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理疗师的异同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中德理疗师的异同点

王馨漫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宏远高中,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理疗即物理疗法,其优点是作用广泛,无损伤性,又没有痛苦,比较安全,对许多病


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本文对中德理疗师的异同点和能力范围进行对比,做出分析和


总结


关键词:理疗师 物理疗法 德国双元制体系


  1. 引言

1.1理疗师的由来和发展

理疗师指的是提供康复理疗指导或帮助的人,理疗即物理疗法,其优点是作用广范,

无损伤性,又没有痛苦,比较安全,对许多病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理疗技术是根据

传统医学理论,运用针灸刮痧、推拿点穴、拔罐热疗、耳穴诊治、反射疗法、心理疗法、饮

食疗法等防治疾病,简单易行、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是亚健康状态防治的重要

手段



理疗是一个广博的体系,亚健康如何调养,慢病如何缓解,不同的体质适合哪一种康复理疗方式,都因人而异,因此需要从业人员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才能具体把握。这就要求从业人员熟悉了解不同器官的功能,同时对中医的推拿按摩,小儿推拿,火罐、刮痧等掌握透彻。



  1. 物理疗法

2.1 什么是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简称理疗,它的存在其实由来已久,但在近代它才逐渐被人们从科学的角度重视了起来,并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古老学科”。有研究考证表明,早在石器时代,人们便开始了一些简易的理疗应用,当时的人们使用砭石、水以及按摩等手段来进行对健康的维护。各文明古国也有文献记载表明,人们很早就开始了理疗,如我国的皇帝内经就对拔罐、针灸、按摩和呼吸体操等有详细的描述。可以看出,理疗手段可以发展到今天,它肯定有其独特的作用功效。如今,人们对理疗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也被广泛的运用在了各种疾病的康复治疗和身体保养上。


2.2物理因素的选择



要想保证理疗效果,其前提条件是要选择好物理因素,这是在理疗过程中需要实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不论当今有多少种可选的物理因素,不论这些因素的见效快慢,其应用的前提条件始终是要符合病患治疗与康复的实际所需。想要能够妥善处理好物理因素选择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医师首先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力,要对各种疾病有清楚的认识与了解,比如各种疾病的阶段特征和发病机理等;其次,是要对不同物理因素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比如各种物理因素的特有性和共通性。将对这两点的认识相互结合起来,才能选择最佳的物理因素,这是提高理疗临床应用效果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1. 德国双元制

3.1 双元制教育简介


德国以职业教育立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及世界第四经济强国。其职业教育的成功为世界所赞誉。被称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高中阶段的职业类学校是就业向导型的职业类学校主要有两;其一为双元制的职业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主体中学或实体中学,学制3~4年。采取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形式,70%时间在企业,30%时间在职业学校,是德国技术工人的摇篮;其二为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学生也主要来自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学制1~3年,毕业后就业。许多专业可以在全日制学习过程中将学士学位课程一同学习,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3.2德国职教师的培养模式

德国以“双元制”为标志的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之所以成效显著、举世闻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干拥有高素质的职教师资。在德国,要成为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并非易事,其培养过程大致分为两种途径。首先,有志干成为职业技术学校专职教师的年轻人,在上完九年级或是十年级后(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首先必须经过三年半的“双元制”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岗位资格证书,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职业实践和学校或自学的文化课补习,在进入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另外一种方式是由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在工作若干年后通过大学职业师范专业的学习,获得职教师资资格证。

不管是哪种方式进入职教师资队伍,都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因为德国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和学校管理十分民主,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水平,又不肯钻研业务,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是很难干下去的。所以,德国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在工作期间还要经常参加各种脱产的学习和培训,以更新知识结构,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不断提高专业水准和教学能力。


3.3 德国全科医师培养过程


德国医学院学制6年,包括前3年的基础医学和后3年的临床学习,最后1年是临床实习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参加3阶段全国统一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毕业时授予医学硕士学位。从2005年起德国全科医师培训周期为5年,全科医学专业培训课程是以自身培训需要出发来制定课程,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政策及规章。在医院接受2年内、外、妇、儿及精神心理科、舒缓医疗方面的培训,以及辅助检查如超声、化验技术等,在全科诊所培训3年,在诊所除了医疗学习外,还要接受诊所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全科医师在培训过程中,实行导师负责制,注重科研启发,学位结合培训。每位培训学员都必须由指定的Oberarzt(高级医师)担任指导的教师,相当于国内的硕士或博士生导师,培训学员可以在临床学习、科研上请教带教指导教师,并在培训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指导临床课题的研究和鼓励培训学员发表论文并主动积极参与科室定期举行的讲座。学员在培训期间撰写论文并通过答辩,可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3.4中国全科医师培养过程

按照最‘正规’的全科医师培养方式,就是5+3模式,及先接受五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在接受三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但为了方便我国现阶段农村基金全科医师队伍的补充,加强农村全科人才的供给,我国也出台了助理全科医师相关培训政策,‘3+2’模式,即完成三年医学类专业高职(专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两年助理全科医师培训。

3.5中德医师简单对比


首先在中国,理疗师是指根据传统的医学理论,大多是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利用针灸、推拿、整骨、火罐等物理手法来预防及治疗疾病,或是在医院对慢性病患者及完成治疗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其次,对于世界来说,由于社会老龄化严重,以及新冠疫情所导致的许多重症患者因需长期卧床插入呼吸机所导致的后遗症也十分严重,都是需要理疗师介入进行身体上以及心理上的康复治疗。尤其是在于西方国家的对比之中,我们发现,西方国家的理疗师与患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朋友的相处模式。相对而言,理疗师不只承担了身体的恢复,更多的反而是心灵的治愈。这也就要求理疗师们不仅仅只是需要掌握一些医疗常识,更要了解社会常识,了解心理学理论,并能够将社会学学科内容与心理学内容进行交叉融合,并能够付诸于生活实践。与患者建立长期的、良好的、健康的医患关系,使得患者能够对你产生信任 并且主动愿意跟你分享生活琐事。在一些大型战争中 一些作战的士兵因种种原因无法回归正常的生活 ,这时需要的就是理疗师对其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与疏导,使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逐渐减轻,使其拥有良好积极的态度,能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去更好地融入社会。








  1. 小结

我国的具体情况与德国有较大的的差异,德国培养教师资的过程和具体办法,并不完全适应我国国情,但其培养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