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地下基础设施建设通风技术军民融合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8
/ 3


大型地下基础设施建设通风技术军民融合应用分析

侯建武 孙海江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5

摘 要:某岛国家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作为军民融合建设的成功案例,其施工期的通风技术方案,对类似军民融合工程通风技术应用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通风方案;军民融合;比选应用

1 工程概述

某岛国家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设计库容300万m3,主要由主洞室群、竖井、水幕系统及施工巷道等组成,主洞室群分成3组,每组3个洞室,共9个洞室,洞室为直边墙圆拱洞,跨度为20m,高度30m,长度在484m~717m之间。其工程布置示意图见图1。

6152a6ed1c675_html_79fca2e2f2c74c2e.png自选图形 4012自选图形 4013自选图形 4014自选图形 4015自选图形 4016自选图形 4017自选图形 4018自选图形 4019自选图形 4020

图1 某岛地下洞库工程布置示意图


2 需风量确定

2.1 计算原则

按规范规定,开挖时需要的通风量,应根据下列原则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数值。

(1) 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3.0m3的新鲜空气。

(2) 按爆破规定时间内将工作面的有害气体排出或冲淡至容许浓度计算,每千克炸药爆破后可产生折合成40L一氧化碳气体。

(3)洞内使用柴油机械时,可按每千瓦每分钟4m3风量计算,并与同时工作的人员所需的通风量相加。

2.2需风量计算

同时作业最多人数,按50人考虑;作业柴油机械总功率(kw),按1台ZLC50G侧卸装载机(162kw)、2台ZZ3256M3246B斯太尔王自卸车(2×213kw)同时作业计算;爆破的炸药量(kg),按中导洞截面积(96.72m2)×进尺(3.5m)×单耗(1.1)≈372Kg计算;允许最低平均风速校核,按上层断面面积140.5m2,最小风速0.15m/s计算;计算经验公式均选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分工况需风量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分工况需风量计算结果

通风部位

设计需风量(m3/min)

爆破散烟工况

出碴工况

支护工况

允许最低平均风速

主洞室

2482

1646

173

1265

因此取爆破散烟工况为设计需风量,即2482 m3/min。

3 通风方案的比较及选定

大型密集洞室群施工期通风是实施阶段的一个关键问题,通风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施工成本、施工进度和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通风方案的研究及选定是施工阶段的重点。本工程施工通风根据通风竖井及主洞室竖井是否贯通分为三期:通风竖井贯通之前为一期,通风竖井贯通后,主洞室竖井贯通之前为二期,主洞室竖井贯通后为三期。一期为3个工作面,二期约21个工作面,三期约18个工作面,且六条主洞室竖井已贯通,增加了排烟通道。二期通风阶段工作面多,需风量大,排烟通道相对较少,因此二期通风为关键阶段。同时第3组洞罐(7#、8#及9#主洞室)洞身最长,排烟路径最远,排烟难度最大,是二期通风的关键部位。

3.1 方案比较

根据实际情况,每组洞罐均有三种通风方案:方案①三台通风机布置于通风巷道入口,分别向三条主洞室压风;方案②三台通风机布置于通风竖井底部,封闭井底,将整条通风竖井作为供风通道,分别向三条主洞室压风;方案③四台通风机均布置井底,封闭井底,三台向内压风,一台向外抽风。主洞室上层断面面积为140m2,风机均选用瑞典生产的AVH180.315.4.10通风机,通风布直径2.2m。在运行费用比较中,通风系统按全负荷工作,压风风机每天按6h计算,抽风风机每天按18h计算,二期通风时段按130天计算。某岛地下洞库工程施工通风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见表2、表3。

表2 某岛地下洞库工程二期通风方案技术比较表

通风

方案

洞罐

分组

设计

风量

最大风速

漏风系数

取风点

排烟

通道

通风布长度/条数

风机型号

功率

/台数

单位

m3/min

m/s

m/条

KW/台

方案①

第1组

2880

0.34

4%

洞外

施工巷道及通风竖井

450/3

AVH180.

315.4.10

315/3

第2组

2820

0.34

6%

洞外

800/3

315/3

第3组

2760

0.33

8%

洞外

1000/3

315/3

方案②

第1组

2646

0.32

2%

竖井底

施工

巷道

260/3

AVH180.

315.4.10

315/3

第2组

2619

0.31

3%

竖井底

320/3

315/3

第3组

2592

0.31

4%

竖井底

400/3

315/3

方案③

第1组

3920

0.47

2%

竖井底

施工巷道及抽风机

260/3

AVH180.

315.4.10

315/3

第2组

3880

0.46

3%

竖井底

320/4

315/4

第3组

3840

0.46

4%

竖井底

400/4

315/4

表3 某岛地下洞库工程二期通风方案经济比较表

通风

方案

洞罐

分组

通风布

总长

风机型号

功率/台数

总功率

建安费

合计

运行费

合计

评价

单位

m

KW/台

KW

万元

万元

方案①

第1组

1350

AVH180.

315.4.10

315/3

945

1142

243

技术可行,成本较节省

第2组

2400

315/3

945

第3组

3000

315/3

945

方案②

第1组

780

AVH180.

315.4.10

315/3

945

1015

287

技术基本可行,成本最节省

第2组

960

315/3

945

第3组

1200

315/3

945

方案③

第1组

780

AVH180.

315.4.10

315/3

945

1243

479

技术可行,成本昂贵

第2组

1280

315/4

1260

第3组

1600

315/4

1260

3.2 方案选定

方案①通风机置于洞外向内压风,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取新鲜空气,同时通风竖井底部不封闭,排烟通道共有5条(两条施工巷道和三条通风竖井),便于及时排走废气。通风机布置于洞外,便于散热和检修,也可以减少洞内噪音,这些都是另外两个方案不能比拟的。系统建安成本约1142万元,加上130天运行费243万元,总成本约1385万元,相对较经济。美中不足的是:通风距离长,通风布安装、维护工作量大。

方案②通风机置于井底,并封闭井底,向内压风,主要优点是通风距离短,漏风量少,通风布安装、维护工作量小,系统建安成本约1015万元,加上130天运行费287万元,总成本约1302万元,成本最低廉。但是通风竖井底部封闭,排烟通道只有两条施工巷道,废气不能及时排走,施工巷道内废气聚集,影响交通安全。通风机布置于井底,空间狭小,不便于散热和检修,洞内噪音较大。

方案③通风机置于井底,并封闭井底,三台风机向内压风,一台风机向外抽风,主要优点是增加向外抽风风机,加快废气排放,可以极大的改善施工巷道空气质量,是三个方案中通风效果最好的;同时也具有通风距离短,漏风量少,通风布安装、维护工作量小的特点。但是该方案须增加两台风机,系统建安成本约1243万元,加上130天运行费479万元,总成本约1722万元,成本太高。通风竖井底部封闭,抽风风机须经常运行,方可保证空气质量;通风机布置于井底,空间狭小,不便于散热和检修,洞内噪音也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我们最终采用了方案①,这种通风方案虽然通风距离长,通风布工程量大,但它具备一定的技术可行性,能够满足设计需风量要求,也具有经济合理性,同时也保留了通风竖井的排烟功能。

4 实际通风效果监测

施工中定期对洞内有害气体进行监测,以验证通风效果,卫生标准及实测数据详见表4~表7。

表4 隧洞内作业环境卫生标准

气体名称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硫化氢

卫生标准

<24ppm

<2.5ppm

<5ppm

<6.6ppm

表5 爆破30min出碴开始时有害气体监测

距离/m

一氧化碳/ppm

二氧化氮/ppm

二氧化硫/ppm

硫化氢/ppm

3

40

1.4

2.5

0

20

35

1.3

2.5

0

50

30

1.3

2

0

100

24

1.2

2

0

表6 出碴作业中有害气体监测

距离/m

一氧化碳/ppm

二氧化氮/ppm

二氧化硫/ppm

硫化氢/ppm

3

20

1.1

1.5

0

20

20

1.1

1.5

0

50

24

1.2

1.7

0

100

24

1.2

1.7

0

表7 支护作业中有害气体监测

距离/m

一氧化碳/ppm

二氧化氮/ppm

二氧化硫/ppm

硫化氢/ppm

3

8

0.18

0

0

20

8

0.18

0.4

0

50

10

0.2

0.6

0

100

11

0.2

0.8

0

5 结语

目前,美国战略储备油的70%以上、韩国战略储备油的80%以上以及北欧国家等多采用地下库储备。推进国家储备工程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大任务。而地下洞库工程建设作为国家储备体系的基础建设环节,具有保密要求高、技术复杂、经济环保等特点,其通风等关键技术走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势在必行,积极在国家其他地下储备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不仅能够满足工作面施工及作业人员健康的需要,而且也能为建设和施工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侯建武,1981年5月-,男,汉族,山东临沂人,中级工程师,在职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军事后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