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化战争的产生,特点及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关于智能化战争的产生 ,特点及路径探究

朱文博

国防大学

摘要:当前人工智能获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成为了促进军事革命的驱动力。在军事智能化作用下,战争形态势必会发生转变。为增强在智能化战争中的适应能力,提升在智能化战中的战斗力,需对智能化战争具体产生背景、具体特点以及发展路径形成全面认识与了解,保证对智能化战争中的整体作战能力。

关键词:智能化战争;军事革命;作战能力


人工智能在广泛应用背景下,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带来的这种改变正逐渐从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向军事领域不断发展,这推动了军事领域中革命变化的实现。在此情况下,需加强对军事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针对智能化占城呈现出的特点、规律以及机制进行细致分析,积极构建智能化战争体系,将智能化战争相关准备工作做好[1]

  1. 智能化战争产生背景

  1. 人工智能不断发展

战争形态的出现与特定时代蕴含的物质基础相关,工业时代的技术基础为蒸汽机、电动机、发电机,额的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基础为互联网、计算机等,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是促进社会不断向着深度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新物质基础的出现,不仅会对社会中实施的生产活动发挥重塑作用,也会对军事活动和战争活动产生影响[2]。就武器生产来讲,是将经济形势、经济实力以及暴力具备的物质资料最为主要基础,实际上战争的制造方式反映了财富的创造方式。当前人工智能促进了新经济产业的形成,对经济体制产生影响和冲击的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关系、经济结构的重塑和调整。这种影响不仅在生活领域、生产领域有所体现,也在向军事领域不断发展,某种程度上将,推动了战争形态和军事构成的转变。

  1. 大国之间战略竞争

大国竞争从本质上来讲为综合实力方面的竞争,经济竞争为核心,也是军事竞争在实施时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全新增长点,能够促进产业革命的实施,也能使今后战争在实施时获得有效物质基础[3]。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推动产业变革以及科技革命实现的战略性问题。大国在这方面的认识已经形成了共识,都加快自身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借此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

  1. 智能化战争特点

  1. 智能化数据分析

智能化战争中,指挥信息系统能够呈现良好数据堵独立获取、独立传输以及独立处理能力,并构建高效态势感知能力、指挥控制能力以及决策分析能力,进而逐渐将人取代[4]。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结合,能够使传统下运用人力工作存在的不足获得有效弥补,保证战争指挥准确、快速,体现出战争决策在制定时的科学性,掌握战争主动权,在战争中获取优势。

  1. 智能重组武器装备

智能武器装备具有信息处理能力与收发能力,也具有环境感知能力与判断决策能力,可以发挥对作战人员的替代作用,深入到作战一线中。智能化武器在自高对抗以及高风险环境中仍能体现出良好作战能力,使战争中产生的人员伤亡减少,将战争中产生的政治风险降低。当前在很多国家中开始使用军事机器人,形成由机器和士兵共同构建的混编班。美国海军建立了海上、空中以及水下相套的智能作战体系,不需要人员参与其中。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武器装备能够思考和观察,能自动对目标进行查找,实现对风险环境的自动规避,也能结合实际情况促进作战方案的优化,提升整体突防的能力、生存能力以及毁伤能力。同时其在作战过程中,可以实现集群化协同作战。

  1. 加强制智权的争夺

制智权就是针对敌方人工智能进行限制和破坏,这是战争在实施时争夺的焦点内容,进而争取在信息处理时获得质量优势和速度优势,即提升人工智能整体水平,对人工智能展开有效应用。在智能化战争中,如果丧失运用能力,将会在战争中比较被动,即便在信息体量和物质能量上占据优势,也会在信息实际处理能力相对不足影响下出现决策失序以及情报失真问题,影响作战能力,因此在智能化战争中,智能军事系统为战争在争夺时的制高点。

  1. 智能化战争效果提升路径

  1. 推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

我国当前科技水平处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状态,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兴军强军队得以实现[5]。世界强国在这一领域中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发展中虽然存在先后之别,但是代际差别并不明显。我国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并勇于面对挑战,争取在军事智能化方面实现领跑或者是并跑。

  1. 积极建设无人作战体系

通过局部性战争可以发现,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发展中,无人武器装备属于智能化战争在实施时的重要载体,对于建设无人武器装备需给予充分重视,同时需清晰、全面了解这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构建多功能一体的无人平台。同时需加强在保障设施以及武器弹药方面的建设,促进全维立体、型制配套的武器装备相关体系,提升整体作战力量。

  1. 强化相关理论研究

就当前战争形态来讲,正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转变,通过对智能化战争相关战争机理和战争规律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军事化建设不断向着深度方向发展。智能化战争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形成战争全新理论,其中包括云作战、跨区域联合以及混合作战等,通过有效指导智能化战争,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智能化战争在实施时的整体效果。

结束语:

总之,在十九大中明确指出,需推动军事智能化不断发展,增强将网络信息体系作为基础的作战能力,基于掌握战争制胜规律,科学设计战争,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整体发展脉搏,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于战争形态变化发挥的内在驱动作用,在今后智能化战争中占据主动权。通过对人工智能的把握,更好地了解军事科技实际发展规律,避免军事建设出现滞后问题。

参考文献:

[1] 孟二龙,高桂清,王康,等. 智能化战争中计算机兵棋发展建设[J]. 兵工自动化,2020,39(10):76-79.

[2] 温百华. 大国智能化战争理论解析[J].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20,11(6):8-14.

[3] 赵辉. 应对智能化战争的对策思考[J].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20,17(3):31-34.

[4] 梁小安,蒋斌,姚果,等. 未来智能化战争条件下装备保障发展趋势探究[J]. 飞航导弹,2020(4):22-25.

[5] 从瀚文. 陆军智能化战争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 训练与科技,2020,41(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