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素质教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关于儿童素质教育的思考

李红涛

北京冬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00095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发展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推进社会经济大幅增长的必经之路。本文先详细分析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基本特征、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等,后从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角度分析了笔者对素质教育实践的思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创造性;主体




  1. 素质教育及基本特征

  1. 素质教育的概念

社会实践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社会实践中,人们的素质也逐步发育和成熟,一些素质上的不足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及学习来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一般而言,“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众多,而相对应的高等教育规模不大,所有学生都只能通过一次性招生考试这座“独木桥”来改变人生方向。在此背景下,很多地方的基础教育都将应付考试作为重要的目标,“应试教育”便由此而来,中考或高考考什么,学校就会教什么,考试怎么考,老师就怎么教。久而久之,基础教育越来越偏重文化课成绩,而德体美劳等教育越来越不受重视。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培养出了高分低能,成绩好而品德欠缺的学生,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的进步。对此,社会各界强烈呼吁开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素质教育以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结合人的个性特长来制定相对应的教育方案。相较于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更完整、更系统、更科学。思想政治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文化科学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审美能力培养等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为了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还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教材课程体系、考试制度、教师激励措施、学校各项工作评估等教育运行机制。

  1.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特征。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儿童的综合素养,为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工作,为他们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提升我国民众综合素养奠定基础。素质教育重视儿童基本素质的培养,从这一点来看,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特征尤为明显。

第二,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素质教育不仅是要提升儿童的思想品德、专业文化水平、身心素质等,同时也要让儿童的个性特长得到自由的、科学的发展,不仅应该充分开发儿童的智能,同时也要发展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让儿童不仅学会如何高效学习,同时也要懂得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如何高效办事,让儿童养成健体的好习惯,学会做人的道理并运用于生活实践中,以此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

第三,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应该享受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不能以某种标准为依据来筛选受教育儿童,例如不能以成绩好坏为标准对不同儿童进行区别对待、区别教育。

第四,素质教育具有社会性。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任务等都应将社会需求、时代需求充分反映出来,并且素质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持续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在整个社会的支持下进行,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相关各方参与进来。

第五,素质教育具有未来性。作为一项未来性事业,素质教育的推行及发展都是为未来社会经济及国民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样来看,素质教育具有未来性特征。

  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比较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第一,应试教育“面向昨天”,素质教育“面向未来”。应试教育中,教育者将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道德规范等传授给下一代,让他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来丰富自身学识,规范自身行为;素质教育是在引导儿童继承社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儿童的创造意识,激发儿童的创造能力。第二,教育主体不同。应试教育围绕适应学科的目标来挑选儿童,而素质教育则以儿童的个性特征为基础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了解做人的道理。第三,应试教育是面向极少数文化课较好的儿童,而忽略了大多数的儿童,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儿童,让所有儿童的个性特长都得到科学发展。第四,发展侧重点不同。应试教育以应试需要为中心而对儿童进行各种不太完全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引导儿童在文化知识、劳动技能、思想品德、身心发展等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第五,应试教育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使得有的儿童在学习中“吃不饱”,而有的儿童却感觉“吃不了”。素质教育则以儿童间的差异为出发点来因材施教,让每个儿童都能获得针对性、完善的、健康的教育。第六,教育方式不同。应试教育是“灌输式”的线性教育,儿童只会为了追求高分而拼命读书,素质教育重视儿童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发展,重视智力教育的同时,也重视能力的教育。第七,主体地位不同。应试教育以老师为主体进行教学,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让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三、关于素质教育实践的思考

1.从学校角度

从学校角度来看,推行素质教育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实践素质教育的先进学校也不在少数。例如湖南省长沙市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传统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全市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素质教育典型,像芙蓉区推行的“协同教育”、天心区践行的“愉快教育”、岳麓区大力倡导的“礼仪教育”、开福区成功施行的“主体教育”、雨花区提出的“目标教育”等,与此同时,长沙市市直中学还开展了创造力培养、计算机、外语、体育等各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他们的思想美德、劳动技能等都能得到发展。长沙市在学校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值得其他地区的学校进行广泛参考和借鉴。

  1. 从家庭角度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八零、九零这两代人在吃过了应试教育的“苦”之后,深刻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年轻家长们极为重视儿童的素质教育,在配合学校老师完成相应作业以外,很多家长都热衷于带儿童参加校外艺术培训,比如让孩子练习舞蹈以培养气质、自信心、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让孩子学习绘画来提升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孩子参加游泳等健身活动来提高身体素质,并让孩子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让孩子参加阅读打卡训练,以此教会孩子坚持,并通过阅读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让孩子学习珠心算、编程等来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等等。不可否认,在素质教育的推行方面,家庭的作用不容小觑,而当下很多年轻家长,尤其是城市区域的年轻家长在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从社会角度

素质教育不应仅停留在学校、家庭等方面,社会也应参与其中。比如学校之外的博物馆、体育馆、文化馆、科技馆等都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且能够为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儿童可以在参观这些场馆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锻炼体能、培养习惯等,从而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为社会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展馆等更有利于儿童获取文化课以外的知识、技能等。从某种角度来看,社会是继学校、家庭以外的第三大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四、结论

综上,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无需赘述。学校、家庭、社会都应竭尽所能地推行和发展素质教育,让素质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惠及所有儿童,为我们的孩子健康、全面、综合性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淑芳.群众活动中少儿素质教育思考[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20(004):207.

[2]邵瀚.浅议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少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007):220.

作者:李红涛,性别:男 ;出生年月日:1981-09-21;籍贯:河北石家庄;民族:汉;学历学位: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少年儿童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