,提升了国库服务水平。但随着财政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亟需更新迭代。本文根据白银市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的实践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国库服务与监督视角思考数字化时代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的未来发展。

  1. 财政数字化转型概述

数字化技术正以其庞大的力量重塑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形态。财政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把数字化技术渗透到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为促进财政数字化转型的落地实施,财政部2019年6月审议通过《财政信息化三年重点工作规划》和《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实施方案》,2020年2月印发《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序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至今包括甘肃省在内的绝大多数省份都进入了试点实施应用阶段。2021年3月7日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我国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过程中,要完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技术,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为支撑,运用数字化治理的先进理念,推进预算管理现代化,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更进一步提高预算透明度。

  1. 白银市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的运行情况

2020年全年白银市中心支库通过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共办理实拨资金支出699笔,金额550965.11万元,直接支付划款1510笔,金额452648.80万元,授权支付划款930笔,金额3653.41万元,直接支付退款463笔,金额2859.46万元,授权支付退款50笔,金额15.47万元,处理失败退回业务55笔,金额28142.81万元。

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实现了全业务流程电子化处理,并通过TIPS实现财政、国库、代理银行的凭证信息联网交换和业务回执分发。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上线以来保障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落地见效,有效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社会效益显著。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以科技力量为支撑切实提高了国库服务水平。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1. 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有待完善。一是业务印章问题。在日间业务量大时,凭证印章经常出现下载速度慢、印章下载报错或业务处理成功后无法签章的情况。批量打印的凭证时印章无法正常打印或经常出现系统提示签章成功,但实际打印的业务凭证并未签章,需人工签章处理,影响了国库业务凭证标准化。二是业务回单问题。国库显示发送回单成功但财政并未收到回单,通常需要财政月度对账核查时才能发现,国库需查询回单状态后重新发送或联系系统后台工程师再次发送,导致国库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置。三是凭证接收问题。出现系统故障当日接收不到代理银行凭证时,后台系统维护后无法确保凭证的唯一性,重复收到同一凭证。四是预算单位系统参数不能自动同步更新,需财政报送预算单位参数资料,国库分别在TCBS系统和无纸化系统进行同步更新,业务流程长、手续多。五是对于系统维护的法人代码信息无法自动校验其有效性。如白银区支库收到代理银行发送的的集中支付退款业务凭证中预算单位代码填写有误,但无纸化系统校验成功,从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将凭证提交TCBS处理时提示无额度信息处理失败,但由于交易流水号已使用无法正常办理资金退汇,最终由主管授权办理,在TCBS系统产生未处理来账垃圾信息。六是额度信息核对需进一步优化。集中支付划款业务在TCBS最后提交时才能发现额度是否充足,与财政核对额度缺口时间紧张,业务效率低。

  2. 国库监督职能弱化。一是财政无纸化支出系统对凭证电子信息自动审核校验,随着国库业务电子化覆盖率不断提高操作人员对电子审核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审核与人工审核边界不明晰,事中监督弱化。二是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未导入财政预算信息,财政预算执行进度的监督处于空白状态,国库事中监督不完全。三是集中支付业务处于整个财政资金拨付的最后环节,国库收到业务时间有限,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明细清单中的科目及收款单位数据无法进行及时、全面、有效的监督。四是事后监督系统不分类显示集中支付电子化数据,无法实现国库资金的系统监督和关联监督。

  3. 国库人才的培养有待加强。对于国库人员的培养需要长远规划,以适应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的操作流程和代理银行系统不断发展变化。目前,国库通过以老带新的方法培训系统操作人员,而且操作员培训主要以熟悉掌握操作步骤为主,对财政、代理银行系统相互之间业务原理的学习主要通过日常业务实践积累,在解释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时沟通效率低。尤其在发生人员变动时,面对突发情况无法及时、准确处理,可能造成资金延压。相关培训未形成制度体系,在国库人员培训效率有待提高。

四、对策与建议

  1. 及时完善升级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一是优化印章服务器。运行良好的系统是做好国库服务的基础。优化升级印章服务,提高印章下载速度和准确率。对于系统签章成功已发送回单但是实际未签章的,设置并全面普及电子化备用方案,提高凭证标准化。二是业务回单是资金清算的最后一环,财政支出无纸化系统运行以来,电子回单尤为关键。对于实际回单接收失败的业务,增加提示功能,及时重新发送,避免业务回单长时间未发送成功。三是凭证接收的唯一性。对于当天无法接收的凭证,后台维护时作废当日凭证或禁止发送凭证号重复的业务,保证无纸化系统与TCBS系统的业务一一对应。四是预算单位参数维护电子化。升级无纸化系统,电子化报送新增预算单位信息,电子化审批,自动同步TCBS系统,简化业务流程。五是增加无纸化系统预算单位代码和所对应财政部门的匹配性校验,提高业务准确率。六是建立可用额度比对功能。将TCBS可用额度数据导入无纸化系统比对当前可用额度,前置额度校验功能,提高资金清算效率。

  2. 构建数字化国库监督体系。一是建立数字化事中监督系统。2021年3月7日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发挥多种监督方式的协同效应。国库监督是中国特色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财政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预算规范化、透明度的不断提高,国库迎来构建数字化事中监督系统的新机遇。同时事中监督是国库大监督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库业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事中监督也需要同步发展。一方面可以将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接入国库部门,弥补国库对预算执行进度监督的空白,有效落实监督协同。另一方面建立事中监督系统增加对集中支付明细信息和可用额度的校验,使国库业务的办理更加高效、准确。二是进一步完善事后监督系统。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数据分类别纳入事后监督系统,全面实现国库资金的系统监督和关联监督。三是同步数字化事中监督制度。明确电子审核和人工审核职责,建立事中监督制度,形成对国库业务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监督。

  3. 建设高质量国库人才队伍。一是加强对财政、代理银行的相关业务原理、业务流程的学习,并对形成书面学习资料,提高人员培训效率。针对财政支出无纸化等系统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尤其是日常业务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二是形成国库人员长效培训机制,建设高质量国库人才队伍。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渗透,我国财税改革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全面推行,财税政策不断更新变化,对国库服务和监督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库作为政策实施的结合体,国库人员不仅要熟悉财税政策知识,还要了解财政、税务系统的新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国库带来的影响。因此,未来国库应持续不断的分层次、分方向培养青年国库人员,储备一批懂政策、懂金融、懂科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预算管理信息化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加速器[N].中国财经报,2021-05-11.007.

  2. 朱静.如何打造数字财政?[J].新理财(政府理财) ,2020,(12):46.

  3. 魏军利.财政云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特征及改革展望——以陈仓区为例[J].西部财会,202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