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应用于胆结石胆囊切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3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应用于胆结石胆囊切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梁承红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42330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与小切口术治疗胆结石胆囊切除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将10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1例,予以腹腔镜术;对照组51例,行小切口术。比较两组临床表现、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手术时间、失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为98.04%,对照组为94.12%,组间比较,X2为0.260,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5%,(P<0.01)。结论:腹腔镜术应用于胆囊结石临床治疗中,临床表现更好,结石清除率高,且并发症更少,在符合手术指征前提下,可作为临床首选术式推荐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小切口;胆结石;胆囊切除

胆结石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肥胖、女性激素、高脂肪饮食等。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以成年女性多见,发病率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另外,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胆结石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在临床上,传统治疗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为主,可在一定程度降低术创损伤,但是仍存在预后不佳等问题。而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颇受临床青睐。本文旨在探讨小切口术和腹腔镜术临床应用价值差异。以下为研究过程回顾: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胆囊结石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1例,男2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8.18±6.25)岁,单发结石33例,多发结石18例;对照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平均年龄(47.91±6.19)岁,单发结石35例,多发结石16例。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病例纳入标准[2]:(1)均经胆道镜等检查确诊胆囊结石;(2)无手术禁忌症;(3)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精神疾患或认知功能障碍者;(2)合并心肝肾脏疾病者;(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4)不能配合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小切口术,术前完全禁食禁饮、灌肠、插尿管等准备;在连硬外麻下,取右上腹经直肌小切口或右肋缘小切口约5cm,逐层开腹,根据结石实际状况予以合适方法切除病灶胆囊,切除法包括顺切法、逆切法或顺逆结合法。

1.2.2 研究组:予以腹腔镜术,在全麻下,取平卧位,在脐孔内下侧取10mm切口,在切口部位常规穿刺,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8kpa左右。置入腹腔镜探查胆囊结石大小、部位等具体信息。建立操作孔,分离血管、胆囊管,并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并使用钛夹夹住,切除胆囊。对结石较大患者,术中先行胆囊减压,分离胆囊管,在浆膜下切除胆囊,对粘连较重者逆行切除胆囊。

1.3 判断标准[3]

比较两组临床表现、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比较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65.12±9.35)min、失血量为(55.13±7.29)ml、排气时间为(22.13±4.28)h、进食时间为(1.12±0.45)d、术后住院时间为(6.01±1.2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2.671、17.958、18.155、17.131、11.7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1 临床表现比较(x±s

组别

例数(例)

手术时间(min)

失血量(ml)

排气时间(h)

进食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

研究组

51

65.12±9.35

55.13±7.29

22.13±4.28

1.12±0.45

6.01±1.24

对照组

51

70.29±10.18

81.18±7.36

40.19±5.67

2.90±0.59

10.39±2.35

t

-

2.671

17.958

18.155

17.131

11.772

P

-

<0.01

<0.01

<0.01

<0.01

<0.01

2.2 结石清除率比较

由表2可知,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为98.04%,对照组为94.12%,组间比较,X2为0.260,无显著差异(P>0.05)。

2 结石清除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例)

结石完全清除例数

清除率(%)

研究组

51

50

98.04

对照组

51

48

94.12

X2

-

0.260

P

-

>0.05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由表3可知,研究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膈下感染、1例胸腔积液及1例肺部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5%,X2为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例)

切口感染

(例/%)

膈下感染

(例/%)

胸腔积液(例/%)

肺部感染(例/%)

发生率

(例/%)

研究组

51

0

1

1

1

3(5.88)

对照组

51

4

3

4

3

14(27.45)

X2

-

-

7.059

P

-

-

<0.01

3 讨论

在临床上,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方式。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一度成为临床主要术式之一。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小切口术操作时间更短、术创更小,且无需直接离断,术后合并肠粘连可能性较低,预后较好[4]。但是,由于手术视野相对狭窄,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极易损伤胆总管、其他脏器,难以广泛推广应用。而随着腹腔镜等微创技术不断推广和进步,其在胆囊切除中的显著优势也受到临床重视。一方面,腹腔镜术不需要解剖胆囊三角,可显著降低胆道受损;另一方面,借助腹腔镜辅助,可为术者提供更开阔视野,有利于充分暴露胆囊,以便更好分离、切割、止血[5-7]。张进[8]等研究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表现更好,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17%,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

本组研究通过对比两种术式临床效果,获得较为满意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数据提示,在研究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65.12±9.35)min、失血量为(55.13±7.29)ml、排气时间为(22.13±4.28)h、进食时间为(1.12±0.45)d、术后住院时间为(6.01±1.2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2.671、17.958、18.155、17.131、11.7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腹腔镜术临床表现更好,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另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为98.04%,对照组为94.12%,组间比较,X2为0.260,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两种术式均可取得较高治疗效果。最后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膈下感染、1例胸腔积液及1例肺部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5%,X2为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腹腔镜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与上述研究结论相吻合。

综上所述,腹腔镜术应用于胆囊结石临床治疗中,临床表现更好,结石清除率高,且并发症更少,在符合手术指征前提下,可作为临床首选术式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卫军,王天游,钱建清等.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4):680-681.

[2]沈建伟,张立明,贾晓伟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和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2):208-210.

[3]詹广场,岳辉,陈学清等.ERCP联合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27-29.

[4]胡刚峰,高伟陈,黄侠,等.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32):76-77.

[5]叶玉祥,赵永洋, 鹏程,等.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7):3056-3058.

[6]张学东,吴殿文,闻天学,等.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联用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2):6157-6158.

[7]李四桥,户平安,买二辉,等.小切口和腹腔镜胆囊切除在胆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5):2837-2838.

[8]张进,胡季明.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