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技术

宋毅

山东金桥安保器材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随着人们节能、低碳、环保理念的不断强化,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电能作为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需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力通常通过一系列的传输方式传输,以便进一步向当地人民提供电力。为了提高这种传输效率,相关人员需要通过良好的供配电网络设计有效地增加工作。然而,在设计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涉及到的节能减排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

1我厂供配电系统节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1.1高耗能变配电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改造

电力线路、变压器、配电箱、电机是油田大量应用的变配电设施,随着生产运行时间的延长,部分设施老化严重,增加损耗,符合淘汰要求的变压器因应急、投产、维修、备用等原因还在使用,以100kVA变压器为例,变压器负载率在50%的情况下,S7型高损耗变压器比S11型变压器年运行损耗高3361kWh。

1.2建筑供配电线路设计不符合相关规范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明确指出,如果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并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要采取双回路树干式供电设计方法,同时按照防火分区合理设置自动切换应急照明配电箱。但在具体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没有“吃透”相关规范和标准,存在理解偏差。设计人员经常在消防电梯的前室安装一个或者两个应急灯,从节能和经济性两个方面考虑,这样的设计方法非常浪费电能,会增加成本。如果在每个楼层的每个防火分区都配备应急照明配电箱,就更加不合理,不符合节能理念的要求,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大量电能被无故浪费。

1.3线路电网结构不尽合理

功率因数较低部分变电所出线功率因数低,6(10)kV高压线路长,线路分散,电网末端电压低于360V,线路无功功率高,线路功率因数低,平均功率因数0.69,80%线路功率因数达不到0.9,线路损耗大。

2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2.1合理选择供电电压等级

供配电系统有一个基本的运行规律,即如果在运行过程中使用更多的电压,总的输电距离就会很远,整个系统可以承受更多的电力容量。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有效地进行节能设计,必须对线路长度进行控制和处理,通过对线路的控制,有效地选择合理的电压。同时,在电能传输过程中,如果电压处于相同的状态,总的电力容量也会增加。因此,在实际线路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电压和需求对线路进行处理,从而改变线路长度,满足预期的节能设计要求。

2.2合理选择变压器的类型

变压器是建筑供配电线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建筑供配电线路的实际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变压器,能够大幅度提升节能效果。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选择节能型变压器,以达到降低建筑供配电线路损耗、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在建筑供配电线路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变压器的参数选型,以通过限制变压器的负载能力降低建筑供配电线路损耗,保证整个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还要注重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容量,以提升变压器的节能效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并联式变压器,按照建筑供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负荷合理确定变压器的数量,以便对变压器的能耗进行有效控制。在选择变压器的布设位置时,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最大限度上降低供电距离引起的供电损耗。

2.3应用人工无功补偿装置

从工程的角度上来看,为了使得供电的质量获得提高,其在提升功率因数上,如果只是通过自然功率的话,相对来说是有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由此看来,在实际生产要求上,为供电电路功率因数能更好地满足提供重要的保障。通常情况下,在对无功补偿装置使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并联电力电容器背景下,并以此电容器为主,其中按照不同的补偿性质,可分为两种形式,此形式为就地补偿形式和集中补偿形式。对于这两种形式,其特点是不同的。而就地补偿方式获得补偿效果与集中补偿方式相比,前者要比后者优越,其中主要的特点为前期会投入一定的成本,而且维护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采取集中补偿方式,且在功率值提高上,能起到帮助的作用,使得电能得到节约。

2.4合理设计照明系统

在设计照明系统时,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照明设备的节能减排,而且要考虑到人类视觉感官的需要。如果忽视人们的实际工作需要,整个照明系统的设计就毫无意义,就没有必要进行节能设计。因此,在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工作人员应考虑视觉需求、照明质量和能量损耗等诸多因素,尤其是视觉需求和照明质量,这是需要注意的,并结合这些内容设计,确保在解决损耗问题的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它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利用自然光。自然光是一种完全无损和无污染的光源。在设计建筑时,需要考虑自然光的采集和自然光与照明设备的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节能设计效果。

2.5合理设计建筑供配电线路路径

大量实例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供配电线路节能设计中,供配电线路路径不同,电能的消耗量也不相同。所以,在建筑供配电线路节能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线路路径的选择,严格按照建筑供配电线路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设计线路路径,最大限度上保证线路的输电质量,同时还要合理提升线路的输电效率,以提升节能效果。

第一,按照建筑供配电线路的实际要求先对线路路径做出初步选择,确定好变电站的位置,然后再按照线路运行情况合理选择线路路径,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核,以提升其合理性和规范性。在保证建筑供配电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缩短线路距离,且尽量直线输送,以减少线路拐弯次数。第二,当建筑供配电线路设计路径初步选好后,设计人员还要进行现场考察,保证所设计的线路能够符合实际运行需求。

2.6重视线路损耗的问题

在工程电能损耗环节中,从工作人员的角度上来看,一定要注重线路的损耗,这也是重点,而且此环节很容易发生电能浪费的现象。由于的占地面积比较大,在输电系统覆盖上,会在整个区域进行覆盖,其中这主要呈现的特点为具有较大的覆盖面积,在电能运输环节中,很容易使得损耗的现象发生,因为这在其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够注重的话,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在设置厂区供电线路的过程中,对于相关人员来说,一定要有节能意识,并对这一原则予以遵守,不断提高用电效率。首先,在线路损耗上,经分析相关的原理可以得出如果线路越长的话,很容易发生损耗,而且其程度还非常大。进而,从的角度上来看,一定要注意电线的长度,可适当进行缩短化,并从集线装置入手,展开相应的设置,使其能更好地控制供电长度。其次,在电能运输的过程中,其输电线路上,会受他们的阻碍,其中在线路中,对于阻抗值和导线截面积来说,这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其关系为反比的关系。对于来说,在线路损耗上,为了避免此问题的发生,可以从导线的截面积入手,适当进行增加。

结论

总之,对电力资源需求的增加意味着供电和配电系统的能量损失应该减少,供电和配电系统的设计应该更加科学和合理。只有通过科学、良好的设计,才能保证在输电过程中不会出现损耗,从而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电能,有了这种优质的电能资源的支持,各行各业都能获得更好的工作质量,从而有效地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俊玲.供配电设计中的节能方法和措施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2020,v.52;No.189(01):124-125.

[2]王明辉.供配电设计中的节能方法和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34):3787-3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