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劳动教育途径  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8
/ 2

创新劳动教育途径  提高 学生劳动素养

宋 菊 崔 巍 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杏花学校 1581 7 0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是德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更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应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因素,针对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研究并实施“2+3” 劳动教育途径(“2”---指开齐开足国家层面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3”---指班务劳动教育、体验劳动教育、公益劳动教育途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一、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1.开齐开足国家层面的劳动教育课程

第一,建立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校应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把劳动课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实践等方面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劳动课教学质量。第二,制定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学校应制定《劳动课学生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规范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实践活动、劳动成果等,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提高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劳动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第一,建立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期初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开展教学;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共同研究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制定教学策略;定期组织劳动课老师培训,理解课程标准要求、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熟练驾驭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定期举行劳动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论文交流等教学研讨活动,历练教学技能,提升学科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重实践,做到知行并重。比如,“包书皮”,课前要布置学生准备材料,课堂上教师示范讲解后,及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劳动技巧,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实践操作和劳动感悟,锻炼动脑动手能力,感受劳动的乐趣与收获。在实践操作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注意防护,避免发生划伤、碰伤等安全事故。

二、创新劳动教育途径  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1.创新班务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学校通过值日扫除、收拾书桌、收发作业等途径进行劳动教育,让劳动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学生的生活常态,鼓励学生自觉参与、自己动手、持之以恒,在日常班务劳动中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值日扫除是学校的日常劳动,是培养孩子爱劳动、会劳动等良好劳动习惯的基本途径。第一,树立责任意识。通过少先队活动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明白积极参与并做好值日扫除等日常劳动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第二,传授劳动知识。在劳动课和校本课上,通过明确要求与示范演示进行劳动技巧指导,如:如何扫地、拖地、抹桌子、擦黑板,值日生之间怎样相互配合,如何使用劳动工具、做好安全保护等,让学生学会劳动。第三,培养协作精神。日常劳动中要确保人人参加、人人有岗,值日扫除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值日组长负责制和轮流制,组长负责分配任务、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处理突发情况、做好值日情况记录,组员积极配合组长,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完成值日任务。第四,开展劳动评比。通过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综合劳动态度、劳动质量、互助协作等表现,小组内评比“优秀值日生”,小组间评比“优秀值日小组”,树立标杆,正向引导,提高质量意识、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等。通过评比,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劳动是一件光荣、快乐的事,从小树立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享受劳动的正确劳动观念。

2.创新体验劳动教育,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学校以劳动基地、绿植养护、制作学具等途径进行劳动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

学校利用现有条件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平台,在身体力行的劳动实践中丰富拓宽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渠道。以班级为单位领养一块地,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自栽种并负责后期绿苗的浇水、施肥、除草等养护工作,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学校可赠送花种,让学生在班级的小花盆里种植,每天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实的农业生产,在劳动真场景、真任务、真体验中转变学习方式,在热火朝天、挥汗如雨、汗流浃背的劳动中深切体会劳动的艰辛不易和丰收的喜悦快乐,养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品质,培养满足生存、生活、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创造劳动成果的喜悦,提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3.创新公益劳动教育,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学校以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校园集市等途径进行劳动教育,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培养公民爱心意识、社会参与意识。

学校广开渠道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劳动实践的机会。除了组建“志愿服务队”外,学校还可以开展《校园集市》公益劳动。组织学生志愿者利用休息日自觉担当“社区小义工”,打扫小区卫生死角,清理墙面“牛皮癣”小广告,清除绿化带中白色污染品,尽己所能,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强化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坚持《校园集市》公益劳动,注重爱心的传承与发展,让《校园集市》成为学校师生的一场盛宴。《校园集市》由学校组织、以班级为单位成立集市摊位,集市上买卖的有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工艺作品、美术作品、亲自收集的心爱书本、玩具等,有教师的书画作品、手工制品等,集市上的所有收益全部捐给困难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学生身体力行,知行统一,在劳动中充分绽放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