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论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

陈润华

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 652601

摘要:由于之前受到了一些传统主流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作用,人们觉得环境保护只是一种公共的产品,而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所以形成了“环境保护靠政府”的片面理解,所以会把广大的人民群众排斥在环境保护工作之外。在我国,政府部门是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随着人民群众对环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也逐渐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中,形成了以环境治理作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模式。本文主要分析论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环境保护

引言

当前农村地区重点突出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较之前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更加贴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更为全面和深入。其中对于农村环境治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农村环境治理是为了实现治理目标,基于已有的各类信息,整合各类资源。从微观的层面来讲是环保部门对于环境治理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破坏环境等行为进行惩罚约束,从宏观层面来讲是指政府通过运用法律、道德、经济等多种方式方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现状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增长,农村居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原因,促使农村经济呈粗放式增长且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自然资源浪费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中国的环境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暴露出来,只不过是局部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的一种,也被称为投入性损害或者污染性损害,主要是指人类不适当向环境排入污染物或者其他物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危害。

2农业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的农村环境问题

2.1受农药与化肥污染

一部分农民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无视农药的使用规范与标准,农药虽然对农作物病虫害有着良好的防治作用,但同时也加大了对空气、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污染,农药残留还会威胁农作物生产质量,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施加化肥虽然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会造成土壤退化等现象,加快土壤内部养分的流失。

2.2受工业污染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在工业生产和运输环节中均会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严重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污染治理水平较低,无法有效落实环境管理措施。

2.3受农业秸秆焚烧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西双版纳每年收购的甘蔗秸秆较多,在焚烧甘蔗秸秆的过程中,不仅会严重污染当地的空气质量,还会影响人类生存。

2.4人畜生活区不分离

目前,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卫生的粪便处理系统,加之有些养殖户养殖牲畜禽数量不多,一是没有修建比较正规的圈舍,旧窑洞、老房子或是在房前屋后临时搭建圈舍。圈舍清扫不及时或把牲畜粪便堆积在院(房)内或院(房)外;二是未建有养殖污水处理池,养殖污水随意排放至村庄沟渠或横流,春夏天气炎热,空气污浊,气味刺鼻,影响周围群众的生活。

2.5沟壑或死角垃圾堆放问题严重

虽然根据环保治理要求,村子、社区都配有垃圾箱,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基础设施的制约,多数村庄依然是露天垃圾池;配有垃圾箱的村庄,由于箱体数量、摆放情况及群众环保意识的淡溥问题,在垃圾箱较远的农家屋后、沟边咀梢都可见到垃圾,特别是山区离农家较近的山沟里,垃圾成堆,不堪入目,这是很多农村的卫生状况的一个缩影,也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

3农村环境治理路径分析

3.1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要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支持。目前,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污染已经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单单依靠自然的自净能力,或者村民的保护行为是远远不能恢复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状态,需要财政支持,设立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农村污染防治的监督和问责力度。这既包括对政府官员执法责任的监督和问责,也包括对村民和乡镇企业的管理和约束。政府官员要改变治理思想,要充分意识到加强生态保护的迫切性,要把生态建设也列入政府官员的考核中。要将可持续发展、绿色宜居作为乡村振兴建设的目标,对于因失责而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行为进行追责。此外,对村民和企业污染行为的约束可以采用奖惩并举的方式。一方面,制定相关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约束确定环保义务,惩治污染行为。通过罚款、征收高额污染治理费用的方法规范地方的环境污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奖励、补贴、特许经营的方式鼓励村民和企业参与到生态治理的基础建设中。

3.2提高村民生态环保意识

改变农村的环境现状,保护农村自然环境,最有发言权也最有行动力的是居住在当地的村民,但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教育等因素影响农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速度相对较慢,要想让农民自觉保护环境,就要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来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让生态保护的观念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一种乡村生活的习惯。主要可以通过制定宣传口号、绘制漫画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向村民灌输生态保护的理念;运用新闻媒体宣传或者开展培训讲座的方法将环境保护的利与生态破坏的弊向村民讲述清楚,更有利于村民接受;运用党建引领方式,采取党建带妇建、妇建带群建措施,打造试点村,逐步宣传教育,逐渐扩大试点范围模式。只有通过反复多次的宣传教育,当农民意识到生态保护涉及自身利益时,生态保护的观念就会逐渐增强,当观念得到提高,保护环境的行动就会落实到村民生活的日程中。

3.3有效处置生活垃圾

随着中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各种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加。由于塑料垃圾袋降解难度较大,所以使其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以至于出现堆放无序的情况。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方式,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运作模式,倡导群众进行垃圾分类,同时引进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企业有效处置管辖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

3.3禁止焚烧秸秆垃圾

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有效减少废弃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积极探索废弃农作物秸秆处置方式方法,引进废弃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生产企业,回收大量农作物秸秆;增加田间沤肥池建设资金和力度,引领群众将不能回收利用的废弃农作物秸秆沤肥还田利用,从而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完善村规民约,与每户村民签订《禁烧责任书》,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主要通过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进行宣传,大力宣传政府的法律法规,将处罚规定和群众讲明白,同时进行正反面典型宣传,促使禁烧秸秆垃圾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3.4治理措施要细化

一是各村组要完善村规民约,要与各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在村容户内整治上,对于村民生产、生活垃圾、畜禽粪便、柴草秸秆、建筑工程垃圾,定点垃圾箱设置要合理,运送垃圾要按时,责任要落实到人,激励措施要到位。二是在户厕改造上,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户住房实际情况,结合村庄污水收集情况,坚持“应建尽建、应收尽收、群众自愿”的原则。三是在畜禽养殖上,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在限养区,建立专门养殖小区,逐年逐步取缔畜禽散养行为,规范畜禽养殖。四是围绕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和目标,在农村实施工程性治理与非工程性治理相结合措施,加强基础环卫设施建设,建立日常保洁常态化、制度化,从而有效提升村庄人居环境。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深入,工业化逐渐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也是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差距较大,农村在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环境污染后续的治理也是一个艰难且曲折的过程,因此要把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的国策,利用政府干预、市场调节、宣传教育等多种方法,使得农村生态环境的面貌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 杨忠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节选)解读[J].农村实用技术,2020,228(11):11-12.

  2. 共鸣.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J].老区建设,2020,546(07):3-3.

  3. 苏鎏一.由《平原上的夏洛克》谈乡土社会的延续与嬗变[J].汉字文化,2020,(16):114-115.

  4. 张嘉炜.AGIL分析范式下乡土文化振兴路径优化研究[J].汉字文化,2020,(3):195.

[5]赵美琛,苏雷.农村电商直播助力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