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

乔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 162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塔城地区 8 34704


摘要新时期,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各个行业在持续发展,养殖业在促进养殖人员增产增收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养殖工作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做出积极改变,逐渐朝着更大规模化和企业化的养殖方向发展。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及时改善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养殖技术,科学管理,促进养殖效益的提升。现阶段规模化猪场的保育猪养殖更多的会应用到各种先进的养殖技术,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对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养殖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

引言

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高品质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猪行业的发展。当前新疆地区十分关注生猪养殖工作,同时养殖工作面临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规模化的保育猪养殖工作得到更多人们的关注。为提高养殖质量,促进养殖工作更好的发展,改善新疆地区规模化养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还需应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规范养殖工作,规避养殖风险,提高保育效果。这样有助于促进保育猪的健康生长,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1保育猪养殖技术的重要性

若是想要提高保育猪的保育质量,还需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殖和管理方式,培育出健康的保育猪,做好技术应用,落实好各项养殖细节,促进保育猪的健康生长。保育猪的生长过程中,很多保育猪刚刚断奶,自身的免疫系统、细化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应激反应,致使患病几率增加,因此需要给予其较多的关注。这一时期的猪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若是在该时期未能及时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做好科学养殖,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饲养工作,为其创设良好的饲养环境,容易导致其患病几率增加。因此需要规模化猪场的养殖人员科学掌握保育猪的疾病防治技术,同时做好技术的科学应用,为保育猪的健康生长起到积极作用,促进养殖工作更好的进行[1]

2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2.1加强饲养管理,营造良好室内环境

保育猪的生长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为保育猪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要控制猪舍内的温湿度,圈舍中的温度和湿度不可过高同时不要过低,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保暖防寒工作。日常养殖工作进行时,应该做好通风工作,避免圈舍中密不透风导致空气质量差,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导致保育猪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威胁其呼吸道系统的健康。因此需做好圈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及时排出圈舍中的有害气体。同时要保证圈舍中有充足光照,同时光照不可过于强烈[2]

2.2控制好养殖密度,科学分群

要控制好保育猪的饲养密度,一般情况下,养殖密度需控制在0.3-0.4㎡/头,避免养殖密度过大,空气质量差,保育猪之间接触频率高。或是养殖密度过大,造成空间浪费。保育猪年龄小,这一阶段是保育猪的生长发育比较快的阶段,为促进其更好的生长,还应进行合理分群,这有助于养殖人员更好的进行管理。分群工作一般结合保育猪的大小来进行,并控制好养殖密度。分群后要密切关注保育猪的生长状况,避免其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并在出现问题后,及时进行解决,保证保育猪可以及时较好的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2.3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规模化养猪场的保育猪饲养,要严格做好圈舍的卫生消毒工作,这有助于促进养殖工作更好的进行。养殖场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各种消毒清洁用具,同时结合养殖实际,制定科学完善的卫生清洁制度,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理养殖产生的各种污物,尤其是在一些疫病流行的高发期,可适当增加消毒清洁工作的频率。一般情况下,每周要定期打扫消毒2-3次,同时消毒清洁工作要彻底,除了做好地面、墙壁以及空气的消毒外,应该做好各种养殖用具的消毒;科学选择消毒剂,保证药物广谱高效,不会对保育猪产生刺激,同时保证配比合理,定期更换消毒药物,以免产生耐药的情况。对养殖产生的各种污物,要做好无害化处理;养殖要保证全进全出,外来人员、车辆等禁止进入养殖区,必要时需做好彻底的消毒才可以进入养殖区域;养殖人员应该在养殖工作进行时,穿戴好专门的防护衣物,佩戴口罩、手套等基本用具,并在进出养殖场时,做好消毒工作[3]

2.4科学饲喂

保育猪正处于一个生长发育较为迅速的阶段,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较大。养殖人员需要做好饲养工作,科学饲喂。首先要严把质量关,避免饲喂劣质过期饲料。避免劣质过期饲料会导致保育猪出现中毒、营养不良的情况,制约其生长发育,威胁其健康,优选正规厂家生产的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过期、霉变的饲料一律禁止使用。

其次要把好营养关,做好营养管理,保证饲料中营养物质充足,能够促进保育猪的健康成长。养殖人员要选择优质且营养丰富的饲料,同时要结合保育猪的生长实际,对饲料进行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同时控制好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占比,避免营养过剩导致保育过于肥胖或是营养不足,导致其生长发育迟缓、患病几率增加。

2.5做好疾病防治

保育猪由于自身生长发育不够完善,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患病几率增加,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疾病防疫技术,降低各种疫病的发病几率。落实科学免疫接种工作是增强免疫力、降低疫病出现几率最有效的手段。养殖工作进行时,可结合规模猪场保育猪的生长实际以及区域疫病的流行状况,制定科学有效免疫接种制度,在合理的时期接种合适的疫苗,有效降低各种常见疫病对于保育猪造成的不利影响,科学选择疫苗,在合适的时间运用合适的接种方式进行接种,避免出现免疫失效的情况。同时还需制定免疫接种档案,落实好免疫接种工作,避免出现漏针或是重复接种的情况。

日常养殖工作进行时,应该强化疫病监测,对保育猪的抗体水平做好检测,同时密切关注保育猪的精神状况、体温、排便状况等,保证保育猪患病后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避免疫病大范围传播。

新时期,新疆地区的生猪养殖工作倡导绿色养殖,日常养殖过程中,可以应用各种中草药于饲料中供保育猪食用,发挥其保健作用,促进猪群的健康成长,增强免疫力。另外,遇到保育猪患病,要及时进行隔离,并对其生长环境以及各种用具做彻底消毒,同时密切关注同圈舍保育猪的生长状况。之后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等措施及时确诊疾病,规范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等情况的出现。对于病死猪,要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污染环境或是造成疫病再次传播[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生猪养殖工作,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养殖工作是重要趋势,保育猪的养殖工作获得了更多人们的重视,若是在养殖工作进行时,未能应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必然会对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制约影响。因此还需在规模化猪场应用科学的保育猪养殖技术,为其创设良好的养殖环境,从疫病防控、科学饲养等多方面出发,依靠养殖技术的应用,提高保育质量,促进养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永儒.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J].畜牧业环境,2020(04):39.

[2]朱大帷.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J].畜禽业,2020(08):8+12.

[3]李微.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20(33):187-188.

[4]贾登文.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养殖技术探讨[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9(0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