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评《人类简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评《人类简史》

韩涵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其实我们远远不够了解自己的身体,别看自呱呱落地起就与身体“相依为命”。作者比尔·布莱森用科学严谨又幽默形象的语言,讲述了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结构。从30亿年前漂浮在浅海的单细胞斑点开始,制造我们身体的基因就已经存在。这些基因来自游鱼飞鸟,甚至是不复存在的恐龙,这些基因历经30亿年,终于造就了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这个秘密事关身体,也关乎大自然,可能很简单,也可能是很复杂。

读完《人类简史》会发现,奇奇怪怪的小知识又增加了。作者比尔·布莱森曾在《泰晤士报》与《独立报》任职,同时为《纽约时报》和《国家地理杂志(QG)》撰文。作者在书中把人从头讲到尾,从体表聊到体内,堪称是身体进化史的经典之作。

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我。除了骨骼、血液和肌肉,人体还有什么?高中生物课曾经学过,比如蛋白质、脂肪、腺体等等。但这些就是全部吗?并不是,还有那些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微量元素。迄今为止发现的59种元素中,人体不可或缺的最基本元素有24中,其中碳、氧、氢等都可以被制造出来,但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却无法构成一个你。要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类,需要96546.79英镑,但96546.79英镑无法构成一个完完全全的你。尽管是克隆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科学家也无法从另一个人体内收集全部元素来塑造一个全新的人体,这就是我们最有价值之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最宝贵的存在。

很多人并不知道,大脑的80%都是水,剩下的20%是脂肪和蛋白质。这个形如核桃状的器官让我们能够感知和记忆,让我们可以观察、思考、做出决策,我们对世界的所有认知可以说都来自于大脑。作者在书中这样说道:“它从未感受过阳光,或温柔的微风。对你的大脑来说,世界知识一股电脉冲,就像一连串的摩尔斯电码敲击。从这赤裸裸的中立信息中,大脑为你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三维立体、在感官上引人入胜的宇宙。”

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和我们原本认知的可能不太一样。作者在《心脏和血液》一章中以幽默的语言写道:“你分不分手和心脏可没半点关系”。原来“伤心”“开心”之类的词语与心脏毫无关系,心脏不参与人类的任何情绪起伏。心脏作为一个输送血液的器官,永不停歇地跳动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确实也没有时间掺和人类的胡思乱想。

人们迫切地想知道关于人体的秘密,曾进行过盲目而残酷的试验,且不计其数。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医学史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医学是为了治疗疾病而存在。从医学科学的建立,到医学科学的进步,每一次发展都来之不易。医学本身的专业性往往伴随着医学家的牺牲以及被大规模错误治疗的人们的牺牲,无数次试验,无数次犯错,无数次试错,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医学。

正如作者在书中说的那样:“医学界再也没有哪一群人,比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病理学家和寄生虫学家更高贵、更无私的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试图征服世界上最有害的疾病,还常因此而丧命。”书中提到,比哈兹让血吸虫在自己的皮肤里打洞,为了更好地了解血吸虫病。立克次体菌属的发现者里基茨为了研究斑疹伤寒前往墨西哥,却染病身亡。拉扎尔为了研究黄热病前往古巴,最终染病身亡。病人和志愿者也在治疗中丧生,或终身承受试验带来的苦痛。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因喉咙痛被放血而亡,死后竟有医生想给他输入羊羔的血液,企图令已故的总统死而复生。还有的科学家为了研究输血救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竟然将葡萄酒、水银等匪夷所思的液体输入志愿者的身体,后者当场痛苦而死。

这么看我们的身体似乎异常脆弱,但事实上却非常坚强,每一个细胞为了活下去都在努力着。比如,发烧是身体的免疫机制,能够帮助我们赶走外来侵害物。体温升高1℃左右,病毒的复制速度会降低至发烧前的1/200,体温的小幅上升,带来的是人体对抗病毒的自卫能力的惊人提高。抗生素的发现到滥用,科学家的研发速度远远无法与病毒抗药性的迭代速度相比,所以相信我们的身体吧,它并不脆弱。免疫系统不仅可以在发烧中得到增强,运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除了增强免疫力之外,强化骨骼、降低患癌风险、提高寿命,都与运动存在直接关系,运动带来的益处非同寻常。

人们很多时间会逃避孤独、拒绝谈论死亡,作者写道:“基因组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有一个执着的目的:让你的血脉延续下去。”这个世界会留存每个个体的基因,正如每个人的身体都有30亿岁一样,谁知道会不会还有下一个30亿岁呢。

人体仍然存在不少未解之谜,解决问题后往往又会发现更多问题,漫漫探索长征路,总是望不到头的。但目前为止有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人类依然在进化。从生命之初的细胞,到远古时期类人生物的出现,再到现代人类,进化从未停歇,未知的是人类最终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如果之前有人跟我说:“你可能不了解自己的身体”,我可能会嗤之以鼻,但读了《人体简史》之后的我会说:“没错,我还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