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伍彩霞,李清华,唐璜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广州 51001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积极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0)、实验组(n=40)。分别施行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乳头损伤、脓毒症、菌血症、胀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产科进一步推行。

【关键词】哺乳期;护理干预;急性乳腺炎;并发症;负性情绪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临床常见、高发的产褥期疾病,发病后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乳房红肿、疼痛、乳汁堵塞症状[1],对产妇的身心影响较大。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十分重要[2],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0)、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5.11±2.27)岁,平均孕周为(39.15±1.42)周,实验组患者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4.96±2.31)岁,平均孕周为(39.40±1.36)周。本次研究选择的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具有一定可对比性(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单胎产妇、胎儿头位、足月妊娠;本次研究经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进行。排除标准:多胎妊娠;合并严重妊娠疾病的患者;合并严重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包括乳房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指导等,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创立个性化护理小组,选择责任护士针对性开展患者的随访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工作。通过网页、微信平台等方式加强和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的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准备清淡、营养的食物,做到少食多餐、不吃刺激性食物;积极指导患者提高乳房清洁和护理的自理能力,指导患者密切自身体温、血压、呼吸状况,若炎症引起发热则积极开展物理降温;结合患者家属的支持,不断安抚产妇情绪。让患者获得家庭归属感、社会支持感。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哺乳方法,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并发症情况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统计学相关数据资料均通过利用SPSS21.00软件进行进一步处理和结果计算。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

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接受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后,负性情绪显著改善、相关评分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

组别

例数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0

54.21±3.08

45.28±2.86

54.06±5.13

45.77±4.38

实验组

40

54.16±3.37

37.62±3.02

53.84±5.34

36.91±4.82

t

-

0.063

10.579

0.171

7.815

p

-

0.950

0.000

0.865

0.000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接受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后,乳头损伤、脓毒症、菌血症、胀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组别

乳头损伤

脓毒症

菌血症

胀痛

发生率(%)

对照组

3

2

1

4

25%

实验组

2

1

0

0

7.5%

X2

4.501

p

0.034


3 讨论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多发于产妇产后3-4周,发病率较高,发病后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乳房症状[3],不仅会给产妇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还会影响正常哺乳,危害到新生儿正常发育。个性化护理干预是临床新型护理手段,能够根据不同产妇的身体、心理状况开展有效护理,具有极高的临床适用价值[4]。本次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实验组患者接受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后,负性情绪显著改善、相关评分下降,各种类型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效果突出,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蒋逸雯,方淑华,王娟,等. 中医综合护理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病人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1,19(2):250-252.

[2] 齐玮,陈树伟,姜璐. 中医辨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妇女疾病认知、不良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3):434-437.

[3] 李柯桦,李秦. 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8):178-180.

[4] 余瑛.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急性乳腺炎化脓穿刺切开冲洗患者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5):2073-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