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游泳课高效安全教学的探讨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小学游泳课高效安全教学的探讨与分析

曾莉玲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善美小学,广东惠州 516221

摘要:游泳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较多益处,不仅可强身健体,还能增强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团队意识。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游泳课教学具有更多的优势和作用,需要教师能重视游泳知识的教学外,还需逐步落实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安全意识。

关键词:小学游泳课;必要性;安全教育


游泳属于一种可求生的良好技能,不仅可让学生在危险的情况下实现自救,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练其意志。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重视游泳池附近环境、设备的检查,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教师还需保证安全教育的常态化,按照不同的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一、游泳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第一,增强体质。游泳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属于一种高强度、低风险的锻炼活动。游泳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还能避免慢性病的出现。此外,学生在游泳的过程中会释放内啡肽,可有效改善学生的情绪,避免其出现抑郁的心理,增强学生的幸福感;第二,安全保障。根据某项调查可知,溺水是当前1~14岁儿童出现意外事故的第二大原因。如果在学生成年之前,教师可重视游泳教学,那么可减少学生出现溺水事故的概率;同时还需教师重视安全教育,使其懂得不在危险的地区游泳。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游泳教学都是格外重要,可大大降低学生出现意外事故的概率;第三,减肥塑身。游泳能够调动一个人的多个肌肉群,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借助游泳实现减肥塑身的效果。游泳能够快速燃烧人体的卡路里,对于超重的人来说具有更好的效果;第四,培养学生个性与团队精神。游泳具有非常独特的地方,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游泳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设定目标、自我激励等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同时,教师还可开展有趣的竞技活动,鼓励学生突破自我,能为团队和自己争光;第五,减少运动损伤。游泳不具备较强的冲击性,可有效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加入一个人的手臂受伤,那么很多运动将无法进行,但游泳可借助腿部力量继续进行训练。当然,游泳同样会出现损伤,但不会如其他运动一般严重。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游泳是一项非常健康的理想运动。

二、小学游泳课高效安全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环境

第一,设施和场地设备的安全。在游泳课的教学中,设备安全、场地设施安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保障,因此需要教师能引起重视,准确把握各种细节安全和质量安全,而这也是开展安全教学的第一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严格按照安全表进行检查:(1)认真检查游泳的池底和池壁是否光洁,游泳池内部是否有盲区;(2)浅水区的深度应当小于0.1m,深水区的深度应当小于1.2m;(3)在游泳池的吃面应当加上醒目的水深标识,深水区和浅水区应当设置相应的隔离带;(4)游泳池的卫生间、池岸、更衣间、淋浴室都应当设置相应的防滑带,需要保证在地面湿润的情况下静摩擦系数大于0.5;(5)游泳池内应当加入净化、水循环、消毒处理装置,水温不低于26摄氏度;(6)应当设立专门的书单通道、消费规范人员出入口等,同时设置明确的标志。

第二,卫生和环境管理安全。在小学游泳课的教学中,卫生安全、环境管理安全同样需要重视,具体需要符合四个要求:(1)游泳池必须要加入通风设置,室内环境必须要符合GB9667的要求;(2)在正式开展游泳课前,教师需要做好水质的检查和记录工作;(3)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游泳池周围的各类设备和游泳池内部;(4)在游泳池排水、注水以及清污期间需要停止教学,尽可能在周末完成这些工作。

第三,安全保障要求。在游泳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格外重视安全保障教育,充分考虑到多个不同的方面,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1)在游泳衣附近配备救生圈、救生浮标、救生绳、救生杆、护颈套、救生绳等,并将其摆放在较为鲜艳的位置;(2)构建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3)所有的游泳教师都必须要拥有专业的游泳教师资格证,并定期参与到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中;(3)在游泳区域需要安装监控设备,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安全性;(4)加入必备的急救箱,并放在较为显眼的位置,定期做好检查工作,保证急救箱中拥有充足的必备品。

(二)保证安全教育的常态化

在游泳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保证安全教育的常态化,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讲解不同的内容,按照年龄和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同时还需格外重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溺水教学和呛水教学等。

第一,按照区域划分。在城市学校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讲解一些在自然水域、游泳馆游泳需要注意的方面;在农村学校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多讲解一些危险水域中不能进行游泳的问题和内容。

第二,根据年龄划分。针对1~3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为学生认真讲解游泳的好处,在游泳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真正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3~6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将安全教育的重点放在游泳危险性、溺水自救等方面的情况,使学生能认识到自然水域游泳、独自游泳的危险性。

第三,游泳需注意的方面。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提前准备好教学场地、教学工具,做好各类设施的准备和检查工作。此外,教师还需强调课程纪律和注意事项,严禁学生私自下水、嬉笑打闹,从根本上保证游泳的安全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游泳教学时,教师需要做好系统、完善的教学计划,充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格外重视环境的检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游泳环境;同时还需保证安全教育的常态化,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顾彦荣. 影响小学游泳教学安全的因素分析和策略探讨[J]. 下一代, 2019, 000(003):1-1.

[2]陈春平. 游泳课教学优化设计与实践[J]. 福建茶叶, 2020(4).

[3]何攀攀. 武汉市中小学生开设游泳课程的研究及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10).

[4]陈竞新. 小学生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分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 000(002):132-133.

[5]谢华勤. 关于中小学开设游泳课程的必要性分析[J]. 灌篮, 2019, 000(013):P.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