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小学数学生本课堂高效性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浅谈提升小学数学生本课堂高效性的策略

郭学桥

湖北长阳高家岭小学 443505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本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过去“被动灌输”转为“主动探索”,实现真学习、真思考、真收获,落实构建高效课堂根本目标,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关注的重大课堂,也是践行核心素养目标的必然选择。实际上,无论教师如何调整教学方案、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归根结底都要遵循教学理念的指引,树立“生本”意识,一切围绕学生实情开展教学服务,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探讨提升小学数学生本课堂高效性的策略,以期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本课堂; 高效教学

鉴于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为出发点,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应从“生本教育”思想切入,实施“以学定教”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小主人,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保障学习有效性。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要认真研读新课标,读懂读透教材内容,开发学生潜能,指引正确的学习思路、渗透学习方法,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道路的“良师益友”,让他们在轻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深入探索,收获满满。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生本课堂顾名思义强调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设计应遵从其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与发展需求,通过多样教学方法挖掘学习潜能,驱动深度学习和有效学习,促进全方位发展。然而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整体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数学教师对学生关注不足,生本教育思想薄弱。虽然我国多年来推崇“减负增效”,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可小觑,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多讲题,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能被老师“牵”着走,缺乏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意识,这对他们发展思维能力以及锻炼解题能力产生极大的负向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单一,学习过程枯燥无趣,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真正有效的数学课堂活动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尤其大家在这一年龄段的探索欲望较强,教师不能一味追求考试分数,却忽视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全面发展变化,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激发创造性与实践性,才是教学变革的着力点。

2.小学数学生本课堂高效性的策略

从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生本课堂高效性的策略,将数学知识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从更深层次把握知识,发挥主体优势,提高学习有效性。

2.1 设计生活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与其所处年龄段有一定关系,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同时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如果课上内容不能吸引他们,很容易精神溜号,影响学习效果。因此笔者认为,生本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创设生动、趣味、实用的生活场景,激发学习与探索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产生自主探究意识,开启活跃思维,独立解决问题。以《购物》一课教学为例,我们在课堂开展“今天我当家”的主题活动,由学生基于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出发,扮演生活中熟悉的“销售员”和“顾客”等角色,模拟“买菜”过程,体验人民币换算以及简单的数学计算过程。创设生活情境,降低学习难度,成功唤醒小学生学习动机。

2.2 创新多元方式,促进知识迁移

以往单一化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到非常厌倦,而且只有教师“一言堂”,根本不符合实情。为了将学生带入趣味学习情境,激活主体意识,驱动自主探索,教师应创新多元方式,为他们创造学数学、用数学的机会,不仅要夯实知识基础,还要促进知识迁移,学以致用。以《长方体(一)》一课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参与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我在课前准备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对“长方体”知识有了初步认知,再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动手制作长方体立体模型,对比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进一步讨论长方体的概念、性质、特征以及表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过程中拓展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打开数学想象力与创造力,培育核心素养。

2.3 依托问题导学,驱动理性思维

“提问”在数学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引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必要载体,通过实施问题导学策略,锻炼学生数学逻辑思维与理性思维,这也是当下核心素养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以《小数乘法》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设计问题如下:①假如你在超市买饮料,一瓶2.5元,需要买5瓶,共花多少钱?②在超市促销产品中有0.06、0.60、6.00三个价签,比较三个数字有何异同点?怎样比较大小?这些问题都围绕“小数”而展开。在解答第一道题目时,有些学生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习惯性用加法计算,即2.5+2.5+2.5+2.5+2.5=12.5(元);我又继续追问,如果买50瓶,还用加法吗?学生受到启发恍然大悟,很快列出简便的乘法算式,即:2.5×5=12.5(元),2.5×50=125(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乘法计算中小数点的意义,第二个问题也迎刃而解,学生在获取解题经验的同时,驱动理性思维发展。

总之,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实践,奠定在尊重“教情”与“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努力探寻适宜学生发展需求的课堂方案,更符合小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满足学习与发展需求,激活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学习与深度探究,取得理想成绩,获得全面发展,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友初,陈杰芳,尚宇飞.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教学语言特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4):105-111.

[2]陈荣芳,黄欣然.构建让思维"看得见"的小学数学课堂[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1(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