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橘葡萄籽提取物安全性毒理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3

越橘葡萄籽提取物安全性毒理学研究

王东 李鹏

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洛阳 471934

【摘要】目的 进行越橘葡萄籽提取物安全性毒理学研究。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越橘葡萄籽提取物雌、雄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2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越橘葡萄籽提取物以0.83g/kg.bw、1.67g/kg.bw、2.50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结论 越橘提取物和葡萄籽提取物配伍长期食用是安全的。

【关键词】越橘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安全性;长期

萄籽提取物是从葡萄籽中提取的,其重要功效成分为原花青素,它是一种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新型高效天然抗氧化剂物质,具有超强的延缓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王亚东[1]等进行了葡萄籽软胶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葡萄籽提取物长期食用是安全的。越橘富含原花青素和花青素,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品。林健[2]等进行了欧洲越橘提取物联合使用大鼠30d毒性观察,说明越橘提取物是安全的。本文对越橘葡萄籽提取物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试验研究。

1试验材料

1.1试验药物 越橘葡萄籽提取物,是由越橘提取物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而成的粉末。越橘提取物经提取(5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提取温度75℃)、浓缩、喷雾干燥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红棕色粉末,原花青素含量30%。葡萄籽提取物经提取(5倍量70%乙醇提取2次,2小时/次;提取温度为85℃)、过滤、柱层析及洗脱(DM21大孔树脂,提取液上柱,水洗去杂质,用35%~45%乙醇解吸去除杂质,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再用85%~95%乙醇解吸,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原花青素含量约96%。越橘葡萄籽提取物人体推荐剂量为0.5g/人/d,其中葡萄籽提取物0.3g,越橘提取物0.2g。

2 试验方法

2.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采用限量法,选用SPF级健康离乳SD小鼠20只,雌雄各半。急性经口毒性剂量为20.0g/kg.bw。给样后连续观察14天,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期间每周称量一次体重。

2.2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采用经鉴定符合要求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五株菌株进行试验。首次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证实试验采用预培养平板掺入法。采用β-萘黄酮和苯巴比妥钠诱导的大鼠肝S9作为体外代谢活化系统。首次试验剂量设为5000μg/皿、1500μg/皿、500μg/皿、150μg/皿和50μg/皿,同时设自发回变、溶剂对照和阳性突变对照,通过首次试验确定受试物的溶解度与细菌毒性。根据首次试验结果设定证实试验的剂量设为5000μg/皿、1500μg/皿、500μg/皿、150μg/皿和50μg/皿。样品置于0.103Mpa条件下高温灭菌20min,在无菌条件下,称量受试样品并配制成溶液,受试样品用无菌水配制成50mg/mL,即高剂量组,用无菌水按一定倍比逐级稀释配制成15、5、1.5、0.5mg/mL4个剂量组。

2.3 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选用SPF级昆明种小鼠50只,动物购买后适应环境3天进行试验。按体重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受试样品按人体推荐剂量的100、200、300倍即0.83g/kg.bw、1.67g/kg.bw、2.50g/kg.bw给予,同时设溶剂对照组,40mg/kg·bw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组,采用30h给受试物法两次给受试样品间隔24h,第二次给受试样品后6小时处死动物,取胸骨常规制片、镜检。每鼠计数2000个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观察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并计算微核发生率,以千分率计。每鼠计数200个嗜多染红细胞时所观察到的成熟红细胞数(NCE),并计算嗜多染红细胞与总红细胞比值(PCE/RBC)。

2.4 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选用中国仓鼠肺(CHL)细胞株。据细胞毒性和受试样品溶解情况,选择5000、2500、1250µg/mL3个剂量组进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在无代谢活化条件下,采用直接致突变物丝裂霉素做为阳性对照物,浓度为0.25μg/mL;在有代谢活化条件下,采用间接致突变物环磷酰胺做为阳性对照物,浓度为20μg/mL。试验前一天,将一定数量的细胞接种于培养皿中,放CO

2培养箱内培养。试验时,吸去培养皿中的培养液,加入一定浓度的受试物、S9mix(不加S9mix时,需用培养液补足)以及一定量不含血清的培养液,放培养箱中处理3h。处理结束后,吸去含受试物的培养液,用PBS溶液洗细胞3次,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放回培养箱,于24h收获细胞。于收获前4h,加入细胞分裂中期阻断剂秋水仙素,作用时间为4h,终浓度为1μg/mL。收获的细胞经消化、低渗、固定后滴片、染色以备阅片。在油镜下阅片,每一个剂量组应分析不少于100个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

2.5 90天经口毒性试验:选用体重80±5g SPF级健康离乳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动物购买后适应环境3天进行试验。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受试样品按人体推荐剂量的100、200、300倍即0.83g/kg.bw、1.67g/kg.bw、2.50g/kg.bw给予,同时设溶剂对照组,每日经口灌胃一次,连续90d。每天观察并记录动物的一般表现、行为、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每周称1次体重和2次食物摄入量。计算动物增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等,在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时,至少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大鼠进行眼部检查。若发现高剂量组动物有眼部变化,则应对所有动物进行检查。测定血常规、生化等血液学指标。大鼠在试验结束时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实验结束将动物处死并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有无异常,称量并计算脏体比值,进行主要组织病理学检查。

3 结果

3.1 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在14d观察期内,雌、雄大鼠外观均正常,四肢活动正常,无死亡。剖检未出现肉眼可见病变。获得雌雄大鼠越橘葡萄籽提取物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2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将其判定为无毒级物质。

表1 甘油磷脂酰胆碱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动物

品种

性别

初始体重

(g, 6151145d88720_html_b9de489c22f83e49.gif

7天体重

(g, 6151145d88720_html_b9de489c22f83e49.gif

14天体重

(g, 6151145d88720_html_b9de489c22f83e49.gif

途径

MTD(g/kg.bw)

小鼠

20.23±1.58

26.92±1.49

31.24±1.97

经口

>20.0

20.27±0.93

25.47±1.77

28.64±2.28

经口

>20.0

3.2 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3.3 90天经口毒性试验:以0.83g/kg.bw、1.67g/kg.bw、2.50g/kg.bw剂量的越橘葡萄籽提取物经灌胃给予大鼠,连续90天。各组动物生长发育、活动均正常,大鼠毛发光润,摄食、饮水、粪便均正常。无中毒表现和死亡。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动物每周体重、体重增加量、进食量和食物利用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剂量组动物总体重增加量、总进食量和总食物利用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现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动物有眼部异常变化;各剂量组尿常规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剂量组的各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尿素、肌酐、血糖、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氯、钾、钠的水平等血生化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水飞蓟提取物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6151145d88720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n=10)

检验项目

剂量

(g/kg.bw)

对照组

0.083

0.167

0.33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

31±5

29±3

31±5

30±4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U/L)

117±11

115±12

111±10

118±9

总蛋白(g/L)

68.2±2.3

68.5±3.0

67.3±2.6

67.9±3.5

白蛋白(g/L)

33.2±0.7

33.6±1.6

31.8±0.9

33.5±1.2

碱性磷酸酶(U/L)

141.3±38.9

139.4±33.5

146.2±41.1

137.3±35.0

谷氨酰转肽酶(U/L)

0.22±0.24

0.24±0.21

0.28±0.18

0.26±0.14

血糖(mmol/L)

5.09±0.69

5.20±0.77

4.86±0.83

4.76±0.54

尿素(mmol/L)

4.67±0.47

4.48±0.69

4.50±0.42

4.43±0.73

肌酐(μmol/L)

39±4

38±3

35±4

37±3

总胆固醇(mmol/L)

1.60±0.30

1.47±0.25

1.52±0.27

1.51±0.33

甘油三酯(mmol/L)

0.95±0.25

0.93±0.16

0.88±0.22

0.86±0.15

钾离子(mmol/L)

4.92±0.33

4.96±0.41

5.03±0.28

5.14±0.46

钠离子
(mmol/L)

138.5±1.2

139.2±1.1

137.3±1.4

139.6±1.7

氯离子(mmol/L)

98.2±1.3

97.8±0.8

97.2±1.4

98.5±0.9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

26±4

23±7

26±6

25±5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U/L)

127±14

119±11

123±17

125±16

总蛋白(g/L)

70.2±1.9

71.4±3.7

72.8±4.2

72.6±2.7

白蛋白(g/L)

35.1±0.9

34.5±1.5

33.8±1.7

34.3±0.8

碱性磷酸酶(U/L)

105.3±31.2

111.2±28.8

116.7±33.2

108.9±40.1

谷氨酰转肽酶(U/L)

0.37±0.32

0.39±0.36

0.34±0.22

0.35±0.26

血糖(mmol/L)

5.41±0.81

5.30±0.64

5.51±0.72

5.27±0.93

尿素(mmol/L)

5.70±0.90

5.83±0.77

5.78±0.54

5.52±0.62

肌酐(μmol/L)

43±5

44±4

43±3

42±4

总胆固醇(mmol/L)

1.90±0.28

2.04±0.23

1.82±0.32

1.93±0.27

甘油三酯(mmol/L)

0.72±0.19

0.68±0.26

0.75±0.17

0.82±0.23

钾离子(mmol/L)

4.65±0.24

4.71±0.30

4.82±0.18

4.96±0.22

钠离子(mmol/L)

137.1±1.3

135.5±1.2

136.8±1.7

137.7±1.5

氯离子(mmol/L)

97.6±0.6

96.9±0.9

97.4±1.1

97.1±1.3

各剂量组雌雄大鼠大体解剖观察均未见异常改变。大体解剖观察未发现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4结论 根据GB 15193.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本研究针对越橘葡萄籽提取物长期食用安全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限量法,在本试验条件下越橘葡萄籽提取物雌、雄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2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越橘葡萄籽提取物以0.83g/kg.bw、1.67g/kg.bw、2.50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越橘提取物和葡萄籽提取物配伍长期食用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王亚东,李立,王海玉,张聪恪,张桂霞,张焱,刘翠娥,葡萄籽软胶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6).

[2] 林健,黄宗锈,林蔚,郑丽红,黄佳宁,陈秀锦.叶黄素、欧洲越橘提取物联合使用大鼠30d毒性观察[J].医学动物防制,2017,33(10):1068-1072.






6151145d88720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