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护理工作中临床路径对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护理工作中临床路径对满意度的影响

利燕英

江苏省泰州兴化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700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在心境障碍躁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内开展,8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境障碍狂躁症抑郁症患者经过筛选后进入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5%,经过统计学分析可知,前者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在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心境障碍狂躁症抑郁症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满意度

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一般存在单向或双向的情感障碍,患者常伴有情绪高涨、躁狂和抑郁交替等症状[1]。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并非持续性的发作,患者时而处于正常状态,时而处于发病状态。患者常对治疗存在抵触心理,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此时更需要优质高效的护理措施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我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内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研究中应用的是平行对照法,现将研究的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内为此项研究开展的时间段,8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其接受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中有40例患者,其中22例男性、18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3-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8±2.3)岁。观察组中有40例患者,其中21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4-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2.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在研究开始前,对患者进行病例筛选,若患者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重大功能性障碍、完全拒绝沟通,则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在知晓此次研究的目的及流程的基础上,自愿签署参与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相较,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研究的顺利进行并无影响。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主要为常规辅助检查、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心理护理: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大多存在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到治疗及护理的顺利进行。因而,护理人员要常与患者进行沟通,认真聆听患者主诉,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其针对性的疏导,以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帮助患者疏解负性情绪及不良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册、播放科普片等方式向患者普及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的相关知识,促使患者对该病有全面的了解,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告知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疾病的治疗十分有帮助,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2]。家庭支持: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嘱咐患者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与患者多进行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充分的家庭情感支持,从而消除患者的各方面顾虑,使得其可以全身心地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将问卷的调查评分结果分为三个级别,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计算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校正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以P的临界值作为相比较的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5%,经过统计学分析可知,前者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显著高于后者(P<0.05),详见下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40

20

19

1

97.5%

对照组

40

16

15

9

77.5%

X2

-

-

-

-

6.492

P

-

-

-

-

0.011

3讨论

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精神疾病,该病间歇式发作,患者的睡眠时间较少、精力旺盛、难以集中注意力。若不给予及时的治疗,患者病情严重,还会出现易怒、易激动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病情给予优质高效的护理,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具有针对性及预见性强、护理理念先进、护理内容丰富等优势。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家庭支持等方面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7.5%,而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仅为77.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临床护理路径的显著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敏, 侯祥昌, 薛白. 探究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护理工作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J]. 心理月刊, 2019, 000(012):P.57-57.

[2]刘艳新. 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护理工作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019(097):305-306.
[3]陈梅芳.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9,(14).1711-1712.doi:10.3969/j.issn.1672-0369.2009.14.078.

[4]尹忠元,李凤辉,杨娟,等.应用临床路径对肠息肉患儿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12).70-71.

[5]马巍,赵亚君,张彩丽.正确运用临床路径防范护患矛盾[J].哈尔滨医药,2006,(3).118-119.doi:10.3969/j.issn.1001-8131.2006.03.120.

[6]Richard Coffey,Janet Richards,Carl Remmert,et al.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aths[J].Quality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1992,1(1).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