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模式研究

石玉文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810100

摘要:合理而有效的使用化肥,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作用巨大。通过合理而有效的化肥使用,通过减量增效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作业成本增加农民的收益,对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化肥施用;减量增效;发展模式

引言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化肥已成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对保证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业污染不断加剧,尤其对土壤环境、地表水的污染已不容忽视。只有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才能减少环境污染,确保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安全、优质。

一、过量使用化肥的不利影响

  1. 增加农民生产作业经济负担

现阶段在农业生产作业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户还是以自身的农业生产作业经验为基础对农作物进行施肥,并没有对化肥的有效特性进行分析,造成了过量使用化肥的倾向出现。过量使用化肥并没有使农作物增产增收,还可能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影响农民综合经济收益。

(二)降低农作物产量

过量使用化肥产品,可能会造成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盐分含量超标,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也会让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治病菌,影响农作物的综合生长环境,降低农作物产量,对于产出的农作物的品质也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难以保证粮食安全

在农业作业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可能会造成农作物倒伏,并增加农作物发生各种病虫害的几率。使用过量的化肥,还会让农作物自身缺乏对于病虫害的能力,降低农作物产量。并间接造成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造成粮食的安全问题并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四)污染环境

过量使用化肥产品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并通过土壤渗透到水体中的水源发生负营养化,造成水生生物泛滥,并对渔业养殖造成不利影响,并对农业生产作业周边的环境造成的影响。

  1. 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模式

(一)使用新的施肥技术

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满足农业生态化发展需求,要加大对新肥料、新技术的探索力度,积极推广高效优质化肥。当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生物肥、缓控释肥以及精致有机肥,这些肥料具备了非常明显的优势:养分全、利用率高,能够有效的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土壤结构的改良与优化。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新型绿色肥料逐渐成为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品。只有进一步加深对新型绿色肥料的探索与研发,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业现代化、生态化发展需求,降低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对于生态环境、土壤、水资源所造成的污染,促进农业低耗及高效发展。

(二)精准施肥

盲目施肥是农业生产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传统施肥过程中,由于认知能力的短缺,其施肥成分与土壤需求不匹配,造成施肥效果降低,影响农业生产。因此,测土配方技术模式得以诞生,其方法是,在借助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测土配分施肥基础数据和施肥专业系统的研究成果,充分分析县域土壤成分然后系统性、针对性的制定施肥方案,确定施肥时间和把控肥料成分。这种方式能实现科学用肥和精准施肥,有效提高了效率。

(三)提高地力,减量增收

耕地地力提升是指以地养肥,通过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基础地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长时间培养,一般来说,除过采用有机肥外,处理酸化土壤,施用微生物肥料等都是提高地力的有效方式。前者的作用在于通过对pH值低于5.5的酸性土壤警醒中和,减少了化肥施用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提高了吸收能力;而后者是直接增加了土壤中有益的微生物含量,两者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减量增收。

(四)混用农家肥和化肥

有机肥当前种类较多,成本较低,可简单施用,有利于效率较高、耗损较小且相对优质的农业的发展。对于已经完全腐熟的农家肥,具有比较齐全的营养元素,可以长期稳定发挥肥料作用,混合应用农家肥和化肥具有四方面的优势。其一,有利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提高土壤肥力。其二,对于缓效肥料和速效肥料,能够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其三,降低肥料的流失率及挥发率,提高肥料保护性能,在较短时间中增强肥料供给能力。其四,加强作物抗逆性,有效改良作物品质,同时明显降低环境污染。

(五)使用秸秆还田技术

为了减少化肥施用量,在农作物种植管理过程中还可以运用秸秆还田技术。科学进行秸秆还田可以有效解决有机肥储备不足问题,提高农作物的种植产量,保障农作物的质量。同时,秸秆取之于自然,具有优化土壤结构的作用。农作物种植地一般都会产生大量秸秆,科学处理秸秆并将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燃烧处理方式产生的污染,还能够节约和控制化肥成本。在使用秸秆还田技术时,要注意以下3点。1)对于秸秆要正确翻埋,要将作物秸秆切碎之后使用旋耕机和大型机械翻埋,使得土壤与切碎的秸秆充分接触,为土壤提供养分。2)秸秆翻埋一般在农作物收割之后立即进行,一边收割一边翻埋,可以确保秸秆在水分丧失最少的情况下在土壤中得到分解。

3)秸秆翻埋6d后,进行二次翻埋,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种植情况选择是否使用腐熟剂。要适当控制翻压量,在氮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秸秆还田技术的运用,并科学处理秸秆分解过程中出现的过酸危害,一旦土壤中的有机酸含量过多将会影响作物对于养分以及水分的吸收。

结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必须积极创新肥料施用技术,并且由专业农业服务组织等提供相应帮助,由此实现肥料整体施用,提高新型高效施肥技术应用率,增多作物产量。

参考文献:

[1]侯会云.台前县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9):147.

2]尼雪妹,罗良国,李宁辉,等.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4):3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