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脑溢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3
/ 2

突发脑溢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治疗分析

张瑞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分析突发脑溢血患者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突发脑溢血患者取样57例,皆为2019.01-2021.07接受我院急救治疗,抽签分组,行常规急救(n=28,参照组)和急诊内科急救(n=29,观察组),观察急救效果,对比不良结局发生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41.08±4.35)min,住院时间(15.13±2.09)d,比参照组短,GOS评分(3.95±0.42)分,家属满意度(85.76±5.62)分,比参照组高,不良结局发生率3.45%,并发症率3.45%,比参照组21.43%、25.00%低,P<0.05。结论:突发脑溢血急救治疗中应用急诊内科急救方案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急救结局和患者预后,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救治疗;突发脑溢血;效果观察

突发脑溢血有致死率高、进展迅速、发病急等特征[1],一旦发病,就会严重损伤患者神经系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发病原因主要与高血压疾病、血管畸形、情绪激动、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需尽早接受急诊治疗以提升其生存几率,降低病死风险。急诊科则是医院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拥有完善、先进的急救设备,可为患者提供高效、快捷、专业的急救治疗。本次研究结合2019.01-2021.07接受我院急救治疗的57例突发脑溢血患者资料,主要分析了急诊内科急救治疗的方法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突发脑溢血患者取样57例,皆为2019.01-2021.07接受我院急救治疗,抽签分组,行常规急救(n=28,参照组)和急诊内科急救(n=29,观察组)。观察组47至85岁,平均(63.70±10.28)岁,44.83%(13/29)女,55.17%(16/29)男,出血量29至69ml,平均(43.85±6.77)ml,参照组47至86岁,平均(63.97±10.05)岁,46.43%(13/28)女,53.57%(15/28)男,出血量28至69ml,平均(43.07±6.39)ml,P>0.05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采取急诊内科急救治疗:(1)床头抬高 30°,去枕平卧,使头低足高,以减轻颅内压、改善水肿、促进脑部静脉血液回流。(2)必要检查尽量在床边完成,减少移位和搬动,避免出血加重。(3)及时清洁口腔,将患者头部偏于一侧,防止出现误吸情况。在此基础上,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舌根后坠问题,以支撑物进行适当固定,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或气管插管通气,确保氧气供给充足,患者呼吸通畅,以此来降低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4)予以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控制水肿;给予矛头蝮蛇血凝酶控 制颅内出血;予以尼莫地平保护缺血性神经元,改善血液微循环;予以吡拉西坦营养脑神经;针对高血压患者则需给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1.3观察指标

(1) 详细记录抢救、住院时间。以GOS评分指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断患者预后情况,分值越高,预后越佳。问卷测评家属满意度,与分值正相关。(2)记录急救结局及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脑疝、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状的样本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614be3972a300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急救效果

由表1得:观察组抢救时间(41.08±4.35)min,住院时间(15.13±2.09)d,比参照组短,GOS评分(3.95±0.42)分,家属满意度(85.76±5.62)分,比参照组高,P<0.05。

表1 急救效果 (614be3972a300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组别

例数

抢救时间(min)

住院时间(d)

GOS评分(分)

家属满意度(分)

观察组

29

41.08±4.35

15.13±2.09

3.95±0.42

85.76±5.62

参照组

28

50.29±8.08

18.70±2.57

3.45±0.37

79.83.±5.90

T

-

5.384

5.763

4.763

3.886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急救结局

由表2得:观察组3.45%(1/29)瘫痪,0.00%(0/29)死亡,合计3.45%(1/29),比参照组21.43%(6/28)不良结局率低,P<0.05。

表2 不良结局发生率 n(%)

组别

例数

死亡

瘫痪

好转

痊愈

不良结局率

观察组

29

0(0.00)

1(3.45)

16(55.17)

11(37.93)

1(3.45)

参照组

28

1(3.57)

5(17.86)

18(64.29)

4(14.29)

6(21.43)

X2

-

-

-

-

-

4.275

P

-

-

-

-

-

0.039

2.3并发症率

参照组有3.57%(1/28)中枢性高热,14.29%(4/28)脑疝,7.14%(2/28)坠积性肺炎,并发症率25.00%(7/28)比观察组3.45%(1/29)高,X2=5.484,P=0.019。

3.讨论

突发性脑溢血病情变化迅速、起病急骤,患者在短期内即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库欣反应、呕吐、头痛症状,这与血肿压迫颅腔,颅内压增高有关,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急救治疗措施,即可严重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甚至形成脑疝,导致脑死亡。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抢救效率、GOS、家属满意度评分比参照组高,不良结局发生率、并发症率皆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突发性脑溢血发病后3h内是最为关键的黄金抢救时间,急救治疗越早,患者生存几率就越高。急诊内科治疗中,第一时间建立有效通气、静脉通道,及时供给氧气,注射脑神经营养物、利尿剂、止血剂,可减轻脑组缺血性损伤[3],降低颅内压,控制颅内血肿,改善患者预后。同时,突发脑溢血患者血压波动较大,生命体征在发病早期并不稳定,通过急诊内科急救治疗可为后续外科手术治疗工作的实施赢取宝贵时间,提供有利条件,对提升患者存活率,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突发脑溢血急救治疗中应用急诊内科急救方案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急救结局和患者预后,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壮福.急诊科对突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内科急救方案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6):27-29.

[2]杜家年.急诊科对突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内科急救方案治疗的效果观察[J].系统医学,2018,3(15):47-49.

[3]沈海宁.突发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治疗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