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拍片还是CT还是磁共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腰痛,是拍片还是 CT还是磁共振

许芸

西充县人民医院 637000

1、CT。 CT是利用X线断层扫描,电光子探测器接收,并把信号转化为数字输入电子计算机,再由计算机转化为图像。作脑部CT检查的目的:很多原因均可引发癫痫病,比如脑萎缩、脑发育不全或迟缓、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梗塞、脑积水、脑畸形、脑软化、脑钙化灶、未明原因或性质的高密度改变、低密度改变等等。如脑内有上述病变,CT检查即可发现,如CT片显示正常,一般可排除上述病变的存在。

614ad7de34464_html_f31fdadc2023c405.jpg

CT的工作程序为,人体不同的部位对于线束的通过率和吸收是不相同的,应用极度灵敏的接受仪器可以接收到这些线束,然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到数字信号。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后,就可以获得人体扫描部位的立体图像,观察立体图像就可以获知是否患有疾病。

CT可以诊断哪些疾病

(1)颅内病变。比如颅内肿瘤、颅外伤、脑血管意外、脑积水等等。当出现脑部疾病时临床上常首先选择CT进行扫描。(2)五官。比如眼眶内疾病、眼眶外伤、框内炎症、内耳先天性畸形、中耳炎症、鼻窦炎、鼻咽部肿瘤、喉部肿瘤等等也常选择进行CT扫描。(3)颈部疾病。比如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弥漫性结节、颈部包块等。(4)胸部疾病。CT对于胸部病变的扫描非常清晰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包括肺部损伤、肺部肿瘤、肺部炎症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5)脊柱、四肢。比如四肢外伤、骨折、感染、肿瘤等。

2、核磁共振。核磁共振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于不同的环境核磁共振能量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在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接受返回来的电磁波,得到一个具体的物体结构图像并且可以知道这个图像的位置以及大小。

核磁共振能检查什么?(1)癌症。核磁共振是检查胃癌有效的途径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2)心血管疾病。利用核磁共振在搭配超声心动图可以为绝大多数复杂性心脏大血管疾病进行诊断。(3)肌肉骨骼病变。动态增强核磁共振可以对骨骼以及肌肉组织如肌肉、软骨、组织学管、神经束等进行病变分析,尤其对骨髓和软骨组织感染极为敏感。(4)神经系统系列疾病。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广泛运用于对神经疾病的检查如脑梗塞、变性病、脑肿瘤、外伤、炎症、先天畸形等。目前随着技术的成熟,核磁共振可以对病变的位置、大小进行准确定位,对治疗疾病有促进作用。(5)胸部病变:可以检测出纵隔内是否含有肿物,判断淋巴结或胸膜是否出现病症,可以显示肺内团块与气管、血管之间的关系。(6)腹部病变。核磁共振可以用来检测肝癌、肝囊癌等。可以对腹内肿块、腹膜病变进行检查、诊断。(7)全身软骨组织的病变。不论是来自于神经、肌肉、血管、结缔组织等处的肿瘤还是感染等都能利用核磁共振来进行诊断检查。

3、腰痛,是拍片还是CT还是磁共振

腰腿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引起腰腿疼痛比较常见的原因很多,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结核、腰椎肿瘤,以及腰椎损伤、椎管内的占位性病变。腰腿疼痛的主要表现是腰部的疼痛伴有下肢的疼痛。腰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能缓解。下肢的疼痛常常表现为放射性的,持续性的或间断性的疼痛。腰腿疼痛的性质应该跟具体的疾病有直接的关系

腰痛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在日常生中非常苦恼,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为了避免颈肩痛、腰腿痛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就需要患者在发病时及时都医院就诊,采取正确的治疗方式。

在临床骨科医生通常会给腰痛患者开一些放射科的诊断主要包括X线检查、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那么很多患者就会疑问,这三种检查到底哪种更适合腰痛诊断。

X线检查以其方便、快捷、价格低的优点往往作为临床很多疾病的初步诊断法。腰椎X线诊断可以分为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双斜位,主要用来观察腰椎的骨质情况(如腰椎骨折、腰椎肿瘤、峡部裂等)以及腰椎的结构情况(如曲度的变化、椎体移位或滑脱等)。即使这样X线也有它局限的方面,因此对于一些X线诊断不能涉及的方面医生会要求患者进一步进行CT或核磁共振诊断。

其实临床上运用CT对腰痛诊断的性质与进行X线诊断类似,但是CT设备可以对人体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不会出现扫描不到的情况。腰椎CT主要是通过扫描患者的腰椎横断面以此来获取图像作为判断腰椎骨质、椎间盘突出、椎间关节之间的情况等。

腰椎CT诊断具有两个优势,其一为CT扫描可以做到薄层重建,可以将腰椎横截面分成几百幅图像,这样就可以将那些细小的病变展现出来,利于医生的诊断,尤其是对于那些微小的骨折。其二为在扫描结束后可以通过影像后处理的方法,把腰椎图像重建成矢状位或冠状位,可从多个平面的不同角度去观察腰椎的影像情况。

由于核磁共振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极高,因此腰椎核磁共振在软组织方面的成像要更优于腰椎CT。腰椎核磁共振可以清晰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通过矢状面影像对照横段面影像,能清楚的帮助医生获取椎间盘形态以及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核磁共振在脊髓病变、炎性病变、出血病变、肌肉病变等方面也具有优势,同时核磁共振没有辐射因此诊断更加安全。

CT、核磁共振的使用禁忌。CT不能穿过金属物质,在金属物质周围会产生明显的伪影这就为诊断带来了难度,因此在腰椎上进行钢板固定、钢针固定等患者不宜选择CT扫描。同时作为一种具有辐射的诊断对于孕妇和小儿也不建议使用。而核磁共振同样不能在人体中存在金属物质,因此在诊断之前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物体植入,如果有需要提供手术材料证明,在不清楚材料植入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核磁共振。

综上所述,对腰椎进行诊断,CT、核磁共振都是不能相互代替的,因此不论是CT还是核磁共振都有它独有的优点和缺点,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