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T2抑制剂的减重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9
/ 2

SGLT2抑制剂的减重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吴斌

广州市力鑫药业有限公司 510530

摘要:目前在对于慢性糖尿病的治疗和临床诊断中,普遍都会选择用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来进行治疗。其药物作用机制也就是通过药物抑制葡萄糖对近曲小管中葡萄糖的重度吸附,进而可以达到对降低体内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治疗效果,近两年来全球医学领域开始进一步加大对于II型糖尿病治疗的关注和重视力度,通过药物抑制葡萄糖的重度吸附也已经成为了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同时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以提升体内尿糖排泄率的同时,利用渗透性的利尿和热量的损失,达到帮助体重下降的效果。

关键词:II型糖尿病;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肥胖;减重

作为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与胰岛素地浪为主体要素的进行性疾病,II型糖尿病患者普遍还会过度肥胖的症状。因此在对于II型糖尿的临床治疗中,会让患者进行适当的减肥来减轻自身的血糖状况,对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合并症的发展有这样防范作用。对于一些II型糖尿病患者不能有效的控制其血糖值与体重,会让病人进行适当的减肥方法来有效减轻自身的低血压状况,对于多种危险心血管因素与合并症的发生都具有这样的防范意义[1]。目前在对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诸多抗糖尿病药物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并被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但是对于一些II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还是无法有效地控制他们的血糖值与体重。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作为一种不需要依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来减少血糖而使用的口服性降糖药物,当前在我国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有达格列净、卡格列净与恩格列净三种抑制剂。随着我国肥胖体质与II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也愈发被社会所关注。本文通过对于其抑制剂降低体重的机制,分析其优缺点,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1. -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于体重的降低

  1. 减重机制

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是在通过选择性一直接近曲小管上对于葡萄糖的严重吸收提升尿糖进行排泄,通过尿糖的排放来有效地降低了血糖,并且这种尿糖也从许多个角度参与了体重的控制和减轻。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减重作用是有渗透性的利尿功能、直接的能源损失和机体新陈代谢转换及胰岛素总用量的下降三个方面。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以促进血液中尿糖的排泄和增加在肾小管内部产生一定的渗透性利尿效应,因为它体内有很多水分从而流失,体制得到了减轻。根据国外有关研究,II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达格列净、鲁格列净等药物后,前两周内其体重下降明显减少,至第八周逐渐趋于平稳,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早期的减重主要是因为渗透性和利尿机制所引起的。直接的能量损失与机体新陈代谢相互作用是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是一种利用抑制葡萄糖对于近曲小管内的重吸收而引起尿糖水平提升的抑制剂,大量葡萄糖随着血液排出进而引起热量的丢失而使得体重降低。患者在使用相关的抑制剂或其他药物时会因此导致血糖丢失的数量远远大于血糖实际降低的程度,同时也会导致更严重程度的高温热量消耗和丢失,因此使得体重更大程度的减轻,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在服用相关药物数周后会引发脂肪质量下降,并提升酮体,通过增加机体脂代谢过程,提升热量的损耗。对于胰岛素用量的减少作用就很好理解,胰岛素会使得体重增加,当联合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于糖尿病治疗中,会减轻胰岛素的注射剂量,间接的避免体重的增加。

  1. 影响减重的原因

当服用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后体重减轻不明显有可能是由II型糖尿病症状与肾功能两个方面所影响的。目前并没有进行相关研究,但是考虑到其抑制剂非胰岛素依赖性作用机制,II型糖尿病患者病状较多的原因很有可能主要是由于患者通过改善肾功能、膳食结构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等改变,同时胰岛素的应用等多种原因。直接地影响了其对于体重的抑制作用。肾脏功能对于体重的减轻并不明显是由于患者肾脏功能健康强弱会直接影响患者尿糖排泄。肾脏功能不全的病人可以通过增加纳排泄来获得与之勾搭的体重和运动效应,而在肾脏和功能不全的病人当中,其对于热量的损失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病人的血糖和体重。

  1. -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目前的缺陷

  1. 不良反应

当前女性患者在服用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有较大的可能会出现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但感染程度并不高,因此在实际的临床中还是会坚持治疗。目前也有一些研究发现,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使用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只有在使用高剂量达格列净的情况下,才会有较大的感染风险[2]。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药物具备将成为理想的效果,但是当与其他减脂药物一起联合应用时会增加风险。当一些病人长期使用这种胰岛素抑制剂治疗体内胆固醇和血糖不良时,使用这种胰岛素抑制剂的药物将会有可以掩盖早期酮症酸中毒时出现的体内胆固醇和胆固醇水平上升高,不利于预防和促进酮症酸中毒的早期治疗和诊断。

(二)胰岛血糖素分泌增加

由于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会直接导致胰岛血糖素的分泌和血糖激素的增加,导致血糖实际减少的程度远远低于由尿糖丢失的数据量所推算出来的血糖减少程度。这会直接促使病人对药物的服用程度加大,进而导致低血糖、生殖系统感染等不良症状的发生。

总结: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进行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当前治疗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这也是当前治疗中需要研究和攻克的一个难题,提升了纳-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药物安全性,以此才能达到更好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欢,杨茂光,何扬芳,蔡寒青.SGLT-2抑制剂在糖尿病伴慢性肾脏病结局中的作用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01):137-140.

[2]王威. SGLT2抑制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20.


姓名:吴斌(1990.09);性别:男,籍贯:湖北,民族:汉族,学历:本科,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现有职称:N/A;研究方向: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质量控制、药物与临床;