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刘丽丽

1. 鸡西鸡矿医院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到2021年05月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有利于短期、远期疗效的保障,对于患者肺部功能的优化作用突出,值得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支气管哮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哮喘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发病过程一般是因为多种炎症细胞共同作用而导致,临床表现以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肺部哮鸣音为主,诱因包含药物、运动以及花粉等[1]-[2]。因为儿童的呼吸道功能相对较差,免疫力较差,所以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风险相对较高。近些年西医临床研究发现,西医药物虽然可以实现对支气管哮喘病症的症状控制,但是无法实现对患者肺部状态的改善,导致患者病症仍然存在反复发作的可能,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中医学角度来看,支气管哮喘属于哮病的范围,发病病机在于“风”与“痰”,临床治疗重点在于祛风化痰。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治疗水平,本文以对比方式探讨不同用药方式用于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5月到2021年05月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40例,男女分别28例、12例,年龄(37.55±8.50)岁;常规组患者40例,男女分别26例、14例,年龄(37.13±8.55)岁。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入选标准:存在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哮喘症状;肺部听诊喘鸣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双肺纹理增粗。

排除标准:1月内使用过抗生素和镇咳药物;精神类疾病患者;相关药物过敏患者;研究期间内病情恶化或者没有接受完整治疗。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西药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每天用药2次,每次1吸(160μg/4.5μg)。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应用平喘止咳汤进行治疗,选用麻黄5g、杏仁10g、地龙12g、苏子12g、防风12g、法半夏12g、蝉蜕10g、陈皮15g、旋覆花10g、山药15g、百合15g、五味子10g、甘草6g。加减:风寒较重,见鼻塞、流鼻涕者加荆芥12g、辛夷10g等;里热重,见咳黄痰者加黄芩12g、鱼腥草12g;气虚重,见多汗、乏力者加黄芪30g、白术15g;阳虚者加肉桂10g;阴虚者加麦冬12g。上述方药一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两组患者连续用药3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

肺功能指标涉及到最高呼气流速、呼出体积、肺活量。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双录入、双核查方式,计量资料应用正态性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记录,不满足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中位数方式录入或以百分比数录入。数据处理期间P<0.05则代表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功能对比

干预后实验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肺功能对比

组别

例数

最高呼气流速(L/s)

呼出体积(L)

肺活量(L)

实验组

40

5.82±0.41

3.05±0.46

3.57±0.48

常规组

40

4.36±0.54

2.53±0.62

2.55±0.51

2.2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如表2。

表2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症状缓解时间(d)

体征消失时间(d)

实验组

40

3.78±0.87

5.78±1.45

常规组

40

5.47±0.79

7.68±1.37

3.讨论

哮喘属于世界各地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疾病主要是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浸润为发病期间的关键因素。在易感和哮喘史群体而言,气道炎症会导致反复性的呼吸困难、喘息、咳嗽以及胸闷等气道高反应症状,以清晨、夜间以及活动后会加重,近些年随着环境污染、化学物质长时间接触、职业粉尘、遗传因素、感染、炎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腺体肥大、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发生率不断提高,进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均在不断的进展[3]

从临床研究来看,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属于激素药物外唯一推荐可长期单独应用于哮喘控制的药物,该药物属于临床中应用率最高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但是在具体用药方面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许多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的肺部功能无明显的改善,导致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较高,所以临床上中、重度哮喘需要采取其他药物进行协同治疗[4]-[5]。虽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具备一定用药优势,但是不良反应多,无法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对此,结合其他药物显得非常重要[6]。平喘止咳汤属于“止咳化痰”的经典方,药方中的药物作用主要包含麻黄、杏仁、苏子等宣肺平喘,半夏化痰止咳,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旋覆花化痰降气,防风、地龙祛风化痰,山药、甘草健脾并调和诸药。整个方剂可以达到祛风化痰、益肺健脾、止咳平喘等功效。平喘止咳汤属于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性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作用明显。采用平喘止咳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同时提高整体预后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结合平喘止咳汤可以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对于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特别是对于症状控制作用突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缓解疾病症状,加快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水平。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有利于短期、远期疗效的保障,对于患者肺部功能的优化作用突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雪玉,陈雅祺,张敏,等.孟鲁司特钠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9,v.25(04):35-38.

[2]李晓芸,刘蕊,李志松.穴位药物注射联合西药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9,25(07):210-214.

[3]周晓静,李静,张京,等.中药化痰平喘方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19,v.25(12):27-30.

[4]赵岩、孙雪松、陈冬梅.清郁和降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v.29(26):111-114.

[5]苟小军,刘华,姚俊丽,等.刺络联合舒利迭吸入疗法防治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20,016(006):801-808.

[6]杨洪伟,徐蕙.哮喘患儿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清炎症指标变化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9,39(0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