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检验质量优化关键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8
/ 2

渔船检验质量优化关键问题探讨

潘婧媛

烟台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 山东 烟台 264003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渔船捕捞水平、渔业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渔船检验是渔业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保障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渔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渔船检验质量优化关键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渔业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逐步放宽,渔船的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渔船在建造作业中经常受到损坏,为保证渔船航行安全,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检验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检验人员专业水平,为实际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如人员配备、资金支持、设备更新等。实际检测中,检测员应检测渔船建造系统质量,以确保海上作业安全。上级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渔船检验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努力提高渔船检验水平。

一、渔船检验的重要性

近海捕渔业是我国沿海城市的独特产业,主要由渔民开展运营,是渔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近海捕鱼业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渔船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近海渔业安全也成为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渔船性能是影响渔业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对渔船的检验不仅是提高渔业安全的必要条件,也是渔船管理的重要内容。渔船检验完后,分析出渔船能否具备出海捕鱼条件,能有效避免出海后安全事故的发生。渔船检验旨在管控渔船质量,确保在捕鱼作业中的安全,以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高度重视渔船检验工作,颁布了《渔船检验条例》,不仅明确了检验责任,而且完善了检验方式,以提高渔民出海安全。

随着我国渔业的发展,渔船建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传统渔船建造已不能满足现代渔业发展需求,其原因在于其建造方式较多产化,致使建造时分散了对渔船质量的关注,所以为使渔船适应渔业需求,创新了其建造模式,现代渔船制造越来越重视其质量化。然而,捕渔业仍有大量传统渔船,对其更新换代较复杂且缓慢,因此,渔船检测在近海渔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渔船检验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清理违规渔船,坚决杜绝海上“三无”渔船的出现,以遏制渔船出海隐患。其次,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出海渔船的检测,完善其管理制度,并创新完善渔船检验方式,另外,有关部门要完善渔船管理相关法律,使用法律武器严格控制渔船作业。此外,渔船监管机构还要检测渔船质量,以及管控捕捞作用安全性。

二、渔船检验质量现状

1、小渔船多,船员专业素质低。随着经济的发展,渔民开始在确保温饱的同时寻找新鲜食物,这促进了沿海渔业生产发展,许多沿海渔民开始加入捕鱼业,购买小型渔船出海。随着小渔船数量的增加,渔船检验部门工作量也在增加。出海捕鱼渔民不但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缺乏海上抗风险基本技能,致使海上事故频发,为避免事故数量的增加,危及渔民人身财产安全,渔船检验部门应完善渔船管理制度,培训专业检验人员,建立健全渔船检验监督制度,保障渔民出海安全。

2、渔船检验重视度不够,检验率低。随着近海渔业的发展,小型近海渔船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大多数渔船在建造前都未经检验,渔船检验重要性未得到重视,在下海或被查出问题后,才陆续补齐渔船检验所需过程,这也是渔船检验时一大漏洞。大量非标准渔船私自下海,是对安全的一种忽视及亵渎,会对正规渔业秩序构成威胁,在意识层面忽略了安全问题,而且反映出主管当局对渔船技术监督管理的不足,无法跟上渔船发展步伐,工作效率和管理力度不过关,管理方法理论难以与实践有机结合,不利于渔业规范化发展。

3、渔船检验部门的检验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渔船制造业也实现了渔船技术的创新性发展。在渔船的制造过程中增加了新的科学装备,以提高渔民捕鱼效率,确保渔船质量。但对渔船质检部门而言,渔船技术的提高和渔船检验的依据并未得到及时完善,这给质检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三、渔船检验质量优化关键问题

1、加强质检队伍建设。我国渔船检验主要用人工进行质量检验,在这一阶段,检测队伍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检测最终结果,所以在实际检测时,需加强检验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及较强能力的人员加入检验队伍,全面提高渔船检验质量。如对我国某地区渔船检测调查显示,该地区被检验渔船数量约为5000艘,在这些渔船中大多是小型渔船,而且因有些小型渔船无需航行较长时间,无需长时间在海上作业,致使大多数小型渔船质量差,因此检测这些渔船才是重点内容。然而,实际检测时,因小型渔船检测人数少,人力检查也难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直接导致工序明显不匹配。因此,必须优化设计检测人员配比,以确保检测员能有效检测每艘渔船质量。

2、完善检验队伍管理模式。因渔船监督部门对渔船检验重视不够,内部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许多检测员持消极工作态度。渔船监管部门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检测制度和标准,确保渔船质量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渔船检测以检测员的检测为基础,只有全面提高内部人员工作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渔船检测的顺利进行。内部检测员管理体系是检验队伍形象的支撑,是保证检测质量的关键。渔船监管部门应完善检验制度,动态监控检验流程,实现渔船监测部门政务公开,通过媒体和第三方网络平台提供监督模式,建立统一、规范、严谨的渔船检测模式,努力打造专业素质化队伍,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渔船检验在渔船监督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必须加强对渔船监管机构的监督,并制定法律法规约束监管部门工作态度。

3、定期更新渔船检验设备仪器。渔船检验设备仪器是保证渔船检验质量的关键,渔船检验一般采用现场检验形式,使用渔船检验设备仪器对船舶结构、材料、功能、部件质量等进行检验评估,以评定船舶整体性能。渔船检验设备仪器对渔船检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渔船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渔船检验部门应定期更新检修渔船检验设备仪器。特别是在性能数据测量时,必须保证渔船检验设备先进性和稳定性。各渔船检验机构应保证本单位检验设备质量,定期检修渔船检验设备仪器,并以硬件技术为支撑,确保渔船检验的实际质量。

4、创新思维,优化管理。对于原有渔船检测环节,许多检验员仍侧重于渔船的实际检验活动,相对滞后,部门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渔船实际检测存在明显消极怠工问题,因此,要提高我国渔船质量检测和优化水平,必须从优化相关管理模式入手,从根本上保证渔船管理的顺利进行。比如,在我国某省市渔船检验环节,其大多检验由人工进行,因此,提高检验员工作积极性不仅是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管理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对该省市渔船检验时,管理者应在原有渔船检验基础上,结合其地域性渔业发展特征,在政府网站等第三方平台上建立大型监控平台,以优化渔业检验管理模式,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推动该区域渔船检验工作的发展。

5、建立合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渔船检验部门要在检验设备上投入足够的资金,争取地方财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改进检验方式,确保检验中每一环节都配备专业检验仪器。对表现良好的人员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提高检测人员工作积极性。另外,渔船检验部门要与有关科研部门和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逐步形成更加专业的检测方式。通过委托关系,改进传统检测方式,通过完善的数据检测设备,获得被检渔船实际性能,以此保证渔船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中顶.渔船检验质量优化关键问题探讨[J].河北渔业,2019(12).

[2]赵涛.渔船检验质量优化关键问题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6).

[3]贾振来.解读渔船检验质量优化关键问题[J].科技经济导刊,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