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景观活动空间营造之色彩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儿童景观活动空间营造之色彩控制分析

孙致凤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渝中区 400010

摘要:儿童景观活动空间的色彩对于儿童的心理感知有着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其成长,因而实际设计空间时,色彩控制也是十分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儿童景观活动空间的组成,进一步分析了儿童景观空间营造方面的色彩控制策略。

关键词:儿童景观活动空间;色卡提取;色彩控制


引言:考虑到儿童的成长问题,当前儿童景观活动空间的建造规模越来越大,而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色彩设计方面,视觉上的场景会影响着儿童的活动行为开展,因而需要进行控制。

1.儿童景观活动空间的组成

一般从基本性质上来划分儿童活动空间,其主要可分为硬景和软景两种类型,硬景则主要是指整个场地的落地材料、活动器械等,而软景则主要是指植物景观。活动场地的落地材料设计十分重要,保证流线设计具有美感,还要保证功能充分发挥,同时在设计上要注意色彩和图案两点内容。优质的景观空间色彩都具有着统一性,且能够合理将功能空间划分开,出于对儿童安全性保证方面的考虑,还要注重材料的特性;器械主要是指儿童玩乐的一些活动设施,其需要充分考虑到实际需求、场地面积以及造价成本等,在这个基础上器械本身的色彩也需要与周围场地相呼应,因而需要合理搭配;植物景观设计方面,要重视独具特色的色相种植,既能够保证整体色彩让人舒适,同时多种植物种植也具有着一定的教育功能[1]

2.儿童景观空间营造方面的色彩控制策略

2.1色彩控制的空间体系

在儿童景观空间的整个色彩控制体系当中,应当包含了效果的设计、色卡提取、材料样板的有效筛选以及实景落地等相关程序。而色彩控制贯彻在整个体系当中,尤其是效果的设计方面,对色彩设计主要是根据儿童景观活动空间的主题,进而创作出最为合适的色彩风格。比方说偏向自然的色彩搭配风格,或是偏向艺术抽象的色彩搭配风格,若是选择偏向自然的色彩,则整个儿童景观空间也会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更为融合,实际进行效果设计时,设置接近自然色彩的人造景观。如儿童常常活动的一些游戏器械、滑梯、旋转盘等等都可以采用木制或是仿木颜色材料制作,且场地内使用的塑胶材料,颜色也有尽可能为低饱和度色调,接近于树木、草地或是大地的颜色,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体风格突显;而若是选择偏向艺术抽象的色彩搭配风格,则需要注意色彩的选择要与周围环境具有明显差异,跳脱出环境,营造出明显独立色彩的空间。比方说选择一些亮眼、高饱和度的颜色,但是要保证色彩搭配具有协调性,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建议选择当下流行的马卡龙色和莫兰迪色颜色设计,这种色彩在视觉上能够给人一种愉悦感,对于儿童活动来说其也能够提升儿童的幸福感,对整个活动的空间及使用的活动器械进行综合设计,统筹整体的色彩规划,确保在空间内各项色彩能够呼应。这些各种各样的配色设计最终可以提取为一个色卡,色卡中反应了色彩数据,即为RGB数据,然后根据色卡数据来进行空间景观样板材料的选择,将不同材料进行对比,根据颜色与性能来筛选,最后选择最为合适的材料来开展施工。

2.2空间场地色彩的控制实施

2.2.1落实色彩设计的原则

其主要包括以下两项原则:(1)整体色彩的颜色种类不可过多,以免在视觉上形成缭乱,建议控制在三种以下,且保证其饱和度适宜,根据主题来选择颜色进行匹配,比方说若是以天空为主题,则选择颜色可多为蓝色和白色类别,而若是以森林为主题,则可以绿色为主。同时要注意调整冷暖色调,从色彩搭配角度来看冷色调对于人心理的影响是沉着、冷静,这种色调下的活动空间偏向于静态,适合休憩;而暖色调给人的感受则是热情、向上、活泼等等,在这种色调下的活动空间则偏向于动态,适合儿童的玩耍、游乐,一般在互动性较强的游戏空间设计中,多选用暖色调来进行色彩搭配,将主要的色彩选择后,其他搭配性的色彩则主要依据协调性来选择,当然也可进行跳色设计,选择差别较大的互补色,但是为了确保整体空间的协调性,色彩种类还是要控制在三种以下。(2)控制好图案的占比,图案在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当中是比较常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好图案的占比,图案的颜色也需要与整体色调相衬,一般来说,图案的形态分为带状、线条、斑状以及面状等几种类型,其中面状的使用是比较多的,也通常是占比最多的图案,可达到60%,控制在这个范围内较为合理;线条一般是作为描边使用,其占比最小,控制在5%左右较为合适;斑状呈现出区块状,一般控制在20%左右较为合适,带状是在面状中穿插的线条图案,其一般是控制在15%左右的占比[2]

2.2.2对落地色彩进行合理控制

一般来说儿童的活动空间中,落地材料,即场地的表皮多是塑胶材料,这种材料的使用是为了对儿童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但塑胶材料的色彩也是十分重要,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控制。例如,塑胶的原料主要是骨料和胶水,其在色彩设计时,先确定好色调并给出相应色卡,然后根据色卡数据来配备骨料和胶水,一般来说原始骨料颜色为12种,还有颜色种类较多的骨料是24种颜色,同时,骨料之间的混合也能够搭配出不同颜色,根据色卡数据及制定好的效果图来确定骨料配比,然后将骨料充分混合并使用胶水进行颜色稳定及固定形态,再制作出样本给设计师进行审核,设计师根据其不足之处给出色彩的优化方案,最后确定好所选用的塑胶材料并进行落地施工。

2.3器械色彩的控制

儿童景观活动空间内,活动器械是必不可少的,其一般是定制器械和集采器械两种类型,其中,定制器械是指由设计师参与器械的外观设计,最后由生产厂家进行功能的二次深化再制造出的器械;而集采器械则是指一些专门进行儿童器械生产的厂家与儿童活动空间场地的甲方达成了长期采购协议,使用时可直接购买已经批量生产好的器械,若是现场选择集采器械,那么要根据色彩的提取卡来选择颜色适宜的器械,确保其整体色彩得到控制,若是定制器械,则设计师参与设计,其整体色彩直接与场地设计相融合,也可随意对一些细节部分的色彩进行控制。

2.4植物的色彩搭配控制

在一些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中,植物景观是一项重要的设计要素,植物兼具了功能性、美观性以及教育性等多种特征,从功能上来说,具有遮蔽效果的植物能够为儿童的活动提供遮阳的休憩场所,从美观上来说,许多户外活动空间借由植物色彩来进行点缀设计,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美感,而教育方面,则是会让儿童更加了解多种植物特征,同时还可以促进儿童的听觉、嗅觉等感官的发育。例如,可选择一些有趣的变色乔木、花灌木或是花镜来进行整体色彩的搭配控制,有效提升儿童景观活动空间的活力,提高其价值。

结论:综上所述,在儿童景观活动空间的营造设计过程中,色彩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其主要是从场地、器械以及植物景观等方面进行控制。由本文分析可知,儿童景观空间营造方面的色彩控制策略包括:确定色彩控制的空间体系、空间场地色彩的控制实施、器械色彩的控制、植物的色彩搭配控制。

参考文献:

[1]张鑫乾. 具有儒学启蒙教育功能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营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

[2]向燕琼,李博艺,袁嘉悦.试论儿童成长敏感期与营造景观活动空间的关系[J].城市地理,2017(0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