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的流行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烟草的流行与控制

张柯欣 李欣然 郝珂璐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3200

【摘要】: 吸烟行为被认为是目前造成人类多种重要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可预防的致病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表明, 烟草是约25种疾病的诱发病因,肺癌是我国第一大癌症,其最大诱因是吸烟。由于烟草导致的种种健康危害, 吸烟被 WHO 列为21世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主要从烟草流行状况、烟草流行因素、控烟现状及控烟策略等4个方面予以综述。

关键词:烟草,流行,控烟,健康教育

引言:

吸烟行为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造成的疾病负担和社会经济损失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制定全球性的综合策略, 特别是统一的全球行动去遏制烟草流行, 以减少吸烟行为相关疾病的负担, 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 提高人群生命质量。

  1. 烟草的流行现状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 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3亿人吸烟, 到2025年全世界的烟民有望达到16亿 。近些年来, 全球吸烟的流行模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在全球13亿烟草使用者中约有9.3亿烟草使用者生活在中、低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总体上, 在全球的吸烟人群中大约47.5%为男性, 10.3%为女性,男性远远高于女性,若不加以控制, 到21世纪末, 烟草使用将夺去10亿人生命, 而被动吸烟即二手烟致死人数也高达10万人[1]

3/4的烟草使用量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近几年烟民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吸烟,中国是烟草使用大国, 有烟民3.5亿, 被动吸烟5.4亿, 其中青少年吸烟率高达11.5%[2], 人数大约为1 500万;尝试吸烟者不低于4 000万[3], 其中不包括正在遭受二手烟危害的6 500万青少年。

吸烟导致的疾病已经成为中国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 在全人群疾病死因中, 52.9%的呼吸系统疾病、20.8%的恶性肿瘤和8.8%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真正根本原因是吸烟。 吸烟归因死亡数最多的前3位疾病死因分别是气管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吸烟归因潜在减寿年数损失最大的前3位疾病死因分别是气管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脑血管疾病。可见,烟草在中国的大范围流行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4],控烟势在必行。

  1. 烟草的流行因素

2.1 成瘾性

烟草中有一种成瘾物质叫尼古丁,是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茄属)中的生物碱,是因为它模仿某种使人觉得愉快的化学物质—乙酰胆碱,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增加传递物的量,多巴胺增多,尼古丁实际上制造了大脑空虚感,通过吸烟等方式提高浓度后,缓解了尼古丁快速代谢所带来的空虚,给人造成吸烟可以给人自信,让人放松等虚假的幻觉,最后可能会因吸食而有成瘾的现象。

2.2 心理因素

青少年普遍认为吸烟可增加魅力和成熟度,女生希望借此来控制体重和情绪,而男生则好奇于吸烟的愉悦和刺激感,一旦沾染上,从而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有研究结果表明,在对2216个人的调查中, 因为好奇尝试以及自我感觉时髦吸烟者的构成比占到了60%以上。

2.3 环境因素

吸烟的流行离不开环境的影响, 烟草作为礼品在社交场合的频繁传递,大家将其视为必要的社交工具,有的人不懂如何拒绝。还有同伴和家庭的影响,如果你的小伙伴是烟瘾,他很有可能对你产生极大的影响,家人也是如此,如果家长都没有做好榜样,孩子更会误入歧途。学校校风也会影响,有效的学校控烟策略和健康教育会减少学生的吸烟率,有研究发现,学校实施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多因素干预措施比传统的课程更为有效。此外,教师的吸烟行为是学生的重要榜样,可增加学生的吸烟风险,周围环境时时刻刻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

  1. 控烟现状

2011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自2011年5月1日开始施行后各地也采取了控烟的多项措施。目前,中国一些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经出台地方性控烟法规。

上海在控烟《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指导原则下, 不断完善“场所自律、行政监管、人大督导、社会监督、专业监测和舆情评价”相结合的依法控烟工作机制, 开展“无烟上海”等活动;并且从2017年3月1日起, 上海公共场所控烟范围扩大, 实现了室内全面禁烟[5]。

北京市于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 要求烟草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场所要有明显“禁止吸烟”标识且其场所内不提供附有烟草广告物品;经营服务人员对劝阻吸烟无效者可以进行举报[5], 被称为史上最严戒烟条例, 并逐步开展了戒烟门诊的创建工作。北京市的各项控烟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戒烟率, 减少了二手烟的暴露率, 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虽然我国控烟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进程缓慢、立法滞后、控烟力度偏软,加上庞大的烟民群体使得公民控烟意识薄弱,所以,我国更应该加大控烟立法。

  1. 控烟策略

4.1加快控烟立法进程,将控烟纳入法律体系。

立法是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关键措施,自从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批准我国成为《公约》缔约国后我国卫生部便着手修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中,在总则中规定了公共场所提倡禁止吸烟;

4.2 在开展学校控烟健康教育。

我国青少年现在吸烟率为11.5%,尝试吸烟率是32.4%,约半数青少年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我国目前青少年的控烟工作形式不容乐观。广大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父亲、同学、朋友, 较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是因为他们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好奇的心理阶段, 对成人的一些行为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愿意尝试。二也是较易情绪化的年龄段, 产生抑郁的心理, 与家长的沟通较少。因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多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学校的控烟健康教育活动应多多开展,如:开设课程,知识大赛等,利用学校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提高青少年、中小学的控烟戒烟意识,并将效应扩大。

4.3禁止一切烟草广告、促销及赞助活动。

多增加健康警语和限制焦油尼古丁含量,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及制品,并建立无烟区。

[1]卫生部.卫生部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J].中国健康教育, 2012, 28 (7) :603.

[2]王莹, 胡增平.烟草的流行危害及健康教育策略[C].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 陕西:西安, 2011:79-82.

[3]曾晓芃, 郭欣, 徐文婕, 等.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烟草流行现状调查结果[C].第16届全国控制吸烟暨第6届青少年控烟经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福建:厦门,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2013:15.

[4]姜帆.吸烟危害认知与戒烟成功关系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6:54.

[5]钱孝琳, 顾海雁, 汪澜, 等.《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对居民吸烟行为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7, 34 (6) :473-478.

姓名:张柯欣 性别:女 出生年月:2000.10.29 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信都区 学历:本科 学校:华北理工大学 学校邮编:063210研究方向:预防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