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维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浅谈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 建立与维护

马媛 庞允 刘蓓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渭南市 715500

摘要:随着国家对实验室质量管理标准化要求的提高,实验室要严格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来进行质量管理,有效的实现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高质量发展,在目前的实验室中质量管理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的内容进行讨论,介绍了实验室质量体系维护与提升的一些方法和经验,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管理

引言

随着国家科技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实验室的相关功能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优化,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是所有实验人员的主要工作目标,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紧跟国家实验室发展脚步,提高实验室整体质量,完善实验室的管理结构。通过多种方式方式不断优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实验室的效能,从而推动实验室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展开相关的研究与讨论。

1优化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意义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检验检测工作的主要阵地,其中包含大量精密的仪器设和重要的实验数据等,保障检测过程的顺利、规范进行,就是保障室验室质量和实验结果精准的关键。任何一点设备问题或者人员的技术操作的偏差都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质的差别,可见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不仅包括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对实验数据的管理,更包括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管理,它体现在人、机、料、法、环的各个方面。在目前的实验室管理状态中,若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可把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实验室认可作为实验室的发展目标。

2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2.1健全体系的规划方案

当下一些实验室工作人员存在没有明确和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没有积累丰富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经验等现象,不能有效地落实体系管理以及分析工作,这样就会造成体系内容不健全、不完善,约束力削弱,从而降低可行性,导致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因此,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前,需要健全体系的规划方案,充实规划方案的内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并且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等,依据国际标准以及质量管理标准制定相关的规划方案,从而可以完善管理体系模式,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工作体系,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积极的落实。不仅如此,在规划方案的落实中还需要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内容的完善,积极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岗位内容和工作职责,从而可以为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2.2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检测实验室的工作模式、工作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依据实验室自身的情况建立合理有效的体系模式。首先,在建立体系模式过程中需要清晰服务的对象以及具体工作内容,将检测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强仪器设备校准工作力度,从而可以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积极有效地落实分析工作。一般情况下,针对于具体的分析工作需要确保更加科学、精确的数据结果提升服务水平,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和肯定,增强社会竞争力;其次,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目标,依据实验室中人才配备情况、具体投资情况以及资源分布情况,建立满足实验室自身工作发展需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具体操作落实过中还需要积极健全质量体系以及目标体系,需要充分掌握检测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还要明确结果是否满足工作需要以及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加强落实相关体系进行组织管理工作。在这方面需要注重的问题是质量管理体系要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要求,需要具备相应的要素,完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和相关制度。

2.3完善管理体系建设的质量保护及把控机制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质量保护机制以及把控机制,质量保护机制的建立目的是确保检测过程满足相关的规范标准,并且根据体系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规划方针,对质量保护机制中的基础内容进行完善,可以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更加全面。另外在质量把控机制中需要对体系建设中的风险隐患进行排除,并且掌握多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以及条件等,秉持完善的、统一的质量把控原则,对检测实验室工作质量严加把控,使之能够提升更大的质量空间。

3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具体措施

3.1定期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

定期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核心,也是不断发现问题,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内部审核作为一种自我改进机制,它能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保持有效性,不断改进和完善。按照体系运行的管理要求,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内部审核活动。内部审核采取查阅质量记录、技术记录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发现的不符合项,按照所制定的“不符合检测工作处理程序”,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实施跟踪验证工作;对于潜在的不符合项制定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防患于未然。管理评审是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并进行必要的改动和改进。通常情况下,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参与管理评审的人员对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意见,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进行讨论,以确保质量体系、检测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有效改进。

3.2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和相关考核工作

人力资源是资源中的关键,建立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关键。加强人员培训及考核,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的有效措施之一。首先,加强对全体人员的质量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培训,与管理体系相关的人员应加深.对这些文件的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其次,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有侧重的开展培训工作,学习相关标准知识,加大质量监督的覆盖面和提高监督员的责任意识;管理体系的管理人员,应强化其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新进人员,重点在于强化质量意识及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理解和执行。最后,加强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考核,可以采取考试、现场提问、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实验仪器设备也有着和日新月异的变化,需要实验技术人员不断的学习,尤其是部分实验室中技术操作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难以适应实验仪器带来的操作变化,实验室可以发扬穿帮带的学习精神,理论知识上以老带新,先进操作上以优带老,做到互相学习,互相成长,共同促进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其运行对实验室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这需要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积极的关注和配合,需要明确质量目标并积极实施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相关具体实施细则,从而可以健全并完善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实验室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雪,罗金慧.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1(02):49-50.

[2]王浩羽.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9):131-132.

[3]徐莅春.优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策略[J].中国标准化,2018(10):177-178.

[4]钱洪汶.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视,2015(1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