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报刊的文体白话化——以《大公报》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3
/ 2

晚清报刊的文体白话化——以《大公报》为例

张子迪

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院 56536380

进入晚清以来,清王朝政局面临着内外交困、民众呼吁革新的困窘局面,维新运动顺应时局兴起,文言白话化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大势。近代报刊作为一种有力的思想传播媒介,其推广与白话化进程是相辅相成的,而报刊白话化现象以及白话报的出现和发展是迎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一种体现。纵观中国历史上数次文体革新,其出现往往与政治时局变化、新思潮新阶级的兴起紧密相连,每一次文体演变都意味着旧文体已经不足以再容纳和演绎新思想,人们需要更先进的文体去承载它。晚清时期,报刊的文体变化成为研究白话化的重要切入点,文章将以《大公报》为例分析晚清报刊在白话化过程中体现出的文体变迁。

童庆炳在《文言与文体的创造》提出:「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样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文体的体制, 一般由几个方面构成:一是字数和篇幅的长短;二是音韵、声调的高低和快慢的要求;三是句子和篇章结构的规定。晚清时期的社会文章所用文体普遍受到桐城派古文影响,形式上受限于既定的章法,讲平仄,论推敲,文字要求典雅,以书面语言为主。桐城派文体的使用者一般为士林、官僚,在晚清时期的官报、公文和文学等领域使用得较多,成文往往引经据典、工整晦涩,限制了基层百姓关心时政、畅抒己见的可能,因而在争取报刊这一发声阵地时陷入了疲态。

晚清报刊在发展过程中,社会上的报刊逐渐分为两类,一方面专门针对粗识文字的妇孺及中下层劳动者实施文化普及和启蒙, 报章文体口语化特征较明显, 追求通俗化; 另一方面以士林、官僚群体为影响对象, 由于受传统文体的影响仍然采用文言, 但出现了吸纳白话、引人域外新名词以及俗语人文的趋向。报刊用语的白话化在进程上看并非是线性地因时间而演变,而是在两种报刊文体并行发展中白话文渐渐显示出威力,进而占据优势、倒逼文言报白话化的。

《大公报》在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它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办报宗旨,自创刊以来登载了许多时政评论与辩论,是比较典型的文言报。初期《大公报》的文体类型较为模糊,其功能从宗教宣传到新闻评论、时事分析不一而足,篇章结构效古,注重韵律,整体体现出了半文半白的特征,这种过渡性的文体特点可以在1906年一期介绍五大臣出洋考察见闻的新闻中可见一斑:「……每至都会繁盛之区, 必有优游休息之地, 稍得闲暇, 即往游观, 辄忘车马之劳, 足益见闻之陋。初犹以为欧美风俗所趋, 未必有关政俗, 继乃知其专为导民而设, 无不具有深心且其国家竭力经营。……」这是一则介绍国外基础设施情况的报导片段,不难看出作者十分注重句式工整和词义对仗,通读下来古韵十足,比起有效地传达信息、白描景象的新闻报导,更接近古体的文言游记,虽然古雅整齐,但更偏向于官报通用的书面成文,难以从口语化的方面使普通民众对国外有所印象。而同样是摘取自《大公报》的另一则新闻中,作者同样以文言介绍了津门商埠的热闹景象:「……津门为九河之汇, 本系水陆通街。开埠后, 士商云集, 繁盛几领顽沪上。所缺憾者, 独少名园胜地, 为人士游目骋怀之所。大吏忧之, 于是有建设公家花园之举, 甚盛事也。园在锦衣卫桥之北, 地基开朗, 嚣尘远绝。近方垒石为山, 凿池引河。园之四周, 围以杂树。以北洋之物力, 益以当事者与民乐利之心, 度一二年后必能辍锦结珊, 远驾海上之张、愚园而上。……」同样能看出文言报注重篇章效古和注重韵律的特征,类似的文体格式在《大公报》的各类新闻报导中都十分常见。

随着白话化进程的推进,过于书面语化的文言报在底层人民中的普及遇到了阻力,于是白话报便成为了当时学者们抒发时事政见、展开激烈辩论,以及百姓关心社会民情的重要阵地。作为打破了当初文言统领的象征,白话文被梁启超评价为「平易畅达, 时杂以但语, 韵语, 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竟效之, 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 低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 笔锋常带情感, 对于读者, 别有一种魔力焉」,是一种有力的打破旧体束缚、传递新思想的工具文体。文体的白话化表现为讲求言文一致,中洋兼具,骈散相间,文白夹杂,注重打破传统言语格律,以直抒感情的方法说理,以生动的描写叙事。如此自由的文体形式为体察时事、焦心家国的文人志士在「中人以下者」群体中宣扬思想、批判提供了快捷方式,成为了让白话报生机大放的关键。《大公报》作为常年在一线为家国兴亡发声的大报,在大众中承担着开通民智、广纳言论的功用,然而受制于文言的影响而着力偏颇。在此关头,《大公报》的创办人有感于「中国文字太深,汲汲谋编辑白话书报以开通下流社会」,主张逐渐演其官话文体为白话。此后,《大公报》开通了专门的白话栏并汇编成白话副刊《敝帚千金》,旨在破除民众愚见、呼吁群众关注国事参与社会变革。

《敝帚千金》中的篇章以白话文写成,行文文白结合且并不避讳泼辣直白的俗语和俚语,说理议论部分更通俗浅显,行文更为流畅平白,成为了中下层群众最常传阅的纸媒之一,是有力的思想传播、民智启蒙、劝言痛谏工具。其所刊登的报导实现了言文合一、以文写意,使群众得以从报中学知识、明眼目、去陋习、看世界,成为了达成社会变革的一股潜在群众力量。

文体的白话化降低了参与讨论社会民情的门坎,促进更多民众加入到了对时政和清政府的关心和监督之中,使时政信息的散布和讨论、白话文运动的开展得以下沉,有力地推动了国民民智开化和素质启蒙。作为信息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承担者,近代白话报刊的文体促进了言文结合,使汉字书面语言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摆脱了程序化的八股文言的制约、重获生机,为语法、文法的转变和文学类型的增益埋下伏笔,得以有进一步变革的机会。


参考文献: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1 版

马永强:<近代报刊文体的演变与新文学>,载《晋阳学刊》2000年第2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85 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1月

侯杰、秦方:《<大公报>与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文化变迁》,载《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