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的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关于如何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的技巧

江奕良

陕西省丹凤县峦庄填中心小学 陕西 丹凤 726200

摘要:学生的预习活动是重要的环节,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关键点。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以往教学形式的束缚,在全方位地释放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策略魅力之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引领,,带领小学生形成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成长空间,真正地彰显出课堂教学的魅力和相应色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高效课堂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就是学生在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注意准备和缺乏方法,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谓先学习后指导就是指让学生课前主动进行学习,根据对文章的实际了解和自学期间遇到的各项问题走入课程中,针对学生自学文章中遇到的各项难题,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教师作为一名指导者,最后加以总结。其在学生新知识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等都有着极高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分析

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存在着对小学生学习重视力度不高的现象,没有正确的对小学生学习和理解能力进行估计,也没有规范性指导学生,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接受教师指导和灌输知识点的状态,其学习兴趣被弱化,自主学习水平降低,所以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作用无法体现出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1]。”这是对预习重要性的精辟阐述。在素质化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加大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力度,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得到高度重视。教师将预习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之一,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之后,自主预习教师下节课要讲解的内容,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能得到极大的锻炼,同时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前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在学生预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所起的是对学生既有知识的巩固作用,这就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研究

(一)掌握预习的方法,优化预习过程

通常情况下,预习过程中会涵盖相应的内容,在预习方式、预习后得到的内容以及对课文的理解上要进行深度的分析。教师应让学生明确预习的要求和相应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把好了预习关,学生按方法进行预习,就像老师课前认真备好了课,学生就有了自我的见解,在课堂上会有思维冲突,创新的火花和积极表达。

首先,小学语文预习过程之中预习方法往往是以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抄写课文中的词句为主。

针对《落花生》这一课程的知识学习,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是否对文章中的字词有着正确的了解等方面入手,其中表现为读音和写法,采取口头检查和书面检查的方式了解到实际运行情况,让学生对相关的词语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并能够从中理解到词语在故事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概念,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

其次,有时提前背诵文章开展预习。学生往往不能深入地了解课文中的内容,这种预习形式往往有走过场的现象。学生机械地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进行预习,难以从深度的层面上进行思考[2]。语文预习的效果不够明显,这对于学生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之下积极思考,同时促使学生认真融入到听课环节之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习以后,学生更加容易了解到课文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理念。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从文章的写作手法、寓意、表达等方面入手,在形成较强探索能力的同时,学生可以明确预习的步骤,并在准备的笔记本上将遇到的问题和优美语句的时候记录,让学生的预习学习效率更加高效。例如,在进行《徐悲鸿立志学画》这篇文章的预习时,他们可以在阅读文章之前,对题目设置疑问,“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学画” “徐悲鸿在学画的过程中都遭受了什么挫折[3]?本文有那些不懂的地方画出来,你最喜欢文章哪些地方说说理由。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预习该篇文章,掌握初步的知识点,同时慢慢养成思考中预习,预习中思考的习惯,逐步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分层评价,感受成功的喜悦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习懒散、不够勤奋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身心发展不够健全,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时候,应该通过分层评价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预习难的原则,从支持到释放,评估学生的准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一般来讲,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掌握好学生的学习特征和知识点掌控情况,按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考核、抽查,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提升学生基础水平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满足,无形中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和能动力,从而使预习效果大大提升[4]。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预习效果好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每天的预习情况的检查,让学生在自查和抽查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且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也必须加大调整和改进力度,升级小学语文教学计划,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前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教师要为学生普及预习的作用、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预习活动,同时打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前预习体系,让学生在感受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学习目标和体系,并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真正学会实现"能够学习,而不是等老师说话,自我解决,而不是等老师改变"的理想境界,进而终身获益。

参考文献

[1]徐海璆.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开展之道[J].读与写,2021,18(5):91,93.

[2]卢海英.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预习指导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94.

[3]乔宏伟.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指导[J].新课程,2021,(1):168.

[4]冶春花.提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对策分析[J].青海教育,20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